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琴鋒
摘 ?要:教育是為國家發展輸送人才的途徑,教育就是為了讓更多優秀的人才投入國家的建設之中,特別是對于職業院校來講,為國家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專業技術類人才是中職教育的重中之重。在中職的會計教育中,讓教育始終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同時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所需要的專業人才,對中職教育來講是十分具有挑戰性的。
關鍵詞:教師職業能力;會計教育;作用
在教育的發展進程中,教師的職業能力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一堂課上得是否成功有效和很多因素有關,這其中包含課堂上老師的講解方式、對每一個知識點的分析、與學生之間的溝通程度等等,所以,教學結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職業能力。
一、中職會計教育當前的狀態
(一)教學模式過于傳統
客觀地來看我國中職會計教育,還有很多的問題待解決。伴隨著學生質量的變化,社會需求的不斷改變,過于傳統的教學方式依然是現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將知識填鴨式地灌輸給學生這樣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的教學需求了。因為在這種方式的教學中,所有的知識點,都是由老師主動告訴學生的,對于注重應用的中職教育來講,理論與現實脫節是教學中的硬傷。學生不能夠將學習的課程與實際結合在一起靈活運用,那么一切的技術教育都是空談。
(二)理論知識與實踐脫節
在目前的教學中,理論知識依然是教學之中的重點,盡管對于會計這門職業來說,理論知識的學習永遠是在實踐之前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最后的實踐操作才是這門專業學習的最終目的。學生必須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完全地應用到實際工作的計算當中,這樣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靈活地運用專業知識,教育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脫節就會導致學生無法學以致用。
(三)中職教師專業度不足
眾多在中職學校從業的教師中,能做到理論與實踐雙方面教育都足夠清晰的教師本就不多。換句話說,很多中職教師的專業度是不夠的,這里面絕大多數的教師普遍都是從學校畢業后直接開始教育工作,工作經驗的缺乏是職業教師們的通病,自身實踐經驗缺乏的教師是沒有辦法給學生進行充分的實踐拓展的。
二、教師能力在中職會計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可以提高學生的素質
進入中職學校學習的學生普遍基礎過差,而且在上課的時候大多是不太會專心聽課的學生,以至于對課堂上教師所講的知識點沒有完全掌握。這一現象需要能力足夠強的教師來解決,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能夠采用多種方法進行教學,那么就會有更大的可能性將學生的專注力停留在知識的學習上,無需強壓讓學生主動進行學習,這樣才能實現更好地教學效果。將課堂上的主動權把握在老師手中,時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的心理狀態下完成學習,這樣更容易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1]。
(二)可以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
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對所有的中職類學校來說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特別是對于會計類專業來講,我國的發展越來越快,經濟發展的速度隨之騰飛,各行各業都需要經濟類專業人才的加入,而在這其中會計是必不可少的一個職務,電算化也是急需落實的。只有教師得到了更多更廣的知識的充實,時刻與現代經濟發展思維相接軌,這樣具有高度專業能力的教師才是現在中職學校急需的,因為只有這樣具備專業能力的教師才能夠將最新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畢業后更好地進入社會,為各行各業所用。
(三)可以幫助教育中理論和實踐的結合
我國的教育還處在不斷的改革之中,但是正在逐漸擺脫老師講課學生只負責聽的模式。課堂教育以學生為主老師為輔這樣的課堂狀態才是未來每一個課堂該有的樣子。這樣的教學模式就要求教師的職業能力要更高才行,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教師在課堂上調動學生學習氛圍最好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己親身參與到課堂的每一個環節當中來,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才會激發出學生發現思考問題的能力,更有利于學生在自己的腦中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2]。
三、提高教師能力的辦法
(一)與學生建立好的關系
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教學之中的根本,傳授與被傳授知識的二者需要彼此信任,這樣才能在教學的過程中以最好的氛圍實現最高效的教學。所以,教師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是教師為人師表的一種素養,及時地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心理狀態,全方面對學生進行關懷,這樣才能最終實現在學習上幫助學生進步的目的。教師關心學生,學生接受教師,在這樣良好的氛圍中學生會有更加主動的學習欲望,這樣才能為學生之后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二)增強專業知識的學習
伴隨著時代的進步,會計專業的教學也需要與時俱進,只有教師不斷地將這一行業的變化捕捉在眼中,才能夠在教學中將最新的知識教給學生。而且對于教師這一行業來說,學無止境就應該是老師們的座右銘,不斷地鉆研專業,要求自己進步,不斷地將對知識最新的感悟傳遞給學生,這樣才能時刻為學生提供最新鮮的教學知識。比如說,在經濟類或者會計類工作方面國家出臺了最新政策的時候,再或者稅務相關部門頒布了最新條款的時候,都需要教師將這些內容融會到平時的教學當中來,時刻保持學生學習到的知識就是最新的專業知識。
(三)促進理論與實踐的融合
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相結合是當代教師所要具備的基本教學本領,同時也需要學校溝通企業,來共同解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問題,為教師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知識點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得到鍛煉自己實操技能教學的機會,學生也可以在實操過程中得到更好的鍛煉。比如說,針對不同行業進行做賬的時候,總會因為行業而存在些許的不同,學生在學校學習期間就對這些問題有過接觸的話,那么就會為學生以后進入工作崗位減少很多因缺少時間而帶來的坎坷。
結束語:
教師的職業能力關系著會計專業的中職教育發展,盡管會計教育在未來的教學過程中還有著許多的問題需要發現并解決,但是,只要我們不停地發現問題并思考解決問題,會計專業的中職教育一定會在未來變得越來越好。相信在所有教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為國家在會計方面培養出更多更優秀更專業的技術型人才。
參考文獻:
[1]佚名. 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職業能力[J]. 當代教研論叢,2018,057(9):125-125.
[2]姜繼永. 淺談會計實訓在中職財會教學中的重要性[J]. 時代金融,2017,34(30):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