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強
摘 要:問題情景教學法是隨著新課改的深入而提出來的新型的教學方法,是指教師通過提出問題的方式來指引學生對課本上的知識進行探索的方法,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但一些教師在運用時過于死板,不懂得和其他教學方法相結合,從而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因此,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景時,首先可以和學生學過的知識聯系起來;其次可以和在教學中營造的生活情景聯系起來;最后還可以和學生的動手實踐聯系起來,發揮積極作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問題情景;教學策略
新課改正是如火如荼之時,各種新型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也層出不窮,而問題情景教學法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問題情景教學法以其引導教學、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完美契合了新課改的要求,因此成為了廣大初中數學教師的首要選擇。但一些數學教師由于對這一教學方法的認識不夠徹底或者在實際運用是太過僵硬,導致其作用沒能完全地發揮出來。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該靈活一些,首先可以通過和學生學過的知識聯系起來,通過問題導入課堂教學,消除學生對知識的陌生感;其次可以和教學中營造的生活情景聯系起來,引導學生思考數學知識和生活之間的聯系,建立起數學知識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認識;最后還可以和課堂上的動手實踐聯系起來,引導學生通過實踐驗證知識,通過知識指引實踐。
一、聯系前后知識,加深知識掌握
想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完全發揮出問題情景教學方法的積極作用,教師首先應該將其與數學知識的整體性綜合起來考慮。數學知識之間是有著緊密的聯系性的,這也是導致學生往往某一部分知識沒有掌握好就會影響到后面很多新知識的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發掘學生已經學過的知識和新知識之間的聯系,然后通過提出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循著新舊之間的聯系去探索新知識,消除學生對新知識的陌生感,建立起學生學好新知識的信心,增強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
比如,在“全等三角形”這一章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考慮,通過營造問題情景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在課堂教學開始前,可以先問學生們是否還記得三角形的相關知識,并讓學生回答一下三角形的一些知識。然后,教師就可以出示兩個全等三角形,問學生這兩個三角形時什么關系,又是如何判定的?通過這樣的問題情景,教師就很自然的將學生的注意力從三角形過渡到了全等三角形的知識上,并在這個過程讓學生又復習了一遍三角形的知識,為學生新知識的學習提供了幫助。
二、營造生活情景,激發學生興趣
想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完全發揮出問題情景教學方法的積極作用,教師還可以將其與生活情景的營造放在一起進行。數學知識與學生們的日常生活是有著緊密聯系的,很多生活中的問題都可以通過數學知識來解決。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先根據教學的內容構建一個生活情景,然后在生活情景的基礎上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發現數學知識和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建立起數學知識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認識,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順應新課改的要求。
比如,在“分式”這一節的學習,教師就可以通過營造生活情景的方式來發揮問題情景教學法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營造一個一家人分西瓜的情景,通過將整個的西瓜看做“1”的方式,將分式的概念教學給學生們。教師可以通過問題情景法來引導。教師先提問,這一家有5口人,如果平均分配的話,每一個人分到多少西瓜?在學生回答上五分之一后,教師繼續問,由于小明不愛吃西瓜,它只吃了西瓜的10分之一,那么剩下的每人能夠平均分到多少西瓜呢?這樣的生活情景就使得學生有了積極性,學習效率也就提高了。
三鼓勵動手實踐,增強知識運用
想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完全發揮出問題情景教學方法的積極作用,教師還能夠將其與學生的動手實踐聯系起來,幫助學生通過實踐增強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動手實踐一直以來都是數學教學中的好方法,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就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地呈現在了學生們的面前,學生們理解起來也就更加容易了。但由于學生經驗不足,在進行實踐時難免會有一些無用功,影響了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通過提出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正確地在實踐中獲得知識,從而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比如,在“平行四邊形”這一節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問題來幫助學生更快地通過動手實踐理解相關知識。教師在要求學生拿出木棍和釘子構造平行四邊形的同時,也應該通過諸如平行四邊形的對邊有什么關系、長方形是平行四邊形嗎這樣的問題來幫助學生更快地理解知識要點。
綜上所述,教師想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完全發揮出問題情景教學方法的積極作用,首先可以從新舊知識的聯系出發,通過問題引導完成過渡;其次可以和生活情景融合起來,提高學生知識運用能力;最后還可以通過問題引導更好的發揮出動手實踐的作用,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楊為民.初中數學問題情景創設[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9):265.
[2]盧冰山.初中數學問題情景創設例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1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