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
摘要:近些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到來,對外交流的機會逐漸增多,英語作為在全球范圍內使用較廣的語言之一,需要加強對英語教學的重視,學好英語知識,不僅能夠提高自身的學識,還有助于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盡管很多大城市已經普及了英語教學,并且加強了英語教學的重視,可是對于少數民族農村地區來說,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初中英語教學存在很多問題阻礙著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少數民族農村地區初中英語教學現狀,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少數民族農村地區;初中英語;教學現狀;對策分析
引言:
教育事業的發展一直以來都受到了國家的重視,其中,對于少數民族農村地區的教學更加重視,教育事業的各項投入也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但是這些地區與發達地區相比,基礎教育力量也是非常弱的,主要表現在教師隊伍的結構組成、教學設備和條件較差以及教學觀念落后等方面,正式由于這些問題阻礙著少數民族農村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其中就包括農村初中英語教學。因此,對少數民族農村地區初中英語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
1、當前少數民族農村地區初中英語教學現狀
1.1師資方面存在的問題
(1)英語教師年齡組成不合理
對于少數民族農村地區初中學校來說,由于地理位置較為偏遠,教學條件較為落后,也使得很多年輕的英語教師都不樂意去到偏遠的地區教學,導致學校很長時間都沒能錄取到新的英語教師。另外,大部分英語教師的年齡都很大,而年輕的英語老師相對較少,盡管年齡大的英語教師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無論是教學觀念還是教學方式都欠缺更新,急需年輕教師的加入,才能夠使課堂教學增添活力。
(2)師資力量存在不足
對于很多英語專業畢業的大學生來說,他們的首要工作地點都會地位在城市,盡管有一部分人會選擇接受政府的招聘去到少數民族農村地區教學,但是在經歷一段時間之后,會選擇以考公務員的方式轉換自己的工作,從而導致少數民族農村地區學校的教師出現極大的空缺,因此常常會出現一名教師同時為多個班級授課的情況,這樣不僅會給教師造成更大的工作壓力,甚至還會影響到英語教學的質量【2】。
1.2少數民族農村地區教學條件無法滿足教學的需求
(1)欠缺教學設備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大部分發達地區都已經開始借助網絡進行教學,有效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但是對于部分少數民族農村地區的學校來說,很多教師還是借助粉筆和黑板進行教學,盡管政府加大了對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的投入,但是現代化教學設備的增添與發達地區相比,還是存在較大的差距,教學設備依然無法滿足現代教學的需求。
(2)教學資料欠缺
對于少數民族農村地區初中英語教學來說,教師往往只會依靠教材內容進行教學,而想要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離不開閱讀和寫作,因此,教師需要拓寬學生的英語知識面,滿足學生英語課外閱讀的需求。但是在少數民族農村地區,所有學科的教學資料都處于匱乏的狀態,而英語課外閱讀素材更是極度缺少了,無法滿足學生英語閱讀學習的需求。
1.3少數民族農村地區教學觀念較為落后
少數民族農村地區的教學觀念與城市相比處于極度落后的狀態。從學生家長角度分析,隨著時代發展的不同,就業的方式也有很多,并不是通過學習就一定能夠找到好工作,這種觀念對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積極性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從學校角度分析,并沒有將英語教學看的很重要,而是會將英語教學列入到與語文、數學相同的位置上,導致除了日常英語課堂上的教學之外,幾乎很少會組織學生開展與英語教學相關的活動,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少數民族農村地區英語教育事業的發展。
2、針對少數民族農村地區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所提出的對策
2.1對師資隊伍進行優化建設
(1)建立教師選拔機制
就目前情況來看,很多少數民族農村地區的英語師資力量嚴重缺乏,在職的很多英語老師并不具備較高的學歷和能力,甚至有些教師并不是英語專業畢業。為了能夠加強英語師資力量,需要完善教師選拔機制。首先就需要提高英語教師的待遇,這樣才能夠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在基層學校任教,還要做好招聘工作,比如開展校園招聘,選拔優秀的大學畢業生,這樣一來,能夠有效提升師資力量。
(2)加強對在職教師的培訓
對于少數民族農村地區初中英語教學來說,并不意味著在職教師具備較好的專業素養,仍然需要進行培訓。首先,英語教師要正確認識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其次,保證培訓經費和時間都能夠得到滿足;最后,根據自身特點,制定完善的培訓計劃,包括深入研修、外地交流等。通過一系列培訓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3】。
2.2對少數民族農村地區加大資金的投入
教育事業是國家發展的基礎和前提。近些年來,教育事業的發展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在資金方面也加大了投入,但是投入資金的主要來源為各縣級的財政支出,而對于少數民族農村地區來說,原本縣級財政收入并不多,所以在教育事業上的資金投入也就非常有限。面對這種情況,需要加大對少數民族農村地區教育事業的投入,確保學校內具備語音教室和多媒體教室,并未學生提供豐富的英語閱讀資料。
2.3轉變教學觀念,借助環境加強初中英語教學內容
少數民族農村地區正處于大自然中,教師可以轉變教學觀念,引導學生深入到大自然中進行感受和體驗,并將大自然中的事物引入到教學中,有助于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比如,教師在教學有關食物的英語知識時,盡管大部分學生并不知道布丁、漢堡以及薯條,但是可以學習茄子、辣椒以及白菜等生活中常見的蔬菜,從而能夠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想要改善少數民族地區初中英語的教學現狀,需要從政府部門、教育部門、學校以及家庭等進行多方的關注,并給予幫助,積極組織學生開展與英語相關的活動,這樣一來,少數民族農村地區的英語教學質量一定會得到有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農志方. 少數民族地區農村中學英語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 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 2015(1):61-62.
[2]張小玲. 少數民族農村地區初中英語教學現狀及對策[J]. 中學教學參考, 2017(19):43-44.
[3]馬劍軍. 少數民族地區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現狀與對策探究[J]. 學苑教育, 2015(9):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