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梅
摘要:道德與法治是一門以學生生活為主,以良好品行形成為核心,使學生全面發展的學科。結合該學科特征,對學生品行、生活素養、法治意識等進行發展性、多元化的綜合評價,而非僅采用試卷測試的評價模式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文章對發展性評價策略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一系列嘗試,總結實施要點,供讀者參考。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發展性評價;評價策略
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應該在關注學生成績的基礎上,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建構發展性學生評價體系,做到學生、家長和教師三方共同參與評價。發展性評價策略主要是針對傳統學業成績評價弊端而提出的一種針對教學評價的新型模式,體現的是“以人為本”“立德樹人”的新理念和新使命。在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應用發展性評價策略可以使學生的各個方面都得到發展,力求使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下面,筆者將具體實施策略總結如下。
一、轉變教學評價的觀念
教師是教學工作開展的執行者。教師要充分意識到發展性評價策略的實施是面向未來,更是滿足中國特色教育發展的評價理念,關注評價發揮的激勵性以及學生的全面發展,追求地是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除了注重科學知識評價之外,還要關注學生生命活力、道德品質和法治意識,把全面發展和個體差異發展相結合,關注過程性的動態評價。發展性評價策略支持學生自評,使學生主動性、創新性和能動性均得到發揮,確保學生自我評價能力的提升。另外,教師應該樹立終身學習觀,總結經驗,豐富技能,進而更好地發揮教育引導作用,做到與時俱進。
二、做到評價主體多元化
將發展性評價策略應用到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應該始終堅持自評和他評相結合,做到評價主體多元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教育教學活動中,變成活動評價的合作者和參與者。因此,教師要根據具體評價活動,打造教師評價學生、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家長評價學生、社會各界評價學生的多元化評價主體,使學生通過他人的評價對自己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改進不足,保持優點。例如,在教學“大家排好隊”時,此節課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明白集體活動中秩序的重要性,并促使其能夠養成自覺排隊的好習慣,增強學生的規則意識和法治意識。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結合學生平時在學校所開展活動中的規則意識情況進行評價,然后讓學生對自己的規則意識進行評價,最后讓家長對學生的秩序意識進行評價。學生根據他人的評價情況積極反思,明白為他人帶來方便,自覺、主動維護公共安全是一種文明行為,這樣的評價促進了學生的不斷發展。
三、運用多樣化的評價方法
發展性評價策略的應用目的,即承認學生個體化差異,通過否定式評價、接納式評價、激勵式評價等多樣化方式,對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情況進行合理評價,需要將其貫穿到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確保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評價的動態化、常態化。
1.否定式評價
若學生的認識或行為出現明顯錯誤,教師需要結合具體情況,注重否定性評價的應用。例如,在教學“別傷著自己”時,筆者結合教材內容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小美同學經常用媽媽的化妝品給自己化妝,這樣做可以嗎?有的學生說:可以,這樣會變美。學生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想法,是由于知識的缺乏和生活中某些現象的誤導。對于這樣的回答,筆者果斷采用了否定式評價,并且告知學生化妝品中含有很多化學成分,對學生的身體健康有害,絕對不能隨便玩。教師要關注學生在生活中產生的困惑和問題,捕捉課堂的生長點,引導學生在明辨是非中成長。
2.接納式評價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學生的想法如果言之有理,教師應該充分接納,尊重學生的想法。例如,在教學“大家排好隊”時,在討論“能不能插隊”這個話題時,有的學生提出“當別人確實有急事的時候,可以插隊”的說法。針對這個問題,筆者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部分學生認為絕對不能插隊,因為這樣是不遵守規則的表現;而有一部分學生說自己愿意讓老弱病殘或有急事的人插隊。對于學生的回答,筆者都充分給予肯定。因為學生的回答都是符合現實情況的,他們既懂得在社會生活中要遵守規則,同時又懂得樂于助人,友愛互助。這樣接納式的評價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發展健全的人格。
3.激勵式評價
將激勵式評價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是一種確保學生健康發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教師的贊賞評價中更加自信。例如,在教學“善用法律保護自己”時,筆者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說說自己在超市買東西時買到假貨應該怎么辦?有的學生說:我會及時報警,用法律手段保障自己的權益;有的學生說:我要看看老板的態度;還有的學生說:我要看看老板怎樣賠償……學生的想法讓人出乎意料,筆者順勢評價道:你們的回答都非常有創意,但是用法律來保障自己的權益應該是最好的選擇。這樣在對學生的想法給予肯定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法治意識。
小學道德與法治是一門以生活為主的學科,旨在引導與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行,樹立學生的法治意識,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相較于傳統的評價方法,發展性評價策略的適用范圍更廣泛、內容更全面,評價過程更具生活實踐性,有利于學生認知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學生養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道德品質。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在發展性評價策略的應用中大膽探索,不斷實踐,促使其在教學中發揮更大的價值,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葉愛英,顏輝盛,國內發展性評價研究綜述[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4(9).
[2]徐海軍,應用激勵性評價,促進學生健康發展[J].學周刊,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