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平
摘要:高校思政工作者,簡而言之也就是在高校專門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導,日常管理,就業指導和黨團建設等方面工作的教師。輔導員教師是當下高校教師隊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從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不可缺少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引導者,思想上的引路人。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新時代對高校思政工作者也賦予了新的責任與歷史使命,如何做好這項工作,迎接新的挑戰,是他們需要認真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關鍵詞:新時代 ?高校 ?思政工作者 ?輔導員教師 ?責任 ?使命
高校是培養青年大學生的殿堂,高校教師代表知識和力量,是思想上的引導者和領路人。輔導員教師,是高校思政工作者的代表,是學生們學習的榜樣。其一言一行,所想所做都會影響著廣大青年學生們。近兩年國家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視,對青年學子的期望,更需要高校思政工作者嚴格要求自己,銘記自己的責任和使命。
一、堅定信仰,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當代大學生,思維靈活,接受新事物能力強。當今中國,在國際形勢風云變幻,國內改革發展,同時受西方文化思想的滲透和沖擊下,青年大學生們的思想意識,價值觀,生活方式等等都受到影響。學生們未走出校門,頭腦簡單,不諳世事,又容易被新事物所吸引,躍躍欲試,分不清什么是好的,什么是錯的;他們又缺乏社會責任感,心理素質欠佳,遇事容易偏激,消極,理想信念淡薄,思想容易動搖,易受到錯誤價值觀的擺布。但中國的未來屬于現在的青年一代,十九大報告上,習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所以,堅定信仰,擁護黨的領導,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首要的。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我們的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辦好我們的高校,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要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為學生一生成長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要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要堅持不懈促進高校和諧穩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態,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把高校建設成為安定團結的模范之地。要堅持不懈培育優良校風和學風,使高校發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風清氣正。
高校思政工作者,作為青年學生的引路人,任務艱巨而又偉大。首先要堅定自己的信仰,擁護黨的領導,引導學生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幫助學生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時不斷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及行為特點,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處理好各種思想方面及價值取向方面的問題,包括學習、家庭、生活、交友,就業問題等等。
二、加強學習,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
習近平指出:“高校教師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在信息發展如此迅猛的當代社會,教師們要堅持每天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庫,為學生們提供最新,最準確的知識內容。不同于專業課教師,高校思政工作者,可以說是一個“雜家”。要想在這個工作上得到學生一定的尊重和信賴,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思想狀況,并且真正摸清學生工作的內涵所在,又能成功引導自己的學生不走歧途,健康向上成長,思政工作者們就必須不停地學習,廣泛地學習,盡可能地涉獵各門學科。不僅僅要學習馬列主義哲學,還要研究教育心理學,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等等;還要學會換位思考,學會站在學生的思想和立場上考慮事情,研究學生們所喜歡,所關注的事物,包括關注學生們喜歡的網游,電視劇,微博,微信,朋友圈等。不僅如此,還要從各方面加強自己的修養,使自己的言談和舉止都能潛移默化中感染到自己的學生。
在現代社會里,大學生的思想、心理、情緒、精神狀態等都要比以往年代難以捉摸得多,很難看透學生內心深處復雜、微妙的變化,想要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沒有多方面的知識儲備,是不可想象的。如果一味地照搬以往的教育經驗,不加以思考就去對待當今的大學生,只會適得其反。如今的大學生,思維普遍活躍敏捷,大都有著多方面的豐富知識,只有不斷學習、加強修養,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勝任如今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
三、立德樹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新時代,要求教師們不僅僅只是做好學問,上好課,做好本職工作而已。教師,作為傳道受業解惑的師者,最受人尊敬和愛戴;他們的言行舉止,為人處世等等方面,同時也是學生們學習的榜樣和標桿。作為高校思政工作者,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自己的師德師風。欲教育人,先修其身。如果師德師風敗壞了,培養出的學生哪怕學問做的再好,他們走入社會,也不會有太多正能量的貢獻。
高校輔導員教師,他們要督促后進學生的學習,幫助貧困學生的生活,合理引導問題學生的思想,更要為優秀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發展平臺,方便他們在校內校外各方面的統籌發展。如此重要的角色,其知識儲備,言行舉止,品德和修養等方面的要求,也更應該高標準化。一個學校的綜合實力,不僅表現在師資和科研方面,更應該表現在師德師風和學風方面。有句話說得好:“一流的教師,培養二流的學生;二流的教師,培養三流的學生”。高校思政工作者更應該在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的同時,嚴格要求自己,他們不僅代表高校教師們的形象,也要努力成為學生們學習的榜樣。
四、甘于奉獻,愛崗愛業愛學生
不同于高校其他專業課教師,在三尺講臺上傳授知識,做自己喜愛的研究。高校思政工作者,做的都是一些瑣事,聽起來沒那么偉大,但卻在平凡中默默地為學生奉獻著。輔導員,作為思政工作者一員,每天24小時手機不停機,時刻為學生準備著,處理日常請假,心理疏導,學習問題,寢室瑣事,包括臨時突發事件等等。這些工作都是瑣碎的,聽起來都是日常小事,但是需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重復著這些機械性的工作。大量地事務性工作,學生的日常管理難題等等,把時間和精力都占占據的滿滿的,甚至給家人的時間,都沒有給學生的時間多。
這些平凡的高校思政工作者,是什么讓他們堅持下來的?那就是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對崗位的熱愛,對學生的關心,還有一顆勇于奉獻的心。青年大學生,是未來的希望,他們正處于人生最絢爛的時期,但也是最容易變動的時期。年輕人容易接受新的事物,但也易情緒波動,對待他們要有耐心和愛心。要做到學生至上,尊敬學生,認真傾聽每一個學生的訴求,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不僅做他們的師長,同時也做他們的朋友,做到亦師亦友,得到他們的信任,做到真正為學生們解決問題,而不僅僅是簡單的例行談話。做到這些,都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只有真正把學生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來愛,才能做到如此兢兢業業。
同樣,也存在一些高校輔導員,覺得工作繁瑣,做了一些投機取巧的事情。把自己的分內工作交給學生干部去做,大大節省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學生干部畢竟有局限性,學生思想和工作能力方面都有局限性,不可能全面顧及,存在很多疏漏的情況,影響了工作的進度,甚至有耽誤工作的情況。高校思政工作者,其身份不僅僅是教師,也是學生靈魂的導師,也可以是大學生最親密的朋友。擁有多重身份,也就代表需要擔負多重責任。隨時隨刻要做好為工作,為學生,為學校,乃至為國家無私奉獻的精神。
參考文獻
[1]智巖巖.試論高校輔導員的責任與擔當[J].時代報告,2017(24):188.
[2]蔣曉蘭.高校思政工作者如何肩負起時代所賦予的歷史使命[J].群文天地,2011(12):102、104
[3]李劍英.簡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終生學習[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6):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