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霞
摘? 要:在當今體育教學變革風潮中,形體訓練教學一直被作為重點關注對象,它的創新進步也一直被關注。形體訓練教學創新需根據人才培養目標一般規律和形體訓練多年的實踐經驗出發,對于傳統不適合于現代教學的進行廢除,補充、延伸出新的適合于時代發展的形體訓練教學,使形體訓練教學創新多元發展。尤其在現在健身文化盛行的年代,形體訓練這種能對學生身體各方面素質有積極影響的課程,更是倍受歡迎,因此人們對于形體訓練的教學創新頗感興趣,希望從中有所得益,下面的內容中便會提到我對于形體訓練教學創新方面的理解。
關鍵詞:形體訓練;課程內容;思考;創新
中圖分類號:G80-3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04-045-01
1前言
每一個生命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形體訓練課的目的便有挖掘人們的生活的魅力,通過對于身體的不斷訓練,培養提升人們的氣質。由此,形體訓練課深受人們喜愛,人們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漸漸已經離不開形體訓練。形態訓練課主要有三個內容;姿態是一個科目;然后形態科目,日常所謂的坐行立臥便是形態所需要訓練的,這些動作能考驗人的身體控制能力,塑造人正確的身體形態;還有便是素質訓練,此種訓練較為集中,對人身體各個部位進行練習,比如肩膀、胸腹、肩部……,根據個人身體素質的不同而展開,以避免訓練者在學習過程中受到無謂的傷害。
2形體訓練內涵
形體訓練以人體科學論為基礎。它的大致含義是以對身體進行鍛煉的形式增強人的身體素質,強健人們體魄,以此來塑造人的身體外形。在訓練中,不僅僅從外在提高了人們的身體形態,在日復一日的身體訓練中,鍛煉人的精神力量,堅強意志,給人以美好的精神環境。雖然在現在的學界研究中沒有具體界定,但是就其含義來說,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廣義中,在運動時體現出一定動作便可稱之為形體運動,由此可得,形體訓練的動作具有多樣性,不確定性。就好比日常生活中酒店服務員的端茶遞水便可稱之為形體訓練,有一定的程序性;從狹義上講呢,對美有一定追求和訓練的方可叫形體訓練,這種對身體有一定要求,對于人精神層面也有。這種形體訓練的學習,需要消耗時間和金錢來進行對身體的塑造,達到形體訓練的最終目的,身體的美化和精神的放松。由于人遺傳因素和環境影響不同,人的形體大都不同,有美有丑,丑的可以通過形體訓練進行改善,而美的則可以進一步提高。而且,優美的形體如果沒有不斷的訓練也不能保持,所以想要擁有一個曼妙的形態,需要有后天的形體訓練,形體訓練必不可少。
3形體訓練教學創新
3.1言語教導、行動示范
在教學中,需要使用專業用語,專業用語大都難懂,教師需要巧妙地使用自己的身體語言為學生解疑,語言是人獨有的4種功能之一,非常重要,是人們之間相互溝通的重要工具,而教學語言的作用也如此,對于一個身體各項功能正常的人,你所學習的任何功能都不能離開語言,所以,在形體訓練中,不可缺乏對語言的恰當使用,精簡通俗為妙。教學的過程是雙邊的,教師講授,學生接收,是一種互相增進的活動,在這活動中需要達成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師教學時需要把課本中難懂的語言通俗化、活潑化,以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技巧。要緊密學生與老師間的關系,這樣更利于學生接受來自老師的知識,在教授新的知識點時,要以身體語言相配合進行示范。可以選取學員作為搭檔為其他學員進行演繹,學員會很有參與感和興趣投入。
3.2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形體訓練中包含著對氣質的培養,也離不開對藝術的熏陶。一般參與專業形體訓練的人都是對于身體以及內在有一定追求的人,在不同科目訓練時不僅需要形成良好的觀念,還需訓練者以微知著,訓練有所得的同時意識到自身形體、氣質、姿態的美化,了解到想擁有這樣的效果要付出一定代價。由此,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個體形態不同時,要從科學的角度出發,有方向的專業性指導,循序漸進。為訓練者制定訓練內容時,要合理全面,不能按部就班,也不能急于求成,要以人身安全為前提。
3.3身心一致,協調共進
形體訓練是一種提升身體素質的運動,所以,形體訓練的教導者需要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能力,比如優秀的訓練技巧和教人的良好心態。訓練過程中,訓練者需要有飽滿的精神氣質,如此才能充分領悟形體訓練的動作要領,以此糾正日常生活中所養成的不良的生活習慣。長期下來,訓練者不單明白形體訓練的重要性,還會了解形體訓練在實際訓練中的作用,由此達到身心合一。對于形體的訓練非一日之功,想要堅持下來,要求訓練者有著健朗的身體,也要有著堅持下去的不懈努力和勇氣。在面對形體訓練過程中的磕磕絆絆,有著越過的決心;或者指導老師采取一定行動使你解壓放松。在面對他人的優秀時,訓練者可能會有不適心理,指導老師要觀察學員的心理且予以鼓勵。讓學員了解個體的差異性,了解學員健身意愿和身體情況……以此為他們制定不同的訓練目標。
4結語
總之,想在形體訓練中的教學實現進一步創新離不開教師學員之間的共同探索。形體訓練,是一項持之以恒的事情,學員在此期間,需要尊重個體不同的差異、同等訓練效果不同的差異……,我們要做的,不是心生沮喪,而是求同存異,勇于實踐和探索。教師方面,則需要積極努力引導學員,不斷提升教學質量,讓學員在教學中有更好的體驗。
參考文獻:
[1]趙宏宇.淺析當代大學生形體訓練課的新發展趨勢[J].課程教育研究,2017,44:201-202.
[2]倪潔.高職院校形體訓練教學的現狀及發展趨向[J].湖北體育科技,2016,v.35;No.17601:79-82.
[3]樓麗娟.服裝模特形體訓練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現代裝飾(理論),2014,No.34112:24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