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騰
摘要:我國教育事業最近幾年隨著我國整體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而發展迅速。信息技術課程和傳統的小學教育有許多的區別,不單實用性超強,也是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好方法。將思維導圖應用在小學信息技術的課堂上就是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思維習慣,并能將思維導圖和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結合。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應用
引言
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推動我國各行業發展迅速,其中教育事業的發展尤為突出。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式需要進行改變,以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要創新教學模式,加強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實現信息技術課程高效課堂的構建。思維導圖作為小學教育中的重要方式,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優化自身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的思維。
1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意義
思維導圖,又名心智導圖,是一種能夠表現發散性思維的可視圖表,是一種將思維形象化的思維工具。20世紀70年代英國學者東尼·博贊創建了“思維導圖”,因而以“大腦先生”聞名國際。相比應試教育中以學科成績為核心的僵化教學思維,思維導圖的優勢十分明顯,它能夠代表時間、空間、色彩、線條等多維的空間,所呈現的思維表達形式是放射性的。從實質性的意義來看,思維導圖就是一種能夠有效地表現發散性思維的圖形思維工具。通過思維導圖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思考、探索和聯想,從而使學生突破思維定式,實現學習效率的提升。
2思維導圖在小學信息技術課上的運用策略
2.1將思維導圖與信息技術教材進行有效結合
信息技術課堂主要是希望學生進行自主的操作。在信息技術教材上主要是具體的圖示操作,盡管這樣的圖示比較清晰,但并不適合學生的記憶和操作。學生也會因此過度地依賴教材,而忽視了通過自己的能力來進行有效的摸索。因此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教師應將教材與思維導圖進行結合,幫助學生理清思路,避免出現學生過度依賴教材的可能性。比如,在學習表格的調整時,因為學生對于Word的操作已經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針對教師所設計是思維導圖進行具體的操作,發揮小組的力量進行探討。然后,教師可以收集小組操作之中出現的問題,具體向學生講解操作的步驟,以給學生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
2.2課前事先預習,思維導圖夯實基礎
在開始學習新的一課時,教師都會讓學生進行預習。對于信息技術這門課程來說,其更需要課前的預習,否則學生上課就可能跟不上教師的腳步。但是小學生一般都是把書翻一下就行了,并沒有達到預習的目的。若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來預習,就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剛開始,教師可以先自己做思維導圖,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思路來進行預習。過段時間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預習結果,來制作一個思維導圖。在講課結束后,讓學生將自己的思維導圖整理完善。
2.3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思維導圖的設計
思維導圖是有效的課堂設計,但是思維導圖不單要教師為學生進行設計,教師也可以發動學生進行課堂思維導圖的創新。比如,在操作信息技術之余,還會有比較零散的知識點記憶,為了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記憶和復習,在復習理論知識的課堂上,教師會要求學生認真聽教師的講解過程,并根據教師的講解,進行思維導圖的設計,然后針對每個人的設計是否正確、是否具備創新性來對每個學生進行打分。因此,在教師為學生進行系統梳理時,學生就會認真地對記錄教師的講解過程,如果學生的理解能力不是太強,教師也可以將板書展示給學生,以便于學生的記錄。這樣的學習方式之下,學生會處于高度集中的狀態,在進行導圖設計時,還可以充分地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來進行設計,從而使得學生喜歡上思維導圖的學習方式。
2.4結合思維導圖的特點,突破課堂教學難點
在課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優勢,幫助學生對各種信息技術知識進行理解和運用,從而有效突破各種教學難點。在實際教學中,信息技術知識的抽象性和邏輯性給學生的學習增加了很大的難度,學生很容易遭遇困難。思維導圖可以對各種相似的知識或者有關聯的知識進行總結和整理,并通過簡單的導圖進行展示,幫助學生進行快速理解。
2.5通過思維導圖來讓學生完成信息技術的練習
對于思維導圖的設計,教師還可以與具體的信息技術操作進行有效的結合,幫助學生在建立思維導圖的同時也完成了自己有效的信息技術學習。比如,在基本的Word操作學習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Word上進行思維導圖的設計工作。教師不僅可以將本課程中具體的操作步驟要求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設計,還可以讓學生將語文、數學、英語等等其他學科的思維導圖擺在Word上進行設計,從而實現知識的鞏固和學習。這樣的有效學習方式會讓學生感覺到信息技術課堂的開放性和新鮮感,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進行有效的導圖設計,幫助學生熟練關于表格、圖片插入、藝術字設計等等主要的操作技能,使得學生在不斷地思索和實踐之中完成自我能力的提升。
2.6完善導圖,理清思路,搭建框架
教師引導學生用邏輯思維將素材進行整理,并理清信息技術思路,搭建信息技術框架,完成初稿。教師在學習小組中選派代表上臺,請他展示自己所繪制的思維導圖。其他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思考“這位小伙伴的特點是什么”的問題。
2.7結合思維導圖的特點,幫助學生復習知識
在信息技術課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特點幫助學生復習各種信息技術知識,從而鍛煉學生的歸納能力。復習在信息技術學習中是不可缺少的。學生只有通過不斷的復習,才能高效記憶各種信息技術知識,提高學習的質量。但是,復習也不是簡單的背誦,而是需要學生進行深入的學習和理解。思維導圖的運用就可以幫助學生對各種知識進行歸納總結,讓學生可以快速了解信息技術知識。
結語
思維導圖是教學改革的創新舉措,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實現了學生思維能力的開拓和發展。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進行創新和嘗試,加大對思維導圖的應用力度,讓學生的思維更具創造性和生命的張力。
參考文獻
[1]于妍.應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認知結構建構的策略研究---以信息技術課程為例[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2):83.
[2]趙丹楊.思維導圖促學生主動學習---以信息技術教學為例[J].教育科學論壇,2016(3):56.
[3]黃文鋒.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3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