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興洪
摘要:《電子電工》課程是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開設的一門基礎專業課程。本文著重闡述《電子電工》教學改革的幾點嘗試:從中職教學理念、豐富理論教學素材、重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以及采用多元化評價體系等方面進行摸索,在實際教學中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電子電工、中職、評價體系
一、《電子電工》課程現狀分析:
1.課程設置:《電子電工》課程是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開設的一門基礎專業課程。其特點是:理論性強,難理解,原理抽象,專業術語、名詞概念較多;課程應用性強,應用范圍廣泛。比如:電子技術應用、自動化專業、機電專業、汽修專業、建筑專業等相關專業;課程涉及知識面廣,內容多,而課時安排往往較少,《電子電工》主要包含電路基礎、電工基礎、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等方面的內容,知識點多;實際實訓操作往往較為簡單,但理論聯系實際的效果較差。
2.學生:中職學校的招生對象主要是初中畢業生,2010年以后,適齡青年人口逐漸萎縮,加之受大學擴招和傳統觀念的影響,中職學校(特別是農村中職學校)招生困難,所招學生狀況也不盡人意。中職生的普遍特點:學習基礎差,學生學習能力匱乏。思想跳脫,活潑好動。問題學生占較大比例。主要問題有:厭學逃課,沉溺手機;思想不端正,行為習慣差;單親家庭或長期缺乏父愛或者母愛的學生比例較高。
二、《電子電工》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嘗試
1.面向市場,轉變教學理念
本著“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中職學校和教師需要突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根據社會和企業對于中職人才的要求,結合學校開展教育教學的定位。學校教師根據各個專業的特色要求,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習的有效性。實際教學中理論學習和實踐練習融合成為有機地整體,構建理論中有實踐,實踐中有理論的教學理念。在中職學校的教育改革中,學校要結合國家對具有較高技能的專業人才和勞動技術者的需求,開展進行有效的教學培養。學校和教師從授課方式和教學方法改革創新,要針對各個專業課程知識和實踐的效果和要求的技能,開展《電子電工》創新建設。讓整體教學成果實現有效保障。同時,中職學校要鼓勵教師參與到學校校本教材編寫工作中,結合學生的崗位需求來設定課程內容,促進中職學生全面、個性化發展。
2.豐富理論素材,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理論教學是《電子電工》課程教學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決定學生課程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利用現代化的信息媒體技術,具有易于調動學生積極性的特點,使學生接受知識的速度更快,印象更深刻。在備課和制作課件過程中需要教師將文字、圖片、動畫、視頻等資料有機地結合起來,盡可能多的豐富教學資源,向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教學內容。讓枯燥的內容變得色彩繽紛、賦予動感、更加情趣,以調動學生各個感官的作用。用眼去看,用耳去聽,將視覺、聽覺等多個感官通道都集中到課堂上,可以加強學生記憶理解,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我校電子專業學生在歷次市級抽考中,及格率均在90%以上,優生率最高達到78%。由此可見,豐富的教學素材,即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3.注重動手能力培養 ,提高職業技能
中職學生能力尤其是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尤為艱巨的任務,在《電子電工》課程中,動手能力的培養不僅是學習書本有限的知識,更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鍛煉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這就要求教師能貫徹“啟發式”和“潛移默化式”教學原則。具體要求包含:
根據專業需求,合理的調整實訓內容,在實訓教學中加入問題情境描述.
比如: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的學生可以大幅度的減弱電力拖動,供電技術和低壓電器方面的內容,把有限的時間運用到電路基礎、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上。基礎性實訓是《電子電工》實驗教學的關鍵,是鍛煉學生基本技術能力的重要途徑,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所學中的理論知識,教師在實際的實訓教學之中需針對每一個實訓明確其啟發點,啟發、誘導學生聯想實際生活中運用。比如學生在學習數字電路基礎七段發光管的數字顯示時,馬上能啟發學生聯系到實際生活中的紅綠燈,霓虹燈,甚至于LED屏的數字顯示。
實訓過程中需不斷啟發學生思考。
《電子電工》課程的實訓相當部分會在實訓箱或者實訓柜內完成,實訓箱或者實訓柜內部的連線學生是看不見的。學生需要做的僅僅是連接部分導線和儀表。知識實際運用形式千變萬化,只有基礎知識點的掌握才是固定不變的。實訓過程中的思考才能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促進學生更好,更牢的掌握及運用知識點。
組建開放式實訓場(室)。
開放性實訓各式各樣,可以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教師給與一定的啟發指導,面向于有一定理論知識的興趣愛好者。中職學生活潑好動,思想跳脫。而開放式實訓場(室)中學生自行選擇實訓項目,使學生的“異想天開”在這個平臺中變成現實,各類小制作、小發明的誕生給這些原本學習基礎差的學生極大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極大的鼓勵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另一方面,開放式實訓場(室)的建立,極大的豐富了學生的業余生活,讓部分沉迷手機、無所事事的學生找到了情感的宣泄點。
以賽促學,以學應賽。
電子電工類的各級各項比賽較多。比賽的目的是為了各校能更好的檢驗中職學校教育教學水平,展現職教風采。良好的比賽氛圍能促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社交能力,促進中職學校專業調整、課程改革、教材建設以及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平時教學的要求就是參賽的要求,在2007-2015年間,我校電子專業在市級電子技能競賽中,共取得5個二等獎項,8個三等獎項的好成績,在電工技能競賽中同樣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三、結論
社會的需求才是中職學校培養的目標。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我校《電子電工》課程在電子專業、機電專業、汽修專業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涌現出一批中高端的技能型人才:2013屆電子3班宋××,中職畢業后自己獨立經營某品牌電器,現已在我區注冊該品牌唯一經銷商;2007屆機電班周×,喜愛科研創造,發明的某電器已申請國家專利,現已正式建立公司,投入實際生產;2015屆電子專業進入全國知名企業的人數達83%,其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獲得了企業的高度認可。
參考文獻
[1]麥旭均.實訓在電子電工教學中的重要性探究[J].南方農機,2017,48(2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