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士潔

“三段式”教學法,是以人的學習理論為基礎,以培養人的核心素養為目標,通過多種途徑、多個維度,滿足不同層次學生需求的開放式的教學方式。
近年來,我校借助“君行早”自主學習平臺,通過“導學單+微視頻”、小組協作等學習形式,逐漸摸索出一條適合小學生學習與發展的教學新途徑——“三段式”教學法。
此教學法將學生的學習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如下圖:
啟動學習階段。課前,教師提供“導學提示”和相應的“微課視頻”;學生在網上按照“導學提示”,借助“微課視頻”進行自主學習。學生遇到問題,可在班級圈內與同學或老師交流、討論。如仍有弄不懂的問題,可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加以解決。
交流探究階段。課上組織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自學情況,交流學習方法,提出自學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組長組織研討,教師進行巡視并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小組合作學習后,教師組織全班以小組匯報的形式進行交流。之后,教師依據教學的重點、難點和學生存在的普遍問題,設計互動交流活動。
補救提升階段。教師通過組織有針對性的練習,查找學生存在的問題。如是普遍問題,再次進行師生一起探究;如是個別學生存在的問題,開展一對一的個性化指導。
對于以上“三段式”教學方法,我校通過以下方式全面展開、層層推進。
專家引領,研訓合一。要想改變教學方式,需從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入手,變傳統的“我教你學”的課堂為“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課堂。為此,學校引進了交互性強大的教學軟件,并多次誠邀相關軟件研發團隊來校對教師進行培訓,邀請首師大郜舒竹教授進行“變教為學 ”的專題講座。由此,教師們的教育觀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理念的更新帶動了教學行為的創新,教學方式的變革悄然展開。
干部引領,典型示范。為了打贏課堂改革攻堅戰,學校開展了干部“亮”課、骨干“秀”課、教師“展”課等系列研究活動。從校長到學科主管,從市級名師到區、校級骨干,“三段式”課堂教學研究層層展開。學校劉校長結合“找次品”“數與形”,從如何把握教學的重點、難點給全體老師上了“三段式”教學的引領課;學科主管于主任通過“一日的時間”“鴿巢原理”等示范課,談了“三段式”教學的實施與落實;學校申校長從微課的制作、導學提示單的設計與應用給老師們做了課例研究。
實踐反思,總結提升。每學期末,學校都要組織老師們召開形式多樣的研討會,如:“三段式”教學經驗交流會、骨干教師主題研討會等。老師們結合教學實踐,談體會,談經驗,談得失,談改進措施,在交流反思中進步,在總結歸納中提升。學校對老師的教學心得、實踐經驗進行及時梳理,編著并出版了《三段式教學概述和案例》一書。2017年8月,教育信息化教學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本書成為大會的培訓用書,得到了與會專家、領導、老師的好評。
目前,“三段式”教學已成為我校的教學特色,師生共同探討,共同成長,形成了“樂學善思”的良好風尚。
(作者單位:北京市昌平區二毛學校)
責任編輯:姜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