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麟
摘要:低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車逐漸成為國家汽車產業的主要發展方向,對加快國家新能源起源產業化起到了積極影響,可快速促進國家產業結構實現調整,還是促進節能減排的重要舉措。本文重點分析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現狀,并針對其發展趨勢進行了全面分析,旨在促進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穩定發展。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發展趨勢
1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現狀
1.1發達國家努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近年來,發達國家頒布了越來越嚴格的汽車排放標準及相關法規,這些法規非常嚴格,直接促進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早在1990年,美國就通過了《潔凈空氣修正法案》。在強調嚴格限制新車排放的同時,也要求一些不符合空氣標準的地區使用清潔能源。早在2000年,歐盟就制定了非常嚴格的汽車尾氣排放標準。2014年,歐盟實施了歐洲汽車尾氣排放6項標準,實現了幾乎零排放。2001年,日本政府決定,滿足最高排放和燃料效率的天然氣汽車、混合動力汽車、電動汽車、甲醇汽車和清潔能源汽車可以享受低污染汽車補貼制度。
1.2技術創新現狀
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出口規模仍然很小,但近年來正在加速發展,特別是以自主品牌為代表的新能源客車出口表現強勁。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比亞迪、宇通、金龍、安凱、福田等國內主要客車制造商不斷加大新能源客車的研發力度。該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實現了批量出口,在國際市場上贏得了大量訂單。宇通和比亞迪等領先企業甚至將新能源汽車引入美國和歐洲等發達國家的市場。在加快產品出口的同時,以比亞迪為代表的制造商也加快了海外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的建設,加快了國際市場的發展。
1.3新能源汽車銷售發展狀況
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正在快速增長,但總量仍然相對較小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消費者對汽車的剛性需求強勁,汽車數量呈現快速增長趨勢。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是顯而易見的:從2012年的不到1萬輛到2013年的2萬輛,到2014年新能源汽車的數量已經超過12萬輛,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翻了一番。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統計,截至2015年底,全國機動車總數達到2.79億輛,其中新能源汽車1.72億輛,新能源汽車583,200輛,純電動汽車332,000輛,占新能源汽車總數的5693輛。在中國的1.72億輛汽車中,583,200輛仍然很小。據粗略估計,如果我們要實現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計劃中提出的2020年5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目標,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年銷售增長率應保持在近100個百分點。
2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趨勢
2.1技術方面有較大的突破
十二五階段期間的“三橫三縱”的布局和規劃,使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具有較大突破性發展,國家和政府在十三五階段所實施的《中國制造2025》將會讓新能源汽車技術具有更好的突破性發展,國家及政府在《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當中明確指出:“在2020年前,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將逐步實現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且產學研結合的產業體系。”為了有效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要緊緊圍繞提高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占有率及關鍵技術為這一向導。其中,新能源汽車能不能突破自主技術,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能否擔起我國汽車市場主力軍的重擔。在政府的“十三五”規劃下,各種類型的動力電池領域新型技術及材料將會大量地被各大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企業利用,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這樣一來,各種先進電動汽車技術,比如電動底盤、輕量化設計以及車聯網等方面會有較大的突破,且這些技術將會應用在新能源汽車上面,在政府積極有效的推動下,至2025年,我國國家的新能源汽車將會在自主知識產權上建立起有效、完整的產業鏈,并建立品牌意識,更好地使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份額銷量逐漸提升。
2.2政府加大社會公共政策扶持力度
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十二五規劃”期間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在這方面的財政補貼的數額是非常大的,隨著十三五規劃和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出臺,國家和政府將會逐漸降低在新能源這方面的補貼,最后將會慢慢地退出新能源產業。由于現階段新能源汽車產業自主發展存在諸多問題,所以,政府依舊會在這方面給予一定的支持,但政府的補貼政策將會逐漸地走向社會公共政策方面。比如,當前國務院推廣關于新能源汽車不限行、不限購等政策,諸多的地方政府開始研究降低路橋費等各種措施,這些社會政策性的措施的市場反應力完全不遜色于整個國家和政府的財政補貼效果,其中,還包含了充電樁等各種新能源汽車配套的基礎性設施建設。因此,今后政府在進行城市區域基礎設施建立期間,必定會考慮到新能源汽車,這就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良好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這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3城市公共服務領域新能源汽車應用
我們從國家的交通的實際情況分析,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及推廣的方向為大力推廣城市公共服務領域的新能源汽車的應用示范。目前,我國各大城市中新能源公交車、新能源出租車、新能源市政車輛等都得到了良好推廣,且具有較好的社會反響,但車輛經濟性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改善。政府從2010開始對新能源電動車轎車、混合動力以及新能源城市公交車等進行了推廣應用。今后,政府部門會重點進行新型能源燃料電池汽車、新型能源發動機汽車、新型能源可充電式電動汽車的應用示范,形成以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為主,多種汽車格局并存的局面,進一步落實了國家節能減排政策。
3.結語
綜上所述,新能源汽車必定是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但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因此,需要相關技術人員積極解決、完善其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使其更好地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飛速發展伴隨著大量的機遇與挑戰,當整個產業嚴肅認真的面對挑戰的時候,也許挑戰就成了機遇。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的最大挑戰還是技術創新與配套服務的匱乏,相信在我國政府的正確引導以及企業的積極配合下,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將會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參考文獻:
[1]汪中,袁艷.淺析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J].科技與企業,2013,I6:282+284.
[2]宋真玉,李憲民.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J].輕型汽車技術,2O12,Z2:3-6.
[3]劉鵬,孟憲臣.淺談未來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發展趨勢[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3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