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雪
摘要:氣候變暖和資源短缺等環境問題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受到廣泛關注。本文根據國內外文獻對環境績效與財務績效的內涵及相互關系進行梳理,希望未來可以對此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環境績效 財務績效 相關性 排污費
一、引言
利益最大化使得企業管理者不顧環境管理一味追求盈利,因此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呈現出能源消耗高、資源投入大、環境污染嚴重的現狀。一些企業并沒有意識到環境治理對于公司財務績效的影響,本文借梳理兩者間的關系希望對企業未來的環境管理提供借鑒。
二、環境績效與財務績效的關系
環境績效和財務績效的關系一直是環境管理研究的核心問題。主要集中在正相關、負相關和不相關三種觀點。
Porter(1996)提出“波特學說”,他認為企業環境績效與財務績效呈正相關關系,因為政府制定的環境保護政策非但不會阻礙公司發展,反而可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政府通過強制措施使得能源耗用效率低下的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提高環境保護意識、減少排污,從長期來看創新的結果會使生產質量改善從而使治理和保護成本最小化甚至抵消成本[3]。但是兩年后有人提出質疑,波特學說面臨著挑戰,以Wagner(2015)為代表的“傳統學派”認為利益相關者的需求會影響企業的環境和社會活動,進而影響企業的各種績效各方面,駁斥了環境績效與財務績效是正相關的觀點,其理論根據是企業采取污染治理措施會大幅提高生產成本從而降低盈利能力[13]。也有學者提出二者不存在相關性,而是由中介起作用的觀點。Shashi(2019)對來自374家印度制造業中小企業數據建立結構方程模型的基礎上研究發現兩者之間沒有直接關系,而是產品創新在中間起正向調節作用[2]。Makarova(2019)研究化學工業對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環境污染方面,例如土壤污染和水污染,溫室氣體排放量保持上升。政府政策和公司條例應針對化學工業對氣候變化和新技術的影響,鼓勵獨立實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
目前國內傳統觀點認為企業采取環境保護措施雖然會降低污染,但成本也會隨之提高,利潤就會下降。胡曲應(2012)研究發現,單純的環境末端治理不一定改善公司的財務績效,欲實現環境績效與財務績效共贏,需施行積極有效的環境預防管理。研究結論表明,環境績效與財務績效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并且環境績效對財務績效可能出現邊際效用遞減現象[6]。陳劍鋒(2017)通過分析電力產業 2000- 2015 年的有關數據,利用EWIEWS統計軟件實證檢驗排污費的環境治理效果。研究表明:排污費對電力產業二氧化硫排放呈現倒“U ”型關系;通過對排污費與氮氧化物做XY散點圖,結果顯示兩者是正向關系,并提出政府可以通過提高排污費抑制企業排污從而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9]。
徐建中、貫君(2018)通過研究58個獨立樣本,發現企業環境績效與財務績效之間不僅有顯著的正向關系,而且存在互為因果的雙向作用機制,環境戰略類型、國家發達程度、行業、研究時間點和數據類型等因素調節二者間關系,影響效果不盡相同[8]。張倩(2018)在波特假說下通過訪談案例企業提出在可持續發展戰略定位、經濟壓力和綠色消費偏好的綜合影響下,企業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和創新能力,形成動態調整策略,減少污染排放降低環境成本,供給環境友好產品,提高市場競爭力,提升環境績效、經濟績效和社會績效水平,實現個體可持續利益和公共可持續利益的“雙贏”[5]。賈春香(2018)采用制造業和采礦業2014—2016年數據進行回歸分析發現當環境績效處于較低或較高水平時,環境管理會增強環境績效對財務績效的影響,而環境績效處于中等水平時,高投入的環境管理只與低水平的財務績效有關[10]。
三、結論
在對環境績效與財務績效相關性研究的以往文獻進行回顧之后發現,國內外對于環境績效和財務績效的關系的實證研究沒有得到一致的結論,主要有負相關、正相關、不相關和倒“U”型相關四種結論。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研究起步較晚、相對落后。同時,學術界對于二者的相關性至今仍未能統一看法。因而,針對二者相關性的進一步深入研究仍具有意義。
參考文獻
Anna S. Makarova,Xuexiu Jia,Elena B. Kruchina,Evgenia I. Kudryavtseva,Igor G. Kukushki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the chemical industries involved in the Responsible Care?Program: Case study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9,222.
Shashi,Piera Centobelli,Roberto Cerchione,Rajwinder Singh. The impact of leanness and innovativeness on environmental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Insights from Indian SM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9,212.
Marcus Wagner. The link of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Drivers and limitations of sustainability integration[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5,68(6).
Porter M. America’s green strategy[J]. Business and the environment: a reader, 1996, 33.
張倩.波特假說框架下環境規制、技術創新與企業績效關系的再審視[J].財會通訊,2018(33):58-61+129.
胡曲應.上市公司環境績效與財務績效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2,22(06):23-32.
楊霞,王樂娟.環境績效與財務績效關系區域比較研究——來自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的實證數據[J].人文地理, 2016(5):155-160
徐建中,貫君,林艷.基于Meta分析的企業環境績效與財務績效關系研究[J].管理學報, 2018.
陳劍鋒,李夢嬌.排污費環境治理效應的實證研究——以電力產業污染減排為例[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7(03):159-162.
賈春香,王婉瑩.解讀環境保護對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基于環境管理的調節效應[J].會計之友,2018(11):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