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定中
摘 ?要:新高考背景下,“得語文者得高考”成為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呼聲。然而在語文課堂上,還有一批特殊群體的存在——“學困生”,成為語文教育工作不可忽視的對象。想讓每個孩子都跟上教學步伐,取得理想的考試成績,語文教師要全面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客觀分析造成“學困生”現象的成因,有針對性地采取指導措施,幫助學困生理順有效學習的思路,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抓住高中教育的最關鍵時期,實現成績突飛猛進的發展。本文結合筆者多年高中語文教學經驗,探討學困生的學習現狀,并結合新課標的客觀要求分享切實有效的轉化策略,以供更多教育同仁參考交流。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語文;學困生;轉化策略
所謂學困生,簡言之就是語文基礎薄弱、學習能力欠佳、考試成績低下的部分學生。雖然一個班級的學困生數量較少,但是面對他們暫時落后的成績,教師不能置之不理;否則個別學困生的存在,可能對班級整體的學習氛圍、學習態度及學習習慣都有負面影響。因此以“教育均衡”原則為出發點,我們既要培育優等生,更要關注學困生。相信在老師的耐心輔導下,每個學困生都能大放異彩,放下壓力,快樂學習,取得優異的語文成績,擁有自己精彩的人生。
一、高中語文學困生的學習現狀
(一)學困生的語文基礎薄弱
基礎知識薄弱是造成學困生的主因。尤其進入高中階段之后,語文知識容量擴大,學習難度增加,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水平、創新觀點等都提出很高要求;而學困生因為基本功不扎實,進入深入學習時也跟不上節奏,結果就會越落越遠,成績一落千丈。
(二)學困生的知識架構模糊
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也是不斷積累的過程,講究融會貫通;從基礎知識著手,不斷提升、不斷優化,直到形成一個清晰、完整的知識架構,由淺入深地強化語文核心素養。但是對于語文學困生來說,一方面缺乏完善的知識基礎,另一方面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掌握的語文知識相對零散,沒有把握知識的內在關聯,模糊的知識架構影響了學習效果。
(三)學困生的心理素質欠佳
高中是學生人生的重要轉折點,此時他們面臨來自家長、老師以及自身的多重壓力,負面心理亟需梳理與調整,否則長期處于消極的學習狀態,就會淪為“學困生”。在以往的語文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都忽略了學生的心理狀況,由于學困生缺乏自我約束力與持久的耐力,所以對學習語文的過程缺乏興趣,難以調動主動性與積極性,逐漸失去了學習自信心。
二、新課標背景下高中語文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一)加強輔導,夯實語文基礎能力
根據教學經驗來看,造成學習效率低下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所以轉化學困生的首要措施就是加強技巧與方法的輔導,幫助他們夯實語文基本功。例如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高中語文很多課文都需要背誦記憶,但是一些學生死記硬背,結果一邊背、一邊忘,甚至對學習語文產生了反感心理。針對這種情況,我教給學生有趣又實用的“框架背誦”技巧,將一篇完整的課文分成幾個段落,明確每個段落講了哪些內容,背誦時逐一突破框架結構的內容,就能形成順暢的背誦思路。再如學習文學常識時,學生也經常混淆知識點。設計一些有趣的順口溜、朗朗上口的歌謠輔助記憶,這樣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也提高了學習的效率,讓學困生也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與成就。
(二)有的放矢,制定回顧鞏固計劃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切忌“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否則學困生就會因為“隨大流”而跟不上腳步,成績越落越遠。因此在同步教學過程中,我鼓勵學困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回顧鞏固”計劃,通過“回頭看”,鞏固知識、加深記憶。但是由于高中教育的學習任務緊、壓力大,為了發揮復習計劃的效果,必須做到有計劃、有秩序,教師與學生一起客觀評估語文學習的過程,分析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包括哪些知識認識不全、哪些地方概括不周等等,找準薄弱環節著重強化,突破學困生的“短板”,才能提高有限時間的學習效率。另外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如果已經掌握了內容,則無須再次回顧鞏固,而是將鞏固重點落實到沒有完全掌握、容易混淆的環節,以此達到有的放矢地查缺補漏的效果。
(三)關注心理,營造濃厚學的習氛圍
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能讓學困生放下心理壓力,集中注意力學習和思考。而對于語文教師來說,也要把握學困生的心理,充分尊重他們、理解他們,多給他們一些激勵和認可,激發求知的內動力。另外,為了增添學習的趣味性,引導學生投入濃厚的學習氛圍中,專注探究學習的過程,教師還要多創設真實的學習情境,如學習課文《雷雨》時,特選兩名學困生分別扮演周樸園、魯侍萍的角色,在課堂上生動地表演話劇。雖然這些學困生的學習能力不強,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優勢,善于表達、開朗活潑,他們在再現文本情境的過程中,也對學習語文知識有了濃厚的興趣。
總之,新課標背景下如何實現語文學困生的轉化,這是我們必須重視的課題。作為高中語文教師,要將學困生轉化工作視為自身不可推卸的責任,把握學困生的成因,找準教學切入點,挖掘孩子的發展潛力,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滲透有效的學習方法,養成受益終身的學習習慣。只要在老師的耐心指導下,在老師的愛心感化下,每個學困生都能實現華麗轉身,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成長,努力提高語文成績。
參考文獻:
[1]劉南山.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語文"學困生"轉化策略初探[J].速讀(上旬),2019,(5):145.
[2]趙芳堃.高中語文學困生與學優生的學習策略差異分析[J].赤子,2019,(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