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文紹
摘 要:農村小學,尤其是偏遠落后地區,數學學習氛圍較差,成績難以提高。作為山區農村小學數學老師,應該盡自己的能力創設良好的學習情景,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主動認真學習,提高學生學習數學效果,從而提高教學質量。走一條屬于自己的與時俱進的成功教育新路。
關鍵詞:農村小學情景創設;興趣;數學魅力;主動學習;喜聞樂見 愛
山區農村偏遠小學條件落后,學習氛圍較差,成績難以提高。作為老師,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個有心人,讓數學真正成為學生愿學、樂學的數學,提供給學生充裕的探索、實踐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積極參與,充分發展學生對數學的體驗,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讓數學課成為活動的、創造的課堂。以下就是我個人教學工作的幾點體會。
一、課堂教學要大膽放手——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
新課程要求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要放手讓學生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主動去探索并嘗試學習新知識,這道理很多老師都懂,但在實際教學中,很難落實在課堂教學中,尤其是山區偏遠學校,老教師多數還用老的教學模式。作為新生代的教師,我們應該與時俱進,努力踐行新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大膽嘗試新的教學模式。比如,在教學小數乘法時,先讓學生自主學習;想按照整數乘法計算,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再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老師演示一兩題,然后出幾道題讓學生計算,讓兩位同學上講臺做,其他同學在下面做,然后看看答案是否一樣,如果不一樣,讓他們討論,誰的對,然后老師總結點評。然后讓他們再做獨立做練習,老師巡邏學生完成情況,然后點評。直到所有學生熟練掌握。
二、走進喜聞樂見的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教學中,我常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實踐中選擇題材,進行整理,互相出題,鞏固新知。比如,我在教學用計算器探索規律及后面的資料鏈接——數字黑洞時,為了課堂有效、高效、有魅力。在探索規律中,我一開始設計小魔術激起學生強烈的探索興趣,學生不自覺就進入了新規律的狀態中,由被動的接受者、參與者成為主動的創造者、發現者。數字黑洞的小鏈接,我先出示宇宙黑洞的有關圖片、文字,讓學生了解黑洞概念、宇宙的神秘。再講述數字黑洞的概念——數字黑洞是指自然數經過某種數學運算之后陷入了一種自我循環的情況。例如,任意四個不同的數字,組成最大的數和一個最小的數,用最大的數減去最小的數,用所得的四位數重復上述過程,最多七步,必得6174。仿佛掉進了黑洞,永遠出不了。然后自己出一組數演示,再讓同學們的自己出一組數,自己解答,再讓他們相互出一組數讓同學計算,看誰計算得又快又準。通過這樣操作,學生覺得數學充滿了魅力,興趣高昂進入活動中。
三、注重開放題練習——學生知識沖突與能力提高的加油站
在教學中,我還注重設計有不同解答方法的題目,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培養思維的敏捷性。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乘法的應用是一個很好的題材。數學學習的真諦利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學生通過應用整數運算定律湊成整十、整百,小數湊成整數進行簡便運算訓練。應用過程中,容易誤用和錯用,在教學中我進行強調并加強訓練。我們還可以將數學題與我們的小組活動方案緊密結合,真正將數學的開放性與生活化落在實處。
四、復習促進新認識
“溫故而知新”這個詞足以說明復習的重要性。復習是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加深了解和鞏固,提高學生計算和理解能力的重要方法。復習能使學生對知識進行整理。通過復習,使學生沒有學習新知識的阻礙,所以,每一次上新課之前,我都要復習有關知識,使學生沒有學習新知識的阻礙。通過復習還能促進師生的相互了解,為往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如,在教學小數乘法前,先復習整數乘法,老師出題全班同學計算,還讓部分同學上講臺演示,直到全班同學都會了,再進行下面的教學內容。在教學簡便運算時,先復習整十整百、湊一的計算,再復習運算定律,然后再推廣到小數乘法進行簡便運算。
五、抓兩邊促中間——全面提高
馬卡連柯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一個班的學生,總有一些差別,老師要關心每一位同學。在教學中注重優生的培養也注重差生的輔導。在練習教學中,力使每一位同學都學會,并且各個層次的學生都上講臺板演練習,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強調計算道理法則、定律,做題要認真、細心。為他們排憂解難鼓勵他們認真學認真練習,有信心、耐心地進行計算。每一個同學都參與,顧及全班同學的全面提高。
六、話外篇——開展數學興趣黑洞探討
在完成正常課堂教學任務外,與學生探討一些數學興趣活動。如阿拉伯數字0123456789的來由——0沒有角、1一個、2兩個角、3三個角——9九個角,讓學生探討每個數字怎樣寫才能寫出相應數量的角。
(1)1×9=09 ?2×9=18 ?3×9= 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 ?10×9=90 ?把結果豎立起來會有什么發現?(豎下看0123456789、往上看0123456789)
(2)計算一下2、3、4、5、6、7、8、9、10個數字連的結果,并記憶。
2×2×2×2×2= ??2×2×2×2×2×2×2=
3×3×3×3×3= ?3×3×3×3×3×3×3=
4×4×4×4×4= ?4×4×4×4×4×4=
5×5×5= ?5×5×5×5=
6×6×6= ??6×6×6×6=
7×7×7= ???7×7×7×7×7=
(3)用數字或等式畫簡筆畫(打鐵還需自身硬,這需要老師練好過硬基本功),如,2+7=9畫上眼睛再畫上尾巴來畫小老鼠。通過老師和學生參與這些活動,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的興趣,把數學課堂活躍起來,使學生對數學學習充滿興趣。
總之,山區農村學校數學老師要因地制宜,與時俱進。無論是在多偏遠的山區教學,我們作為一名新時代的老師,都應該努力因地制宜創設良好教學情景,在教學實踐的空間和時間中,讓數學課成為活動的、創造的課堂。
參考文獻:
[1]盧建平.淺談如何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學周刊.2017(26)
[2]張宇光.提高小學數學學習效率的思考[J].江西教育. 2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