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洋
摘要:李克強總理在2019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今年高職院校擴招100萬,同時中央及地方財政加強對高職院校的投入、支持。本文主要從高職院校大規模擴招后對學生資助工作帶來的問題進行分析,淺析“百萬擴招”背景下學校學生資助工作的對應措施,從而提高學校資助工作質量,推動高職院校教育與管理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百萬擴招;高職院校;學生資助;應對措施
一、“百萬擴招”后學生資助工作將面臨的問題
通讀政府工作報告全文,我們才能堅決認真執行國家的戰略決策。在報告當中,“今年大規模擴招100萬人”、“擴大高職院校獎助學金覆蓋面、提高補助標準”。顯而易見高職院校的擴招目的是為了經濟發展提供更多技能型人才,同時數以萬計的應屆高中畢業生、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通過個人的素質提升能順利就業,提高全民素質。由此引起了全國各大高職院校學生的幅度增加,學生受助的比例、人數也在不斷的增長,這將對學生資助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百萬擴招”后學生資助工作將面臨以下主要的問題:
1、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標準更困難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一直以來都是高職院校資助工作中一個難題,高職院
校中學生都來自全國各個省份,各個省份之間的經濟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異,這樣就造成了認定不同地區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標準存在著偏差。特別是新生一入校,學校對學生在校期間的日常生活水平都不是很了解,同時各個生源地學生的各級民政部門對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存在把關不嚴格、隨意給學生蓋章等現象,如果靠他們在高中讀書期間的貧困證明來確定受助等級也是不可取的。為了保證受助的公平、公正、公開,學校往往會召開民主評議會,由輔導員、班主任、班干部代表、未受助學生代表、寢室成員代表等組成的評議小組,對申請受助的學生進行民主評議,最終確定受助學生名單。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因為從小產生自卑的性格,不愿意主動申請困難補助……由此可見由于多種因素,也導致了資助工作標準出現偏差,造成了資助不合理、學生受助情況缺乏科學性的現象,難以保證困難認定的精準性。
2、學生資助工作辦公室對二級學院的管理有待加強
目前各高職院校的學生資助管理工作主要是由校級學生資助工作辦公室負
責統籌安排,具體的工作安排都是由各二級學院落實開展,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二級學院對于學生資助管理工作有很大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學生人數的增加無形中也加大了工作量,學生資助辦公室主要工作已經變成負責發放通知、計算名額、特殊情況認定、審核、發放受助金等等,更多的只會關注上報材料的完整性、是否符合流程……對二級學院的在評選的過程中能否做到公正、公平、公開就很難監管得到。
3、資助的來源有限,形式較為單一
目前高校學生資助資金的主要渠道來自:國家專項經費、高職院校自身資助經費、社會團體捐贈、個人資助等形式。當前學生資助工作的責任主要有國家、社會、學校三個層面共同承擔,但是國家的與學校的經濟補助也是很有限的而且更多的資金都流向了本科院校,對于高職院校來說資金就更加少了。所以高職院校學生資助工作更多還需要社會的力量進行學習資金補助,但是目前企業單位、個人力量等補助力度往往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實際需求還是存在很大差距的。
二、“百萬擴招”后學生資助管理工作的應對措施
1、建立可量化的困難學生認定體系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困難認定是高職院校學生資助工作的基礎。建立健全的高職院校學生資助管理機制是很有必要的。一、各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民政部門必須嚴格把控好家庭實際情況的第一道關口,以確保學生的家庭情況的準確性和真實性。二、高職院校要完善學生資助事后的監督與管理機制。嚴格把控資金的流向,杜絕出現教師在評選過程中或評選過后出現受賄的情況,若出現以不正當行為獲取受助金額、隨意揮霍補助資金、不僅要撤回補助資金、免除補助資格,對相關的教師和學生要進行嚴肅處理,保障高職院校學生資助資金的正規發放。
2、高職學院學生資助辦公室需加強對二級學院的管理與培訓
高職院校應當建立統一的學生資助管理制度,定期或者不定期組織各二級學院的輔導員、班主任進行制度的培訓或外出學習的機會,并搭建好資助管理上下級部門良好的溝通渠道。只有各個基層部門通力合作,學校層面積極協調,才能不斷提高學生資助管理的綜合水平。
3、拓寬資助平臺的多樣化
高職院校可以積極吸引企業、社會團體、個人、社會捐款等多種途徑的社會
資金來有效彌補學校資助資金短缺的現象。通過鼓勵的手段,積極調動學校的校友,在校建立資助基金,以此來豐富高職院校內部資金補助的渠道。目前互聯網高速發展,高職院校可以拓寬思路,利用各種新媒體宣傳自己,例如官微、微信公眾號、抖音等等。既可以展示高校學生的風采又能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同時可以向社會呈現高職院校自身存在的困難,讓社會各界對高職院校的實際困難有更加及時和全面的了解,爭取到更多的社會幫助。
本文分析了百萬擴招后高職院校學生資助工作面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做好學生資助工作,利國利民利萬家,是維護教育公平的重要內容,高制院校應當重視學生資助工作,真正把對國家對貧困生的人文關懷落實到實處。利用新媒體、新媒介建立學生資助管理平臺,促進學生資助工作更進一步,最終實現貧困生資助工作的育人目標。
參考文獻:
[1]進一步加強學生資助工作[J].陳寶生.中國校外教育.2018(05)
[2]談對特困生的資助工作[J].金治國.朱寶才.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3(01)
[3]大數據背景下的高校資助工作創新研究[J].陶俊清.東華大學學報.2015(01)
[4]對高校資助工作的一些思考[J].楊曉蘭.張崇.亞太教育.2015(20)
[5]高校資助育人方式探索[J].封季媛.環渤海經濟瞭望.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