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平
摘要:現今是網絡信息爆炸的時代.學生能否通過網絡閱讀在大量信息中獲取有用的信息顯得尤為重要。隨著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了補足網絡環境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理論研究的稀少,也為了讓廣大教師能在網絡環境下更好地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筆者針對網絡助推下的學生課外閱讀教學進行試探性討論:
關鍵詞:網絡背景;課外閱讀;教學探究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的學科,閱讀在整個語文教學當中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而信息科技和網絡科技的發展以及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逐漸為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帶來了教學環境和教學手段上的提升。教師應善于利用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通過課堂上網絡工具的使用和課外電子學習軟硬件平臺的示范應用,鼓勵學生運用網絡科技工具進行課外閱讀。
一、借助網絡工具進行情境創設提升閱讀體驗
文學作品不僅是通過文字進行意思的表達,通常作者在文字中附帶有更豐富的感情,或者更精彩的現實景色。要達到高效的閱讀,讓學生課堂上的有限閱讀,自主尋找課外資料進行閱讀,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利用網絡信息工具進行符合課文內容的情境創設,通過提供更豐富的閱讀輔助資料,讓學生體驗到閱讀的樂趣,發現文學作品中更為寬廣和精彩的世界。
例如,教師在教學“觸摸春天”時,教師通過多媒體工具向學生展現了教師從網絡上搜集的關于文中對春天描寫的景色的資料。還有教師剪輯過的《還珠格格》中蝴蝶在香妃手中翩翩起舞的視頻,讓學生更方便地想象到文中小女孩在感受到蝴蝶在手指尖撲騰時內心對春天的想象,和對春天的喜悅,以及心中對春天來臨的雀躍。讓學生更深入地明了文字的背后有更精彩的人生,有更美好的景色,在很大程度生提升了學生的閱讀體驗,為學生主動進行課外文學作品進行閱讀進行了有效的鋪墊。
二、借助數字課外閱讀資料促進學生課外閱讀
閱讀作為一種再創造性活動,不能僅限于課堂上教師對教材內容閱讀的要求,學生需要在教師的正確、專業引導下,進行基于教材中課文內容的課外閱讀資料延伸的閱讀。在課內與課外與課外資料結合閱讀的情況下,才能產生更加深遠的閱讀的意義,因為文學作品的價值、屬性和信息不僅僅“隱藏”在教學課文作品中的,更通過課外閱讀資料向每一個時代的每一讀者提供更寬廣的視野和更深邃的觀點,而網絡具有緊跟時代發展的性質,讓學生可以通過數字化文學作品的鏈接閱讀,促進學生了解課外閱讀資料的重要性。
例如,教師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時,教師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的渺小與珍貴。教師在課堂上通過視頻展示了網絡上從太空視角觀看地球的鏡頭,以及地球上大氣中云朵的流動。此外,教師還為學生準備了附帶有其他網絡資源鏈接的精美短文,教師將之上傳到校園的網絡信息交流平臺上,供給學生下載閱讀,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以對帶有鏈接的詞句進行點擊查看相關資料,了解有關“地球”的更豐富的內容,促進了學生開始主動進行課外閱讀。
三、依托電子閱讀平臺促進學生課外高效閱讀
隨著信息科技和網絡科技的迅猛發展,大量有網絡技術支持的信息硬件和軟件已經深入到小學階段的教學中。由于學生在課下沒有足夠的定力和吸引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元素,所以學生常常忽視課外閱讀,影響學生通過課外閱讀提升自身閱讀水平。電子書包作為人教學習網推行的幫助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信息助手,非常適合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師鼓勵和提倡的課外閱讀活動中。所以教師可以在提升自身應用信息軟件能力基礎上,鼓勵學生利用電子閱讀平臺進行課外閱讀。
例如,教師經過對電子書包眾多功能如支持多媒體功能,可以將教師準備的文字、音頻、圖片和視頻在學生端的電子書包上同一展現;幫助學生進行學習資料(閱讀資料)的分類管理;便于教師通過監控查看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方便師生互動等的基礎上。教師在課程教學后通常會讓學生在課下進行閱讀資料的選讀,資料由教師提前準備。比如,教師在教學五年級下冊《草原》課文后,教師在電子書包的學生端數據庫添加了《天上的草原》以及席慕容的《夏日草原》等文章,讓學生至少選擇一篇進行自主課下選讀。為了幫助學生進行順利的閱讀,教師還為文章添加了輕松的背景音樂,幫助了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進行課外閱讀。此外,教師還在班級網絡信息溝通平臺如微信群、QQ群中,上傳了教師準備的供學生課外閱讀文章,讓學生能夠通過不同數字化信息渠道都接觸到了課外閱讀資料。
綜上所述,教師要達到高效的閱讀教學,需要借助網絡科技工具,利用網絡助推下逐漸成熟的學生課外學習體系,運用有效措施,鼓勵學生主動進行課外資料的閱讀。如首先在課堂上借助網絡工具進行情境創設提升學生閱讀體驗,借助數字課外閱讀資料和電子閱讀平臺的應用促進學生主動進行課外閱讀。
參考文獻
[1]王紅梅.大數據背景下課外閱讀轉型的思考[J].中學語文教學,2015(11):12-14.
[2]黃運娥.信息技術讓課外閱讀教學魅力無窮[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05):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