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雪
摘 要:數學素養是數學教育教學的課程核心,因此,教師應該采取一定措施提升高中數學的滲透教學,并用這種措施來提升高中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育教學;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滲透教學
引言:
本文將從利用多種方式進行授課、巧妙利用錯題集和以多種形式檢測學生學習成果三方面出發進行高中數學核心素養滲透教學將能夠促進高中數學教師順利開展其教育教學工作。
一、利用多種方式進行授課
高中數學核心素養,即為數學運算、直觀想象和邏輯分析等六項。所有的高中數學試題均從六項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為出發點對學生能力進行綜合考察,因此,教師應該以多種方式進行授課的方式取代單一教育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模式將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進行教育教學時,用多種教育教學模式來進行高中數學核心素養滲透。進行高中數學核心素養滲透教學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而是需要教師耐心進行解答,并在講解過程中盡快發現學生的理解誤區,采取一定措施糾正學生的理解誤區。教師可以利用多種方式來展現數學的魅力,從而提升數學核心素養滲透。
例如,以人教版高中數學三角函數公式講解為例,教師可以先講解COS函數,并在講解COS函數公式由來及變形方式的基礎上讓學生自行推導SIN函數公式,教師在學生自行推導完畢后不需要進行答案糾正,可以將公式推導步驟進行分節講解,在講解過程中留一定空余時間讓學生進行思考,在教師引導學生完成整個SIN函數公式的推導過程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就得到了提升。由于學生在教師講課過程中充分參與了教師的講解內容,也能確保學生對教師所教授的知識具有相對全面的理解。教師還應該鼓勵有不同想法的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推導過程,讓學生在上課時與其他同學們進行分享,這樣也能夠幫助學生進行邏輯梳理,側面提升學生的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能力。
二、巧妙利用錯題集
錯題集是幫助學生提升其數學能力的重要道具,因此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養成記錄錯題集的習慣。學生通過習題集的編寫,能夠提升自己對不熟悉知識的認識,也能夠幫助學生糾正自己的知識誤區和知識盲區,從而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教師在初期應該幫助學生對錯題集建立一定的認識,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錯題集的編寫,如讓學生按照課本目錄的編撰順序進行錯題本目錄的編寫;學生還可以用各種顏色的筆將題目、關鍵字、解題思路、自己寫作的錯誤答案、正確答案、解題關鍵點與備注等項目用不同顏色的筆進行標注。
在初期,在學生還沒有形成錯題集編寫習慣時,教師應該采取一定措施幫助學生形成錯題集編寫習慣。教師應該在每次留作業時都把錯題集編寫放在最后一項,從而讓學生能夠記得編寫錯題集。教師還可以不定時將學生編寫的錯題集進行回收,這樣就能夠起到側面的督促作用,教師在收取學生的錯題集時應該給與學生一定的反饋,該反饋應該以積極反饋為主,這樣才能夠鼓勵學生繼續堅持編寫錯題集,教師還應該注意觀察學生在編寫錯題集時有無出現一定紕漏,從而幫助學生對這些紕漏進行糾正,教師在進行檢查時還可以注意學生所收集的錯題中是否有價值的題,并將這些題目記憶下來,在上課時將這些有價值的題目進行分享。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們的高頻錯題收集起來,并將這種習題制作成專門的試卷,在月底分發給學生,幫助學生以月為單位清理難題、錯題,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并幫助學生歸正自己的學習誤區,提升自己的數學核心素養。
三、以多種形式檢測學生學習成果
教師一般以紙質試卷的方式來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但實際上教師應該采用多種形式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這樣才能夠以多種形式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教師可以采用創新性作業模式、團體完成作業模式和無試卷化考試模式等形式來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但教師也應該注意,形式只是檢測學生學習成果的載體,教師不能夠因為過于追求形式的創新而放棄檢測的目的性,這樣就會造成舍本逐末,從而降低檢測的實際效果,反向降低學生的學習速度,從而影響學生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
例如,教師可以用團體作業形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以函數圖像教育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以課本知識為基礎進行例題編撰,學生還應該將例題附帶的答案及分析進行編寫,各小組之間可以將例題進行互換,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學生通過例題編纂,能夠以出題人的身份來審視整個題目,有助于學生把握考點。
結束語:
相信從利用多種方式進行授課、巧妙利用錯題集和以多種形式檢測學生學習成果三方面出發進行高中數學核心素養滲透教學,將能夠在最大限度上提升高中數學教學質量,并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陳華芳. 基于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滲透教學——以《等差數列》為例[J]. 考試周刊,2018.
[2]胡智. 基于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滲透教學——以“等差數列”為例[J]. 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7(9):115-115.
[3]楊艷. 基于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滲透教學——以“等差、等比數列”為例[J]. 數學大世界:中旬,20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