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雪蓮
摘要:在教學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初中體育教學也開始關注學生的心理素質。就現實的情況來看,初中生的心理素質還比較低,才參加體育活動的時候,經常出現緊張,或者是膽怯的心理。本文將對初中體育教學的現狀進行研究分析探討,如何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學生的心理素質;鍛煉提高
一、初中生心理素質較低的原因分析
(一)初中生自身的內部原因
導致初中運動參與心理障礙的主要原因中,也包括初中生自身的因素。主要的原因有:第一就是在初中之前的學習階段無論從學校還是家庭來說,對學生體育運動方面的教育是欠缺和不足的,也就導致了初中生自身運動能力不強、接受能力差、運動參與不自信、不積極、意志力不夠。第二,高校體育教學評價機制不完善,受到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運動參與考核方式等因素的影響,導致降低了初中生運動參與的積極性,影響了運動參與的效果。[1]
(二)外部的客觀因素
首先是初中體育設施設備中存在著問題。比如由于學校的設備設施質量不好,運動器材不穩固,運動場地布置不當或場地差,跑道凹凸不平等,就很容易導致學生在身體鍛煉中發生一些意外情況,從而導致學生對體育鍛煉產生了恐懼的心理影響。學校應該給學生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運動環境,能夠讓學生去大膽放心的進行體育訓練就顯得尤為重要。甚至有些學校體育設備不全,毀壞生銹不予管理,給學生提供的運動環境十分的差,使學生根本就無法體育鍛煉,更不要說興趣而言。然后就是學校的運動氛圍不足。學校不僅應該為初中生體育鍛煉提供一個良好的運動環境,更應該為初中生提供一個良好的運動氛圍,如果一個學校就是有再好的運動設施設備、再好的運動環境,而沒有一個良好的運動氛圍,運動設施設備就形同虛設,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學校應該通過教育培訓引導,老師牽頭帶動,學習灌輸體育運動理念,不能單專業學生運動,是專業學生帶動全校學生運動。[2]
二、具體的應對方法
(一)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學生對于體育運動不感興趣,也不能積極主動的參加,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系里素質的教育工作。所以教育工作就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及優勢,在和學生平等交流的過程中,營造輕松的學習范圍。教育工作者也要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例如打籃球,跑步踢足球等等。這些都是可以自由選擇的。之后針對一些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可以進行專項輔導,讓他們選擇難度系數比較低的項目進行鍛煉,例如我們常見的羽毛球和乒乓球。還有一些學生對體育比較感興趣,那么教育工作者,可以讓他們挑戰一些復雜的項目,比如跳遠跨欄等等。讓學生在參與項目的過程中提高積極性。進而增強運動自信心。[3]
(二)挫折教育
也就是說在教育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受挫折的能力,鍛煉學生的意志力,讓學生能夠快速的適應周圍的環境,這也是進行挫折教育的意義和目的。一般情況下都是通過身體進行練習的,讓學生掌握相關的運動技能,或者是相關的動作,這個過程雖然可能會遭受挫折和失敗,但只要教育工作者,抓住機會,就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長跑比賽,每個學生都要參與在內,這不僅和學生的身體素質相關聯還和學生的心理素質相關。怎樣在長跑比賽中取得優勢成為優勝者,怎樣快速的扭轉局面反敗為勝,這些都需要過硬的心理素質才能完成。如果學生沒有足夠的身體素質,但依舊能夠堅持完成比賽,永不服輸,你可以獲得他人的掌聲和鼓勵,在這種情況下,深深地一直里就得到了鍛煉。
(三)培養合作意識
大多數情況下,能夠激發學生,求勝遇到都是一些近期類的體育項目,這些都需要大家合作,才能完成。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可以多組織一些競技活動,領導學生和他人進行合作,共同完成整個項目。例如接力比賽,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以及團隊觀念,學生能夠在這過程中明白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須要和其他人合作,才能獲得成功。學生能夠在集體活動中獲得情感體驗,提高自己的意志力,以及積極向上的品質。
三、總結
在初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想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我們必須要從多個角度入手。教育工作者要根據學生的特長以優勢,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讓他們提高自己的自信心。還要引入一定的挫折教育,培養學生的意志力,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夠讓學生在這過程中學會合作,擁有競技意識,能夠讓學生全身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范軍平,田芳,朱春桂等.初中體育備課組建設的問題及對策[J].體育師友,2015,38 (6):58-60.
[2]包鶯,許東洋,何春江等.同課異構用于優化初中體育教學設計策略研究[J].大連初中學報,2016,37 (6):135-140.
[3]劉海濤.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策略[J].讀寫算(教研版),2015,5 (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