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麗
摘??要:數學是小學階段學習的基礎課程。在新時代教育下如何利用小學數學的特點來推動教學已成為教師關注的重點,傳統的教育理念已不滿足現代式教育模式,在新課標的理念下,研發出新的教學策略,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與進步,筆者結合自身數年的教學實踐總結出如下策略方針。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生;教學
五年級數學課本內容資源合理地運用于教學,不僅能提高數學教師的教學水平,還促進了學生智力和思想的提高,還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自覺規范自身教學行為,提升綜合教育教學素養,踐行新課改價值理念,營造熱愛學習的環境,使學生在數學知識的天空中翱游。
一、創設學生展示的舞臺,激發學生的熱情
傳統數學教育模式的枯燥乏味的知識講解,在新教育理念的改革下,我們教師要改變以老師為主導地位的講解模式,雖然,這種模式下學生接受知識的內容更加完整全面,但長此以往下去學生會產生一種依賴的效果。我們教師可以巧妙結合教學內容,讓學生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去,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現自我,增強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五年級《可能性》這一課時,我會讓學生分組以活動的形式來進行學習,首先,我拿出一個從外面看不見里面的盒子,盒子里裝有三種顏色不同的小球黑、黃與白色,每一個小組盒子里的球數都是一樣的,小組內其中一個人摸出一個小球然后在放回去以此類推,重復15次并以“正”字的形式記錄下球體的顏色,在沒有公布答案之前先讓全班學生猜測哪種顏色的小球被抽到的幾率高?還有哪種顏色的小球摸到顏色的幾率小?學生各抒己見,各自說著自己的看法。通過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內容的理解,而且在親身的實踐活動中,學生對其中的數學可能性規律也能更深入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引入數學文化的科學價值,激發學生興趣素養
小學的數學文化意義深遠,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單單讓學生學習運用數學知識,也得讓學生體會數學價值的本身,因為數學學科是一門研究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與數量關系的一門特殊的學科。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五年級數學活動“多邊形的面積”時,其目的在于讓學生認識基本圖形的面積的科學價值,讓學生們深刻地體會到圖形計算的價值所在。因此,小學數學老師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按照小學生的興趣個性特點來將七巧板融入于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讓老師合理運用。它的歷史文化價值大家都不是很陌生,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自己的玩具七巧板進行深入地學習知識。這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放映一段基礎的圖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組合設計的視頻。在學生感到設計圖形的奇妙之處時,我們數學老師告訴同學們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玩具實現相應的轉換,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上用七巧板拼出單個的圖形。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了解圖形的面積,讓他們認識到原來平行四邊形可以分成一個三角形和梯形,并進行面積計算。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激發學生對于數學文化學習的動機,讓學生更加地學會數學文化的價值所在,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計算的奇妙之處,使他們時刻保持對數學課堂的積極性。
三、探究學生的思維差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小學數學教學最主要的是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基于此,我們小學的數學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單單要注重學生的數學成績,還需要特別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的能力探究。因小學學生的思維習慣有很大的差異,所以我們作為老師要想盡一切辦法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水平能力,其中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利用多媒體的教學形式。由于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很強的學科,課堂上簡單的死記硬背是無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的,所以數學教師要摒棄舊思想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
例如,在教學小學數學《圖形的運動三》這一部分的內容時,而現實生活中有些圖形的運動旋轉的過程不易看到,內容也非常抽象。對此,教師可以下載網上視頻并播放給學生觀看。該視頻清晰地展示了常見圖形的運動旋轉的角度與過程還有生活中一些不常見的,通過這個直觀的教學過程可以讓學生輕松地掌握了教學內容。在練習環節,老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利用紙張剪出心儀的旋轉圖形,以便學生對所學知識加以鞏固同時可極大地增強學生對數學課的興趣,也在一定程度上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他們的數學探究與創新知識的能力。
總而言之,為了提升五年級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教師應該重新定義教學理念,從課程內容的重新規劃與實施,從學生主體的教學到全新的教育教學的理念,各個階段的完善,得到了新的發展與改變,并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效果,這與廣大教師與學生不懈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參考文獻:
[1]安順市實驗學校董紅.淺析運算能力在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中的重要性[N].貴州民族報,2019-11-12(B03).
[2]折宏圖.小學數學實踐活動教學現狀及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5):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