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康
摘要:電子商務技術環境以及應用環境的發展使得小微企業發展迎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電子商務環境的發展帶給小微企業新的發展機遇。在互聯網技術以及電子商務平臺的運用中給,小微企業能夠創新自身的融資管理過程、營銷過程、生產運作過程等,從而獲得更好的經營空間以及效率。在本文中,筆者在探討電子商務環境如何影響小微企業管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小微企業的電子商務發展創新道路。
關鍵詞:電子商務;小微企業;管理創新
從資產數量、組織機構、業務布局上而言,小微企業與中型、大型企業都具有明顯的差異。小微企業雖然更為靈活多變,但是需要面臨較大的市場經營風險。目前,在我國的金融環境以及商業環境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其中,電子商務技術環境以及應用環境的發展使得小微企業發展迎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在電子商務環境中,小微企業的營銷管理、物流管理、生產管理等職能過程的管理都發生形式上以及內容上的變革和創新。并且從企業整體角度上來看,小微企業也將電子商務納入到企業的戰略發展以及布局中。在本文中,筆者在探討電子商務環境如何影響小微企業管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小微企業的電子商務發展創新道路。
一、電子商務環境對小微企業管理發展的影響
在電子商務中,小微企業用戶能夠通過建立企業內部網絡、外部網絡、企業管理信息與互聯網上的在線商店,對企業內的人財物以及生產過程的供產銷進行控制和管理。由于管理本身是一個內容復雜的系統,因此在本文中,我將重點闡述電子商務環境對小微企業營銷管理、生產運作管理、戰略管理、財務管理上的影響作用。
1.電子商務環境下營銷管理的創新
對于小微企業而言營銷管理能夠直接面向客戶,感知到客戶的需求,也是直接創造收入的管理環節。營銷管理的成效直接關系著企業的營業收入。在傳統的營銷模式中,小微企業主要是依靠線下的實際渠道進行客戶尋找、客戶拓展以及客戶維護。一方面,小微企業可以與終端客戶對接,進行商品營銷和推廣;另一方面,小微企業可以與中間商(批發商、零售商等)對接。基于線下的對接形式存在以下幾點問題:第一,營銷成本較高,中間費用占比較高,因此整體的利潤下降;第二,中間商合作的模式使得小微企業失去市場的敏感度和控制能力;第三,終端消費者喜好以及需求變化多端,難以預測。因此電子商務環境的發展能夠有效解決上述的幾點不足。下面,筆者將從產品、定價、渠道以及推廣這四個角度探討電子商務的重要功能以及作用。
(1)完善產品設計
生產適銷對路、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是營銷的前提和關鍵。電子商務能夠省去中間商環節,讓小微企業直接與消費者對接,能夠更加全面、快速的了解消費者的特點、需求以及喜好。在充分了解消費者信息的情況下,小微企業能夠更加有針對性地開展產品研發以及設計工作,從細分領域入手,挖掘目標消費群體的差異性需求,從而創造新的發展增長點。
(2)合理產品定價
電子商務平臺的出現使得產品價格更加的透明化,便于消費者進行橫向以及縱向的比較。對此,小微企業能夠逐漸從“價格戰”的營銷思路以及手段中脫離出啦,在產品質量、銷售服務、物流配送等方面進行完善,從而在其他方面提升自身產品的競爭能力和溢價水平。同時在現有的技術環境下,電子商務平臺已經開始對接大數據技術以及相關應用,能夠幫助小微企業實時調整自身的定價體系,使其更適應市場的需求。
(3)拓寬產品渠道
隨著電子商務環境的發展,企業的渠道策略由線下走向了線上,又從線上推廣到了線下,形成了現有的全渠道策略。全渠道策略就是小微企業根據營銷需要協同發展線上電子商務平臺以及線下原有的渠道,在相互補充以及促進中提升鋪貨以及推廣的效率和效果。
(4)加快推廣效率
推廣是企業營銷中的重要環節。企業的廣告策略、公關策略等都屬于推廣環節的工作。在傳統的推廣中,企業一般通過電視廣告等平臺來進行廣告推廣,或者邀請明星來進行產品代言。這種高投入的推廣方式盡管能夠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并不適合小微企業的財務現狀。因此電子商務環境的發展,使得小微企業能夠通過電商平臺、社交平臺等網路平臺來進行產品推廣。例如,電子商務平臺與直播模式的融合,使得企業能夠借助網紅主播的宣傳和推廣提升消費者對于商品的了解,從而帶動產品銷量。
2.電子商務環境下生產運作管理的創新
電子商務環境的發展同時也創新了小微企業的生產運作管理過程。電子商務不僅僅加快了產品流、信息流、商品流之間的協同和轉化,同時也提升了供應、生產以及銷售環節的效率。原有的小微企業主要有兩種生產模式:第一是生產過程外包,第二是不完善的作坊式生產。首先,電子商務平臺,尤其是企業對接企業服務的平臺,能夠將外包生產過程的產品流、信息流、資金流顯示在網絡平臺中,便于小微企業進行外包生產環節的管理和把控。其次,對于自主生產的企業而言,生產管理過程比較粗放,經常存在供應商供貨不及時、生產數量與市場需求不匹配、生產過程中管理成本過高等問題。但是在電子商務環境中,上述的生產問題能夠得到有效的解決。在企業端的電子商務平臺中,企業能夠通過系統明確生產材料的數量變動、價格變動,并及時進行訂貨管理、供應商維護等工作,保證供應商供貨的及時、穩定以及高質量。同時,面對供需不匹配等問題,電子商務平臺能夠通過數據的集成、分析與整理,實時跟蹤消費者的動態數據,幫助小微企業洞悉消費者產品偏好的變化,從而反向指導小微企業的生產過程。
3.電子商務環境下戰略管理的創新
相比較戰術管理,戰略管路具有長期性、全面性,關乎了企業未來三到五年的發展方向以及發展內容。首先,電子商務環境的發展創造出了一批新型的小微企業類型,以互聯網平臺為交易中心,進行商品、服務的銷售。其次,電子商務環境的發展使得原有的線下的企業更新了發展模式,創新了管理方式。因此在戰略管理中,很多小微企業將互聯網交易平臺建設、線上渠道拓展、在線營銷等重點設計以及執行。并且,很多小微企業針對互聯網消費者設計發展了新的產品,試圖創造新的市場。
除了上述的職能類型,小微企業的文化建設、融資管理等都或多或少受到電子商務環境的影響。從目前發展現狀上來看,電子商務給予了小微企業發展的新機遇。
二、小微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主要類型
目前小微企業在電子商務應用中主要有以下兩種模式。兩種電子商務模式所對接的客戶群體具有明顯的差異,因此在營銷模式等方面也具有不同的管理要求以及模式。B2B模式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對接,因此訂單數量少,但是總金額較大。而B2C模式以終端的廣泛的消費者客戶為服務對象,因此在與企業客戶具有本質上的區別。
1.B2B式的商務發展
小微企業針對企業客戶也具有不同的服務模式。例如,小微企業為企業客戶提供經營管理必要的產品或者服務等。除此之外,小微企業也可以成為大型企業供應鏈的一個環節。這也是一種內部的客戶關系。在電子化商務環境還比較匱乏的時候,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對接與服務存在比較嚴重的信息壁壘問題,容易導致小微企業的庫存管理問題、供貨時間問題以及應收賬款回款問題等。但是在電子商務環境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互聯網化聯系能夠有效的進行信息的溝通以及協同,能夠幫助小微企業實時跟蹤企業客戶的需求動態,及時進行生產的調整,并保證供貨時間以及質量的穩定性。例如,通過訂單管理系統,小微企業能夠結合整個價值鏈條和供應鏈條上的銷售管理信息,利用數據分析系統對未來一段時間的訂單需求數量和類型進行判斷,提升生產、營銷的適應性。
2.B2C式的商務發展
在電子商務發展環境中,網絡購物平臺以及相關經濟模式的出現最具有代表性。在網購平臺中,小微企業能夠直接與廣泛的終端購物者進行對接,更好的洞察消費者的消費動態和需求特征。同時網購平臺也為小微企業提供了多樣化的營銷模式和方法。對此,小微企業在B2C模式中主要有兩種經營模式,一是資金網購平臺,二是入駐第三方平臺。由于小微企業缺乏必要的資金資源、信息資源以及管理能力,所以在企業發展階段主要會選擇第三方的電子商務平臺進行經營活動。在電子商務平臺中,又根據商品售賣的類型,劃分為垂直類平臺以及綜合類型的平臺。京東、淘寶因為其貨品種類齊全,是較為典型的、知名的綜合性平臺。而蘑菇街、唯品會等專注某一個市場人群以及細分領域的平臺也被稱作為垂直類型的平臺。小微企業可以根據經營需要入駐不同的平臺。綜合類平臺費用高,競爭壓力大,但是消費者流量和營銷曝光度較高。垂直平臺用戶的粘性和忠誠度較高。
在電子商務的發展環境中,小微企業針對終端客戶的管理過程逐漸優化。企業能夠根據消費者數據逐漸擴充自己的品類,優化自身的物流體系以及售后服務體系。同時在消費環境、商務環境的發展中,小微企業能夠在跨境電商、農村電商中找到新的營銷增長點。
三、電子商務環境下小微企業管理的發展趨勢
1.跨境電商發展
跨境電商是現在電子商務運行環境中的新機遇和新挑戰。國內電子商務環境在幾年的快速發展中,逐漸出現了市場飽和、競爭激勵等問題。隨著大資本、大型企業在電子商務上的布局,小微企業的經營和發展空間受到限制。因此對外出口自身的產品以及服務是一個新的市場機會。從商務政策環境上倆看,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推進,在政策支持下小微企業能夠享受到技術、資金以及政策的引導、鼓勵和支持。但是,在跨境電商發展中,小微企業同樣面臨著新的管理困境和不足。跨境電子商務在發展迅猛的同時,小微企業自身也面臨包括物流發展水平較低、信用保障體系薄弱、支付體系風險較大、相關制度不完善、外貿成本優勢下降、國際貿易形勢嚴峻等諸多挑戰。這些挑戰需要政府、社會組織、企業等協同完善以及發展。但是小微企業自身應該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及時在跨境電商中找到新的增長點,及時向外推展自身的經營業務。
例如,在我國較為飽和的服裝市場中,中小企業、小微企業是其市場的主體結構。為了降低國內競爭風險,服裝行業的小微企業積極向外拓展跨境電商銷路,在企業內部成立了相關的跨境電商業務部門。小微企業在進行跨境電商的過程中,并不是單純將已有的剩余產品進行促銷,而是也結合國外市場的需求進行產品設計的更新和完善,并針對國外市場的偏好,進行相關的營銷內容和組織活動。
因此隨著跨境電子商務政策環境、技術環境、物流環境等環境的完善,小微企業能夠在更低的交易成本以及交易風險中拓展自己的出口之路,尋求多樣化的管理轉型和發展之路。未來,小微企業在組織架構上將會專門成立外銷部門,專業化的進行外部商品的設計、營銷以及物流管理。
2.集群化電商發展
小微企業自身在資源儲備和能力輸出上都沒有辦法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無法更好滿足消費市場的需求,并在競爭環境中形成自己的獨特優勢。因此相近區域內的小微企業呈現集群化的管理和發展趨勢。小微企業集群化的發展能夠起到相互利用資源、溝通信息的重要作用,能夠進一步降低整體的管理運營費用,提升經營管理效率和成功。例如,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出現了各有特色的“淘寶村”,如義務的小商品市場等。集群化電子商務環境的發展使得小微企業在管理上不斷地創新以及發展。
首先,集群化的電子商務環境有利于專業性競爭技術或者競爭優勢的形成,有利于建立競爭壁壘。這種競爭壁壘的建立可能來自于專有性的技術,也可能來自于品牌、成本、供應鏈等。那么,根據競爭優勢的來源,小微企業將會在內部管理中進行調整,將重要的資源集中在競爭優勢的建立和發展中。以上述的義務小商品市場為例,其競爭優勢的建立一部分來自于不斷積累的口碑,一部門來自于對市場的快速反應,對產品品類的快速更新以及迭代。因此小微企業在產品管理的過程中,就會更加注重市場上的消費風向,從而擴大產品設計的品類,提供豐富的產品。
其次,集群化的電子商務環境有利于小微企業內部物流過程的管理。在現代企業管理中,企業的物流成本占據著較大的比例,給小微企業經營帶來較大負擔。但是在集群化的電子商務環境中,能夠通過共同運營物流設備、物流系統,來分攤總體的物流成本,從而降低小微企業在物流管理上投入的精力、時間以及資源。
四、結束語
電子商務環境的發展帶給小微企業新的發展機遇。在互聯網技術以及電子商務平臺的運用中給,小微企業能夠創新自身的融資管理過程、營銷過程、生產運作過程等,從而獲得更好的經營空間以及效率。同時電子商務環境下,小微企業與企業客戶、終端消費者客戶之間的對接形式、服務模式也發生了轉變。小微企業能夠在電商平臺中更好、更快的服務客戶,從而提升客戶管理的效率。但是電子商務環境的發展也并非都是益處。隨著市場飽和問題的出現以以及競爭壓力的提升,小微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企業需要更加密切關注電子商務環境的變化,在跨境電商、集群電商以及農村電商等新突破口中發掘機遇,從而尋找新的市場增長點。
參考文獻:
[1]劉建. 基于電子商務平臺的小微企業融資模式[J]. 中國流通經濟(8).
[2]王曙光, 郝芳梓. 基于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企業財務管理創新研究[J]. 時代金融, 2016(15):126-127.
[3]高開. 基于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企業物流管理創新研究[J]. 品牌,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