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軒
摘要:輔導員是高校德育工作的踐行者,藝術類高校的輔導員相較于文理科專業院校輔導員而言,學生工作的開展多了一份特殊性,心理健康工作在學生工作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時它對輔導員的專業性要求較高。而在當今各類新媒體工具盛行的大環境下,對藝術類高校輔導員工作的開展既是機遇亦是挑戰。 因此,他們必須轉變工作思路,從“事務型”向“學習型”轉變,打開工作思路,創新工作形式,以適應不斷變化發展的形勢。
本文以武漢傳媒學院為例,探索高校輔導員在飛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如何在以往的工作基礎上,繼續構建和完善德育工作體系。
關鍵詞:藝術類高校、新媒體、心理健康工作
一.背景分析
武漢傳媒學院是位于中南地區的傳媒類本科高校,開辦文、管、工、藝等多個學科門類的30個本科專業,其中20多個專業屬于傳媒類、藝術類專業,在校生近一萬人。其中絕大多數學生為藝術生,從學習能力來說,學生多為藝術生,文化課成績偏弱,藝術類成績比較有優勢,從性格上說,大多數學生性格活潑開朗,熱愛自由不喜歡被束縛,關注時事與政治,尤其是與自己息息相關的熱點問題。針對這些學生的特點,學院在開展德育工作時,要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專業特殊性制定計劃和內容。
二.德育工作思路
1.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現狀
習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指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關系到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必須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德育工作是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亮點。因此,在新時代,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縱觀目前,學校的德育工作穩步推進中,近年來,教學部門和學生工作部門聯動加強學生德育工作,將思政工作與教學工作緊密結合,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學生主體意識缺乏,學生大多被動接受各種思想政治意識和理論的輸入,很難把自己當成德育工作的主人;其次,德育工作形式和內容流于形式,由于德育工作的提法已經存在多年,各種工作方法、形式和內容已經普遍化和大眾化,多數高校難以創新,導致思想工作流于形式;最后,學校對于德育工作的重視程度還不夠,所謂“立德樹人”,先“立德”才能“樹人”。
2.網絡新媒體發展現狀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發展,,給高校德育工作的模式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和挑戰。傳統信息媒體如書籍、報紙等紙媒和廣播、電視等多媒體的作用逐漸弱化,微博、微信、手機客戶端、短視頻等新媒體資源成為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陣地。改革和發展給高校輔導員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如何最大程度發揮媒體平臺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效果,是每個思政工作者面臨的挑戰。
3.新媒體環境下德育工作體系的構建
設計學院在校學生2700余人,自2015年起,學院開始嘗試利用新媒體平臺開展德育工作,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學院微信公眾平臺目前粉絲3245人,涵蓋了全體學生和教師,包括部分已經畢業的學生,經過幾年的努力,學院微信公眾平臺成為了在學校也頗具影響力的新媒體平臺。
(1)引導學生關注學院新媒體平臺
利用新媒體資源能夠海量存儲、便于檢索,而且可以瞬間發布、迅速擴散,同時具有交互性、自主性、多樣性等特點和優勢,在學院新媒體平臺設置課表查詢、專業介紹、重要通知的發布等欄目,引導學生養成從學院新媒體平臺獲取信息的習慣。
(2)不斷優化新媒體平臺內容和形式
深入調查和了解學生的興趣點,針對熱門和學生關心的話題進行發布,同時針對學生的專業特性,注重內容的充實、文字的生動和排版的簡潔美觀,體現學院特色。在搭建和完善新媒體平臺的同學,培養學生的審美。
(3)利用新媒體平臺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
發布的內容全部面向學生,以學生的需求為出發點,以學生關注的內容為報道點,以學生們的專業活動和課外活動為素材。經過努力,學生們開始以作品刊載在平臺上為榮,開始以名字出現在平臺上津津樂道,學院新媒體平臺成為了學生中影響力最大、最權威的官方媒體,為德育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德育工作的滲透
每個傳統節日的宣傳和互動在無形之中影響學生重視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圖卡的制作和發布引導學生了解和關注傳統節氣;對榜樣的宣傳和報道用身邊的真實案例影響和鼓勵學生;對專業活動的宣傳喚起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興趣和熱愛;對課外活動的宣傳啟迪學生組織活動的思路,激發學生的活動積極性。將德育工作中的傳統文化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等全部融入到新媒體平臺內容的推送中去。
三.困境和挑戰
首先,由于網絡信息過于繁雜,學生有時缺乏對信息的篩選能力,因此學院在思政工作中,除了微信平臺外,對于其他平臺,如: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應用較少,這是后期的探索方向;其次,自2018年以來,微信公眾平臺的熱度有所下降,高校德育工作的開展應積極尋找其他擁有熱度和關注點的載體和平臺;最后,從高校輔導員的職業發展出發,新媒體平臺還應當成為提高思政工作者工作效率、節省工作時間的工具,幫助輔導員從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去做思政工作者真正應當完成的德育工作。
四.階段目標及長遠目標
目前,學院德育工作的短期目標是繼續搭建新媒體背景下的德育工作體系,長期目標是熟練運用各種新媒體平臺到思政工作者平時的工作中去。力求培養高素質、專業好、道德品德高尚的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曉宏,魏榮 ?網絡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創新 策略探析[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2)。
[2]王藝 ?青年學生思想教育宣傳媒介一體化發展戰略研究[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 16) : 47 - 50。
[3]楊芳,高浩 ?新媒體時代高校公共關系管理與德育融合度分析[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6( 4) : 96 -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