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進喜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回歸拓展學習的理念,還要指導學生科學地回歸拓展學習的方法。課后數學教師應引導學生開展基于核心素養的回歸拓展學習和開展學業評價活動。
關鍵詞:小學數學;回歸拓展;復習教學
長期以來傳統復習課存在著以下問題:第一,教師以講解作為教學的主要形式,不能調動學生是主動性和積極性;第二,學生常以記憶作為復習階段學習的主要形式;第三,以大量的機械練習作為知識鞏固的主要手段與形式。在以學為本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呼喚、激發、引導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指導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
一、回歸拓展課的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課型之一,它包括單元回歸拓展課、專題回歸拓展課、期末總結回歸拓展課、概念強化回歸拓展課等。這種課型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加強學生對知識間的縱橫聯系,提升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從而做到“源于平時,高于平時”。在平時的回歸拓展學習中應遵循以下學習理念。
(一)以學生為主
回歸拓展過程是一個信息交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材是客體,教師是媒體,教師起著溝通學生與教材的作用。教學中應該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由配角變為主角,真正做到學習的主人。
(二)以教材為主
教師要扎扎實實地抓好教材知識點,把教材與資料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之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三)以課內為主
教師在課堂上要將問題解決,上課前要認真做好課前準備,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合理安排講練時間。
以訓練為主
回歸拓展課應充分體現“有講有練,精講多練,邊講邊練,以練為主”的原則。課堂練習中要“覆蓋全、練習精、方法活、時間足、”。訓練時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單節抓基礎,單元抓重點,全面練習抓綜合。
二、回歸拓展課適用于各章節結束后的拓展復習,其目的是組織學生對重點問題發現、生成后,及時進行突破性解決,并對問題進行拓展訓練。同時還要把各單元涵蓋的內容重新復習,把所學分散、零碎的知識要點進行歸納整合。基于發展核心素養的回歸拓展學習需要,我們在制定教學設計和教學模式及提高回歸拓展學習時還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綜合性原則
教學中各知識點間緊密聯系,在復習某個知識點時,可融合相關知識,讓學生系統地學習,學會構建知識網絡。
(二)自主性原則
在回歸復習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回歸復習的全過程,特別是要讓學生參與歸納、整理的過程,不要用老師的歸納代替學生的整理。整理過程中先有學生梳理知識、尋找規律、判斷對錯,再由教師綜合,實現師生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針對性原則
回歸復習必須重點突出,針對性強。在回歸復習過程中,一要針對班情,二要針對學情,三要針對各學科的教學內容和要求,四要針對全班學生的薄弱環節,五要針對個別學生存在的問題。教學中要緊扣易混點、易錯點設計回歸復習內容,做到張弛有度,對癥下藥。
(四)系統性原則
在回歸復習教學中要給據知識間的縱橫聯系,系統規劃復習和訓練內容,使所學分散的知識系統化。
(五)時效性原則
回歸復習的目的就是記起遺忘的知識點,強化拓展重要知識點。因此,我們要講在關鍵處,練在薄弱、關鍵處,在有效的時間內達到最佳效果。
(六)靈活性原則
復習時設計啟發性、探究性習題,引導學生讀角度思考,從而鍛煉學生的思維靈活性。
三、小學數學的回歸復習要達到課程標準的各項要求,教師首先要以綱扣本,以標準為依據,以教材為準繩,幫助學生進行系統整理,揭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新的知識結構。其次,要有的放矢。根據學生實際精心選擇典型例題,為精講、精練、高效、減負打下基礎。針對以上原則我們應實施以下教學策略。
(一)梳理知識,理清知識點
數學是一門系統性很強的學科,新課程的知識點在教學中都是分模塊出現的。回歸拓展學習的特點之一是“梳理”,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整理;特點之二是“貫通”,理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形成完整的網絡,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二)總結質疑,抓住重點、難點
在回歸拓展時我們應做到;1讓學生克服定式思維;2找學生的薄弱環節;3進行分層輔導。這樣才能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在回歸拓展時,可以針對重點知識或易錯題設計一些練習題,讓學生通過練習分清這些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這樣的回歸拓展,既彌補了學生的薄弱環節,又使學有余力的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激活認知結構,系統整理,實施精加工
回歸拓展不是簡單地再現舊知識,而是通過對舊知識的系統整理給學生以新的信息,引發新的思考,促進新的發展。特別要引導學生自主參與整理,在整理的過程中,讓學生進行知識編碼,對自己的認識結構實行精加工,使平時所學的分散、零亂、細碎的知識點結成知識鏈、形成知識網。
(四)綜合應用,培養創新
數學的學習是從厚到薄,又從薄到厚。在回歸拓展學習中可以延伸、拓寬,但要有個度,回歸拓展學習中練習的特點與新授課的練習不同,應換個角度,多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解決實際問題,體現綜合性、靈活性、發展性,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體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濃了,也嘗到了創造性思維帶來的樂趣。
總之,在小學數學回歸拓展課的學習中,我們要對原來“教師講、學生練,錯了,再練”這種師生都厭倦的回歸拓展課形式進行改革,讓學生經歷自主參與、積極競爭的學習過程。學生從中體會創造、自主、成功、挑戰的樂趣。從同學間的互相督促中發展自身的認識、情感、態度等。小學回歸拓展課要真正地上好、上處實效也并不容易,需要教師在實踐中摸索,根據本班實際,因材施教,靈活選用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分析反思中總結,既發展智力,又提高能力,也使回歸拓展課真正提高教學效率,動人而不累人。
參考文獻:
[1]周赟. 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運用媒體互動方式進行復習拓展的實例研究[J]. 中國農村教育,2019(8).
[2]盧箭,張樂,付鳳燕. 單元回歸拓展課:幫助學生建構知識體系——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例[J]. 人民教育,2014(16):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