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崇玲
摘要: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指教師在專業素質方面不斷成長和追求成熟的過程,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決定著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決定著辦學質量能否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決定著學校能否獲得可持續的發展。因此,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日益顯示出其重要性。據調查研究發現,城市與鄉村地區的幼兒園差距很大,尤其是師資力量上的差距,成為阻礙鄉村幼兒園教師隊伍專業化發展的瓶頸。幼兒園教師在專業化發展的道路上面對著眾多的問題,有些是能通過自身努力解決的,而有些需要外界的幫助。例如教師自身學歷低下、學習意識不強,教師工作量大、教研能力差、教學質量不高,學校經費、教具嚴重不足,家長對幼兒園教育的重視程度不高等。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鄉村;幼兒園教師;突破;專業化發展
當前,鄉村幼兒園教育師資質量低、數量不足;社會和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認識存在誤區;幼兒教師的辛苦程度高、成就感卻不強;幼師生的起點學歷不高、后續培訓存在局限性等諸多因素制約了鄉村幼兒園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導致鄉村的學前教育教育水平滯后,教學質量不能得到穩步的提高,不利于教育的均衡發展。那么,如何突破鄉村幼兒園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瓶頸,促進鄉村幼兒園教育的發展呢?
一、開展各種活動,提高家長和社會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
1.舉辦以“我是幼兒園教師”為主題的宣傳月活動,大力宣傳國家學前教育政策、幼兒園的保教工作、家庭幼兒教育等有關知識。2.進行幼兒藝術比賽活動,通過此活動使家長參與進來,了解幼兒藝術發展和如何更好地促進幼兒各方面身心發展。3.利用幼兒園QQ空間和教師微信群,面向家長及社會開展科學育兒宣傳,廣泛傳播先進的學前教育理念和科學育兒知識,以及幼兒教師專業性,《兒童學習能力發展的五個階段》、《幼兒園老師最希望家長配合的6件事》等文章的宣傳,幫助廣大家長轉變觀念,提高家園共育水平。4.組織親子自制玩具活動,家長在與孩子的互動過程中,既增進了親子關系,也體驗了幼兒教師工作之辛苦和教師工作的專業性。
二、每一位教師都要制定個人職業生涯規劃
好的規劃是成功的開始,古語講“預則立,不預則廢”就是這個道理。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引導教師正確認識自身的個性特質、現有與潛在的資源優勢,解決教師的職業倦怠,幫助教師重新對自己的價值進行定位并使其持續增值,樹立明確的職業發展目標與職業理想。在制定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充分認識自己目前的發展狀況,能夠不斷自我反思,讓每一個人理性地思考自身的長處和存在的問題,客觀分析現有的成長環境,恰如其分地給自己定位,使自己的成長歷程永遠充滿挑戰,讓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源源不斷的動力和追求。
三、建立相應的體制和機制,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國有國規,家有家法,我們可以制定一系列的制度,保證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如教師專業培養制度、教師專業考核制度、教師專業成果匯報制度、教師專業成長交流制度等。這樣就能夠促進教師在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進行階段性的總結和反思,并且向其他教師分享自己專業成長的經驗和喜悅。另外,我們還可以將教師的專業能力與專業發展的情況作為晉升,評選“學科帶頭人”和“名師”等榮譽稱號的重要依據,通過職稱評定、職務提升、評優評先等方面的激勵政策激發教師專業發展的積極性。
四、管理者應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園長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積極走出去開闊眼界,要保障教師擁有個人專業發展的自主權。在資金和精力上要多投入,鼓勵教師參與進修、學習、研究,使幼兒園成為學習型組織,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搖籃。園長應當有這樣的認識:只有教師發展了,辦園質量才會提高,辦園質量提高了,才會產生更多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了更好的效益,才能留得住教師,才能使幼兒園、教師向更遠更高的目標發展,最終走向教師同幼兒園共同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的軌道,實現幼兒園和教師“雙贏”。
五、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與時俱進
教基于研才科學,研源于教才有活力。一線教師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教育教學中產生的諸多困惑,都可能成為我們研究的課題。只有做一個有心人,勤于思考、總結提煉,將困惑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呈現出來,這便是最好的課題。因此,做課題對于鄉村教師來說,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鴻溝,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同時,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幼兒園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現代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更有利于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讓自己的工作能力迅速增強,也有利于培養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故此,教育部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的方向是完全正確的。我們要順勢而為,盡快學會與自己工作、學習緊密相關好用的軟件APP等,以便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以往有一桶水就可以分給學生一杯水的思想將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教師必須擁有流淌不息的泉水,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分給每一位學生一杯水,這也將是每一位教師必備的基本職業素養。做為新時代的教師,無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與時俱進,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一些。
六、教師應該自覺摒棄傳統的觀念,對自身的角色重新定位
傳統教育中,教師僅僅是知識傳遞者的一種角色定位,限制了教師的專業成長,降低了教師職業的社會地位和聲望。傳統教育的功能定位,使教師的工作降低了它的挑戰性和創造性,失去了它原本應該具有的魅力,也使得教師的生命價值難以在教育過程中充分實現。教師職業的內在魅力首先在于它是人與人之間心靈的交流,智慧的對話,生命的呼喚,也應該是一種能體驗同孩子共同成長,共同快樂的工作。作為幼兒園教師,還應該多學習、多讀好書,保持閱讀的習慣,多思考,讓自己變得有思想。因為思想會使我們興趣廣泛,內心鮮活,會使我們的人際交流變得更有品味,使我們的精神生活變得豐富,使我們從瑣碎無聊的單調、平庸的生存境遇中擺脫出來,才不會每天有諸多的抱怨和煩惱。
參考文獻:
[1]左文.民族地區縣域民辦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5.
[2]杰貓.農村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困惑與思考[J].幼兒讀物,2019.
[3]畢亮.鄉村幼兒園“轉崗教師”專業化成長中的問題與對策—以貴州為例[J].2017.
[4]吳曉威.吉閩牽手,研培眾籌—吉林省鄉村教師骨干培訓者研修項目圓滿結束[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