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慧
摘 要:主體性閱讀教學脫胎于“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一基本的新課標教學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多思考多總結,善于根據課文特點合理實施主體性閱讀教學,以更好地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落實新課標理念的同時也促進學生更好發展。本文以《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為例,簡要探討了小學語文主體性教學的實施過程。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語文;主體性閱讀教學;教學心得
主體性閱讀教學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領域較熱的一個話題,即在閱讀教學中優化傳統的以識記、理解、總結為主線的講授式教學,給予學生重組的自主空間,以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教師則做好引導和點撥。由于該模式符合新課標“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基本理念,故而日益受到重視。以下擬以《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為例,簡要探討主體性閱讀教學的具體實施,希望對一線教師有所助益。
一、導入課題,激發閱讀興趣
在主體性閱讀教學中,由于要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所以需要采取有效的課題導入方式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促使學生進入狀態。就《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而言,就可以以多媒體播放一段展現西沙群島美景的動畫(兩到三分鐘,課前準備好),吸引學生注意力,然后揭示課題:“同學們剛才通過動畫簡單領略了一番西沙群島的富饒美景……”板書課題《富饒的西沙群島》后,再以簡潔的話語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課文中是怎樣描寫西沙群島的呢?是否和我們剛才看到的一樣呢?現在我們就打開課本,去探索富饒美麗的西沙群島……”
二、初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意
在這一環節,教師要結合課文特點采取合理方式加以引導,使學生切實掌握文章大意,從而為接下來的細讀奠定良好的基礎。就本文課例而言,在學生自由閱讀數遍后,教師指名逐段試讀課文,引導大家共同糾錯,重點糾正學生朗讀節奏,提醒其對于較長的句子要注意停頓。然后教師范讀課文,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思考:“課文中寫了西沙群島的那些景物和動物?各有什么特點?”在學生短暫討論、師生共同解答后,以口頭填空的方式讓學生尋找文中對景物和動物描寫的動詞和形容詞,尤其包含生字的詞語,以此鞏固學生的初讀認知。這樣,通過初讀、思考、回答、填空,步步推進,較好地使學生通過初讀了解了大意。
三、細讀全文,引導學生產生感悟
這一環節在主體性閱讀教學過程中占有十分關鍵的作用,雖然是以學生為主體讓其細讀課文,但教師要切實做好引導、點撥和把控工作,并以提出問題的方式有意識地啟發學生對文中中心思想的理解,為后續環節做鋪墊。這是確保課堂活動的順暢推進和學生的閱讀效果而不可或缺的。在本文案例中,可以分為以下兩個步驟來進行。
(一)細讀二三自然段(海水和巖石)
根據課文特點,提醒學生注意通過文字加以想象,在腦海中形成畫面感:五光十色的海水、長著珊瑚的巖石、懶洋洋蠕動的海參、樣子威武的大龍蝦;第二段中的“五光十色”、“瑰麗無比”兩個疊語讀的時候要適當加重語氣,另外要注意“有深藍的、淡青的、淺綠的、杏黃的”、“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大龍蝦全身披甲……樣子挺威武”兩個分別運用了排比、比喻和擬人修辭的句子。在學生自讀、齊讀之后討論:“西沙群島一帶的海水為什么五光十色、瑰麗無比?”學生發過言后教師進行評價和總結。這樣的閱讀指導,主要是為了使學生在閱讀中體會各種景物的特點。
(三)細讀第四五自然段(魚和鳥)
先讓學生按照閱讀二三段的閱讀方式,注意節奏和語氣,并注意把握所描寫的魚和鳥的特點,在腦海中形成畫面,對四五自然段進行自讀。然后教師范讀,學生齊讀。之后針對這兩個自然段討論:“課文中描寫的西沙群島的魚和鳥有什么特點?西沙群島的富饒主要表現在哪里?”學生發過言后,教師進行評價和總結。這樣的問題設置,仍然為了使學生在閱讀中把握各種景物的特點,進而體會西沙群島的富饒和美麗。
四、總結全文大意和中心思想
在總結全文這一環節,首先讓學生齊讀兩遍,從整體角度再次體會課文的主題和內涵。然后在教師引領下,師生一起分析全文結構,概括文章大意。為使學生更深刻地感知和把握,在總結中心思想前讓學生思考和討論:“大家發揮一下想象力,如果你身臨其境,置身于富饒的西沙群島?你會有什么感受呢?心情是怎樣的?你用自己的話表達一下。”在學生發過言后,教師順勢進行中心思想的總結,突出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以及作者對西沙群島和我國神圣領土的贊美與熱愛之情,同時引導學生對西沙群島乃至美好山河的熱愛之情。
五、學習字詞,布置作業
在學生細讀了全文并掌握了大意和中心的基礎上,再進行生字生詞的學習,利于學生在具體語境中記憶和理解。具體方式為:以投影展示課文中生字生詞,指名試讀,師生共同糾正,然后教師范讀和領讀;學生掌握發音后對生字進行描紅書寫訓練,對生詞進行造句訓練。另外,注意引導學生討論“富”、“挺”、“厚”等生字的結構和偏旁,在此基礎上適當討論字形記憶方法。至此本課結束,下課前教師布置作業:①抄寫生字和生詞進行鞏固復習;②完成課后習題;③回家后用自己的話向父母講述學了本課的收獲和感想,并在父母的幫助下形成書面文字。
綜上所述,本文以《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為例,簡要探討了小學語文主體性教學的實施。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多思考多總結,善于根據課文特點合理實施主體性閱讀教學,以更好地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落實新課標理念的同時,也促進學生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麗梅,張立云,趙玲玲.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初探[J]. 科技創新導報,2013,13(3):183-183.
[2]李建軍.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索的路向及啟示[J]. 教學與管理,2011(2):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