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濱
摘要:教師職業認同是教師在教育行業的具體表達,是對教師工作的一種主觀心理感受,高校體育教師,作為高校教師隊伍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職業認同是教師們做好工作的心理基礎,其職業認同體現著教師的可雇傭能力,同時也是教師職業素質的集中體現,更是區別于其它從業人員的重要依據,其重要性不容小覷。該文綜述了高校中體育教師的職業認同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可以為提高高校體育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師;職業認同;影響因素
20世紀90年代,高校體育教師的職業認同研究在國外已經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研究領域,但是在我國,高校體育教師的職業認同研究卻是在21世紀后才慢慢發展并蓬勃起來的。鑒于高校體育教師的職業認同調查研究的復雜性,因此將從多樣化、全方位的角度對它的現狀以及會對它產生影響的因素進行一系列分析。
1高校體育教師職業認同的現狀研究
對于高校體育教師的職業認同的研究中,大量的調查人員對來自不同地域、不同學段的高校體育教師的職業認同現狀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
在高校體育教師的職業認同現狀進行的相關調查研究中顯示,在九個教師所扮演的角色中,教師對于前三個教師扮演的角色表現出很認同的狀態,即文化的傳播者、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以及學生人生的引路人這三個角色,對于中間三個教師所扮演的角色表現出較為認同的狀態,即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學生的心理顧問、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高校體育教師對于學校配備的教學設施、所處的地理環境以及所構建的人文環境呈現比較認同的狀態,對于受人尊重、國家的政策和社會提出的素質要求和必備業務水平之外的要求呈現出略微認同的狀態;對于國家和社會對高校體育教師群體的素質和業務水平提出的要求表現出非常認同的狀態;高校體育教師對月薪水平表現出不認同的狀態,這在某些程度上將會影響高校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其職業幸福感。
高校體育教師的職業認同在不同性別、不同教齡、不同職稱、不同工資待遇等的因素上存在差異性。具體來說,女性教師的職業認同感要明顯的高于男性教師,而在年齡與教齡較長的高校體育教師的職業認同感呈現出凹型狀態,即兩頭高中間低,職稱越高的高校體育教師,其職業認同感越高,高校體育教師的收入水平越高,其職業認同水平也就越高,但不論是何種學歷,高校體育教師的職業認同感表現出的變化均不是很明顯。高校體育教師對于能否順利的完成教學任務充滿著信心,80%以上的教師都會認為自己有能力勝任教師這個職業,并且認為教師的工作對于學生與社會的發展都將起到重要作用,教師職業在社會分工中占有重要位置。此外,高校體育教師在維護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堅守職責上都表現出積極主動,因為這一群體在思想上認識到了教師這一角色的重要性及其重要意義,所以在行為上也表現出了明顯的傾向。
2高校體育教師對職業認同的影響因素
高校體育教師的職業認同不是一成不變的,是由體育教師個體的內部因素與外部環境因素相互作用后所產生的結果,其在教師的技能學習中也會被改造或是重新改造。根據已有的研究顯示,高校體育教師職業認同主要受個體基本特征因素、個體內部因素及外部因素等因素的影響。
2.1個體基本特征影響因素
性別、年齡與教齡不同的教師,職業認同上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性。高校體育教師的職業認同在形成的過程中,男性教師和女性教師均承受著來自各界的較大壓力。男性教師和女性教師在職業期望、價值觀、對職業認同的整體水平上均有明顯的差異性,而這些主要是因為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對于男性在社會生活工作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不得不說,高校體育教師的職業雖然看似社會地位高,但卻不得不面對經濟待遇低這一尷尬事實,這也導致了男性教師的職業認同要低于女性教師。
2.2內部影響因素
職業價值觀、擇業動機、職業承諾、滿意度、教學壓力、教學效能感是目前為止影響高校體育教師職業認同影響的幾個重要內部因素。教學效能感的提升有助于教師獲取更強的信心和能力來迎接職業當中各種挑戰,這會使高校體育教師對教師這一職業產生更為強烈的勝任感。職業壓力的過度增加會影響高校體育教師對這一職業的認可度以及接納度,從而降低職業認同感。高校體育教師因為無法在自身職業中體驗到滿足感,因此會造成職業認同不高。職業價值觀是高校體育教師職業認同的一大影響因素,表現為教師個體在教學工作中的表現,教師對這一工作越看重,就會在相關的工作表現出更多的努力,從而能實現在工作中的自我滿足感,得到同事與領導的認可與器重,這些都會都會促進高校體育教師職業認同的良好形成。
2.3外部影響因素
重要他人的支持、周圍環境、與教師相關的政策、待遇問題等是影響高校體育教師職業認同的外部因素。首先,高校體育教師在工作中能夠發揮出色,對學生負責,很大程度上源于對教師職業的熱愛,而這份熱愛在日常的工作中最需要的就是周圍領導的認可。高校體育教師在工作中得到領導的認可,有助于其職業認同的形成,有良好的職業認同,才能肩負起推進教育現代化、提高教育質量的重任。其次,教學政策對于學校的教學要求與體育教師對于教學的認知一致與否,會對高校體育教師的職業認同產生很大影響。如果兩者有沖突,在影響政策執行效果的同時,同樣影響高校體育教師對自身職業發展的期許。
結語:
高校體育教師的整體職業認同水平較好,為促進教師職業認同的進一步提升和長遠發展,高校體育教師在深入了解體育教師崗位的重要性以及本身所應當承擔的職責的同時,還需加強對于“高校體育教師”這一價值的理解與認同,從而提升職業認同感。其次,相關部門也應加強對于高校體育教師的教育及管理,注重職業認同的培養,從而保證高校體育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李夢龍,姚績偉,任玉嘉.高校體育教師職業認同與職業延遲滿足關系:主觀幸福感的中介作用[J].當代教育論壇,2019(1):37-47
[2]耿家先. 校園足球教師的職業認同及影響因素研究[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18
[3]歐陽慧琴.上海市初中教師職業認同現狀及改善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9
[4]劉桂芳.河南省校園足球指導教師現狀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5(12):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