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耀珍
摘 要:小學數學在教學中既屬于基礎性的學科教育,也屬于思維、理論奠定的重要時期。新時期的發展不僅重視學科理論的教學,還重視該過程中的興趣培養、行為培養以及思維培養等。興趣培養在教學實施中主要的應用方式有:游戲形式、多媒體形式以及氛圍創建形式。
關鍵詞:小學數學;二年級;興趣培養
引 言:
興趣培養一直以來作為教育領域的重點關注對象,其在教學的應用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活躍性,還可加強學生的思想投入,從而在理論教學以及思想教育中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F階段的興趣培養理念還未廣泛應用至教學中,為了促進教學水平提升以及新時期人才培養計劃的實現,應在理論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內容、流程以及實施方式上的改變,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科學的興趣培養模式。
一、興趣培養在教學實施中的作用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興趣主要指個體從事某一具體活動或者認識某一事物的心理認知過程,它是推動個體情感投入、精神投入以及精神探索的重要因素;從教學的角度分析,其主要指引導學生進行理論學習以及實踐活動的關鍵因素,通過該因素的引導從而自發、積極地投入教學目標的實施過程中?,F階段的教學模式在實施、內容制定以及指導的過程中,容易偏向于純理論教育,對于思維拓展教育以及興趣培養存在一定影響。對此,需要在興趣培養的基礎上進行理論滲透,引導學生依據興趣自發進行學習,同時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全身心投入理論的學習中。
二、興趣培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培養思路及實施方案
(一)創建游戲化教學模式
游戲化教學模式主要指在理論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游戲的形式使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并且在游戲互動、競爭的過程中加強理論的理解、應用。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性格以及思維活動上,對于游戲的教學形式具有較高的接受程度,由此通過游戲教學的形式逐步培養學生對理論學習的興趣。比如:教師在《角的初步認識》一課的學習過程中,可在知識搶答的游戲模式中讓學生分組進行對抗,通過加強互動的形式使學生可以進行理論思考、討論,進而在互動中積極參與教學理論的學習。如教師通過板書繪制兩個角度相等但邊長不等的角,并詢問學生哪個角的度數大。進而在學生相互探討、互動的基礎上,教師引出本堂課的教學內容,并讓得分最少的小組表演節目,使學生通過輕松的游戲形式參與到理論的學習過程中,同時逐步培養其理論學習的興趣。
(二)加強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及內容編制
在社會發展、技術進步以及觀念變化的基礎上,互聯網信息和多媒體設備已逐漸深入社會生活乃至教學領域[1]。當代學生對于多媒體設備具有較高的接受程度,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科教育而言,多媒體技術可以通過生動的畫面展示,改善課堂教學中的關注度以及參與度,進而在靈活的設備應用中提高學生的理論學習興趣。比如:在《圖形的運動》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可通過多媒體形式展示圖形的平移,在平移圖形的選擇上,教師可在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拓展至學生感興趣的卡通人物形象上,由此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關注度以及興趣等。
(三)加強生活化視角的引入
生活化視角主張通過生活實踐的方式進行理論學習。對于興趣培養而言,該過程可讓學生在應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使其感受到教學與生活、理論與實際應用的關聯性,進而使其在理論應用中建立起一定的成就感,同時激發理論學習與應用的興趣。比如:在《克和千克》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通過買賣貨物的生活視角引導學生進入理論學習,并通過生活案例的提問,使學生應用所學知識進行解答,如“1000克的肉售價20元,那么2千克的肉售價多少?25元能否買到?”教師在此題的教學中可根據學生的生活經歷進行改編,由此在生活化的視角培養學生理論學習以及實際應用的邏輯思維及興趣。
(四)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
課堂氛圍在教學中主要起著行為、觀念影響的作用,通過“潛移默化”的氛圍影響,使學生在理論學習、實踐的過程中可以逐步改變理論學習嚴肅、刻板的印象,從而建立起良好的學習興趣以及行為習慣等。對此,教師在課堂氛圍的營造過程中,可結合學生的性格、年齡、興趣愛好以及生活體驗,設置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并在多媒體技術、游戲化教學以及生活化教學的基礎上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從而構建起科學的興趣培養模式,使學生可以在興趣以及教師的引導下,更加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及相關理論實踐等。
三、結束語
本文根據興趣培養的特點、原理以及實施方式,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進行了綜合的理論探究以及實踐分析,旨在促進教學過程中建立良好的興趣培養模式,從而通過興趣培養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理論學習以及課堂教學中。當前的教學環境對于興趣培養還處于建設時期,需要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以及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根據合理的方法進行興趣培養,由此使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主動進行理論學習,以及理論方面的實際應用。
參考文獻:
[1]吳惠敏.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二年級學生的數學興趣[J]. 中華少年,2018(24):100-100.
[2]陸葉琴.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二年級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3):8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