鄭芬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作為基礎教育領域改革的重要一環,深遠影響著我國初高中和大學語文教學改革。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更關涉到我國整體語文教育水平和質量的提高。在新課改背景下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是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目的的必要手段。鑒于此,本文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
引言:
隨著我國對教育重視程度的逐年增加,小學教育作為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對學生后期的人生有著極大的影響。而語文教學作為小學教學的最基礎的部分,對于小學生文化知識的豐富、人格品行的塑造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教學原則
(一)強調語言感知與運用
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很薄弱,對于外界美好事物缺乏足夠的語言來進行描述,需要小學語文教師有效組織漢語言文學的學習和語言知識的傳授。在新課改教學標準的要求中,強調通過聽、說、讀、寫等教學目標來培養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和語言知識運用能力,從而保證小學語文各項教學措施能夠落實語文育人目標和課程教學標準。
(二)推動學生思維的培養與發展
目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已經實現了從“知識本位”向“素質本位”的有效轉變,需要語文老師借助多種教學手段來指導學生開展學習思維的鍛煉,提高他們思維的活躍性。因此,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必須在基于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的指導下,創建有效的語文教學情境,借助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和合作學習能力,真正實現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模式落后
就當前的教育狀況來看,一些一線城市內對于素質教育的實施已經相對成熟,新課程的改革也出現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針對大部分地區的小學來說他們依然處于傳統教育觀念下,在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方面也沒有達到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仍然使用較為傳統的教學模式,這對于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等方面有著嚴重的影響。這種教育模式下進行教學會不斷地打擊學生積極性,從而導致學生產生一些厭學情緒,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是很不利的。
(二)教學內容及作業安排不合理
在小學教學階段很多教師認為作業能夠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會為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而作業內容的安排對學生來說缺乏一定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所以教師應該從一些基礎入手。但是很多語文教師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布置作業時也超出了學生的能力范圍。這種狀況很大程度上消磨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失去學習興趣。
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策略
(一)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明確培養目標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將體現學生課堂主體地位重視起來,以學生為課堂的中心,在教學中多聽取學生所發表的意見,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與此同時,學生在發言的過程中能夠提高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多于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以及內心的真實想法,并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的想法融入其中,促進師生關系的發展。教師還可以采取激勵式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使學生之間產生良性競爭,這樣在討論問題時學生就會更加投入其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語文水平的提高。
(二)拓展語文教學實踐活動
拓展教學活動,引導小學生通過各種活動感受語文的魅力,并且從中學習相關的語文知識,不僅可以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效果,還可以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更主動地學習語文,愛上語文課堂,從而幫助建立小學語文的高效課堂。小學語文教學主要是進行理論教學,教學的場所主要是教室,這種傳統的授課形式小學生已經習以為常,沒有什么課堂激情,也不利于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語文課堂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教室,還可以充分利用室外的場地,如操場、電影院等地方,都可以通過一定實踐活動的組織,進行語文教學。讓小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感悟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引導其語文思維的拓展,提升小學生對語文課堂學習的重視,構建高效課堂。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拓展中,要注意不能長期采用一種形式,而是要注意變換,保持小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激情,讓其熱愛語文學習。這對于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也能夠更好地構建小學語文的高效課堂。因此,要想讓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中興趣度不斷提高,采用不同的教學活動,對于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會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三)優化小學語文的作業設計過程
教師在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上,還要注重學生作業環節的合理設計。教師在課堂作業設計上,要足夠重視,注重學生創造潛能的開發。
眾所周知,語文作業是學生積累和不斷感悟的語言文字載體,因而教師設計課堂作業,能夠幫助學生對新學知識進行有效鞏固,進而更好地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良好習慣。對教師來說,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不僅要注重對課堂中的講解,以及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還需要讓學生進行作業練習,促使學生在作業環節中將所學知識靈活應用在實踐中。所以,教師在作業設計中要能夠充分體現出相關理論知識與實際進行聯系的特征,為學生后續知識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結束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必須從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和內容入手,結合多種教學手段來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在主動參與和實踐的基礎上,實現自身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從而為新時期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全面進步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駱澤琴.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育教學改革[J].課程教育研究,2018(45):77-78.
[2]李麗萍,劉元軍.新課標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探究[J].課外語文,2018(2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