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彩霞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對小學英語教學也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為主要教學任務,小學是身體和精神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基本培訓的一個重要階段。使學生的核心素質能夠得到有效的培養。教師需要不斷地實現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的創新,并及時地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需求,我們可以嘗試一下換一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在課堂學習中能有效地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快樂,從而逐漸實現學生核心素質的培養;這篇文章主要是分析關于小學英語的教學理念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方式;核心素質
引言:
在小學六年的這一階段,英語是個非常重要的科目,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科學素養有著極大的作用,在這一階段的教學,要明確的指出英語的重要新,以及對未來發展的鋪墊。在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中,由于教學模式相對落后,這樣不但影響課堂教學質量,而且還會嚴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學生核心素質的培養,因此,為了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教師應積極創新教學方法,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合理的安排教學內容,這樣才可以培養出學生的中心素質
1 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方式的問題
目前,中國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著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主要問題是教師的課堂教學方式落伍。目前,有很多小學英語老師的都是使用按部就班的方式去教學,這鐘教學方式非常的落后,長時間下來,會嚴重打擊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愛好,以及會影響課堂上的教學效率,從而影響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1.2 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實施有效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沒有確立好明確的教學方法,就不能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因為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主要是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過度依賴教科書,忽視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認識能力,導致教學目標與學生學習的偏離,不僅影響了學生核心素質的培養,而且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1.3 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
教師的綜合素質因素是影響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有些英語老師只會使用按部就班的方式去教學,沒有創新,這樣會使學生學習英語的激情逐漸減弱,還有就是某些英語老師,只關心成績較好的學生,從而忽略了班里成績較差的學生,這樣會使學校的心理發展出現偏差。部分年輕教師的教學經驗較少,課堂教學時往往會出現各種教學偏差,教學課堂的實效性較低,沒有起到核心素質的培養作用。同時一些教師由于年齡較大,接近退休年齡,逐漸失去了教育積極性,不能及時進行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的有效創新。
以及最重要的一點,教學目標一定要具體化,教學目標是每位老師都要有的,很多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無數次的翻書,無數次的查找資料...漸漸的便失去了教學目標,習慣性的跳過的教學目標這一方面。將這一成不變枯燥的教學理論公式化,每次在教室上課,就將這公式的內容展示出來,完全不管學生有沒有學到內容。
2 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策略
2.1 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
隨著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教育方法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通過多重實踐,我們應該注重教學的方法。教學方法的不同,教學效果也是不同得。所以,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來制定教學方式,可以運用繪畫等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例如,在"模塊"教學中,主題連接方法用于將英語知識與繪畫結合起來,學生可以通過實踐操作來掌握相關的英語知識,如綠色樹葉(Green Leaves)、紅花(Red Flower)等;在“I‘m hungry”模塊中采用表演法。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促進學生得學習成績以及核心素養。
2.2 創設合理的教學目標
教師的教育能力直接影響學生的實際狀況,決定了學生未來的人才價值。實現授課的有效教育,創設科學目標是非常重要的,是必要的。優秀的英語教師,具備一定的全球意識和知識的眼光,發現學生的內在性,建立符合學生個性化需求的教育目標,逐漸提高學生的核心素質,促進學生健康的成長。例如,在教“We love animals”一章的內容時,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首先使其認識duck,dog,cat,pig等與動物相關的英語單詞,然后使用“what‘s this?”,“It’s a/an.”的教育目標,問題和答案正在被詢問和回答。第二個情感目標:對動物的個性特征有一定的認識,在課堂上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辨別能力和學習能力,這樣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創新的能力。同時,讓學生樹立保護動物,不隨意傷害動物的心理意識。因此,教學目標的確立在一定程度上為教師教學活動的設計奠定了基礎,使教師對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有了明確的認識,同時也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增強。
2.3 營造和諧的教學氣氛
在學生眼里,教師是處于課堂的主導者,所以教師一定要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這樣學生才會認為自己處于知識的海洋當中。學生在知識的海洋當中就會懂得運用有效的方式去學習。從教師的角度去看,課堂前一定要準備充分,這樣才可以在有效的時間內傳頌更多的知識,所以一定要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要學生可以在課堂上高效學習。
2.4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得自主學習能力。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孩子們在課堂上舉手提出問題,以及問題要及時解決,養成學生不拖拉得行為習慣。還要教導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學習習慣,要讓學生懂得自主思考,不懂就問,要讓學生依靠自己的努力,主動,積極的去獲取知識。在課堂上教師要造成濃厚的學習的氛圍,讓學生們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這樣學生會根據自我的優缺點,來調整自己的學生習慣,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結束語:
總之,小學英語在學生發展過程中起著必不可少的一個作用,只要合理運用小學英語的作用,就可以有效的培養的學生的核心發展素質,因此,小學英語教師一定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導學生的核心素質,讓學生有著更好的學習和發展。 這是每一個教師應該做的事情,做學生的引導人。
參考文獻:
[1]高玉杰.小學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英語教師,2016(23):147-149.
[2]朱梅.小學英語教學中應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6(7):161-162.
[3]陳蓮英.小學英語教學中文化品格培養策略研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6(1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