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益芳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國際交流的日益密切,英語已成為世界第一大語言,成為工作和日常交流中必不可少的語言工具,因此我國早已引入英語教學,在小學階段便開設了英語課堂,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英文。而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是英語教學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本文通過對當下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缺陷及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性進行簡要分析,提出提高小學生口語能力的具體建議,希望能對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小學英語;口語交際能力;英語口語
引言:
作為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口語是讓教師最為頭疼的內容。在傳統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下,學生側重于筆試成績的提高,口語交流能力較弱,表達意愿不強烈甚至羞于開口表達,害怕出錯,并不利于學生英語能力的全面發展。因此,針對當下小學生學習現狀,教師應努力采取積極措施引導學生開口,鼓勵學生嘗試交流,提高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更好地進行英語學科學習。
一、當前小學生英語口語問題
英語口語在日常交流中十分重要,但是由于應試教育和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導致學生害怕犯錯羞于開口,導致小學生口語能力較筆試能力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缺少語言氛圍
不同于母語就是英語的國家,中國學生學習英語時沒有語言氛圍,甚至在方言區學生習慣用方言表達,受此影響學生沒有良好的語言環境,只靠課堂的幾十分鐘練習口語是遠遠不夠的。在生活和家庭中沒有運用口語的習慣就很難將語言真正融會貫通,語境語句表達上也不能充分掌握。
(二)缺乏表達意識
因為應試教育的局限,許多學生和家長都只注重筆試成績,在平時學習時間的分布上也會有所側重。同時,家長也沒有意識到平時要多注意用英文與學生溝通,學生失去了很多能用所學英語口語知識表達的機會,久而久之即使需要用到英語口語也因為從未鍛煉過而生疏,故而產生不敢開口不想開口的惡性循環,不利于學生學習英語、練習英文思維能力的提高。
二、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性
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性在新課改的要求中體現地淋漓盡致,在基本要求中提到要讓小學英語教學的重點放在提高英語口語交流能力上,說明能夠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是小學教育工作者最應該讓學生學會的學科核心素養[1]。口語交際能力體現在不同的時間地點,選擇性地把握語言,對提升學生情商和智商都有很大幫助,對學生英語這一學科整體素養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三、如何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一)設置交流語境
為讓學生開口交際,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感興趣,自發地開口能自然地讓學生進入學習和交流的氛圍,有一個語境才能讓學生聯想到相關的詞匯和語法結構。教師可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主題開展主題口語課,例如可以選擇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動畫精彩片段,結合剛學習的語法詞匯知識,讓學生配音,表現較優秀的學生可以讓其當眾表演,提高學生英語口語的自信心。
除了不同主題配音活動外,還可以通過對所學課文的延伸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以川教版小學三年級英語教材為例,當學習完lesson Q Big or Small和lesson R Apple Apple I like You后,讓學生結合兩章節的詞匯和語法編寫完成四句對話,將水果單詞與尺度單詞結合起來并表演,進一步加深對詞匯的使用熟悉度。
(二)多形式激發學生開口興趣
為激發學生對英語口語的興趣,教師可舉行多種形式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鍛煉交流能力[2]。例如舉辦朗誦比賽,讓學生背誦較平常學習教材長的小文章并進行富有感情的競賽。小文章的背誦能提高學生英語語感,多加練習讓學生習慣開口發音這一動作,從而習慣成自然,學生就不再懼怕開口或羞于開口。除舉行口語競賽外,還可以通過輕松的游戲互動讓學生產生開口興趣。教師可以選擇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游戲,結合英語日常單詞,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下開口交流,對活躍度較高的小學生來說是最能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活動。學生只要能對英語口語交流產生興趣,就能自發自主地進入學習狀態,比刻板單一的教師勒令學生背誦掌握單詞的學習效果要強許多,且讓學生產生興趣后較容易放下心理防線,主動接觸生僻單詞,對擴大學生單詞詞匯量有促進作用。
(三)聯合家庭教育
當前家長對學生英語口語的重視較之前有了很大提高,但單靠教師在學校里的引導和影響促進學生提高口語是不夠的,需要學校聯合家庭共同教育學生。通過調查可發現,家長比較重視學生口語交流能力并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學生開口,積極與家長交流的學生往往英語口語的交際能力會比沒有的學生要好很多,因此,提高這一能力也需要家庭付出一定努力。教師可鼓勵家長與學生一同預習單詞和復習單詞,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結合基礎詞匯,將語言交流融入日常生活,讓學生習慣開口說英文,久而久之就能提升口語交流能力。
(四)注重學生心理變化
對于英語口語交流能力基礎較好的學生來說,參加活動和家庭教育能起到良性循環的作用,能力越來越能得到鍛煉。然而對自身單詞基礎和交流能力較弱的學生而言,在活動中受挫容易打擊自信心,對開口產生恐懼心理,久而久之甚至對英語學科產生厭惡心理,不利于學生學習。因此,教師對于基礎較薄弱的學生要采取多鼓勵多激勵的形式,引導學生建立對英語的自信心。例如,當學生出現口語表達錯誤時先不忙著糾正,而是夸獎其語法或單詞用得正確的地方,鼓勵學生再多幾次使用正確的單詞語法,增長其自信心,之后再提出錯誤的地方,同樣要求再多練習幾遍。此外,教師要多使用英語的鼓勵話語激勵學生,不要急于糾正錯誤,而要以讓學生放輕松為前提,讓學生在舒適的狀態下從害怕到勇敢、從猶豫不開口到自信表達,以此提高學生口語交流的能力。
四、結束語
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學生家長還有教師共同努力堅持不懈,才能從量變引起質變。因此教師與家長一定要有耐心對待學生,決不能急于一時要求速成,這樣反而會加深學生對英語的恐懼心理,更無法開口,要讓學生愛英語在心里,自信表達在口里。
參考文獻:
[1]隋曉燕.提高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研究[J].中華少年,2017(23):49-50
[2]何曉.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J].學周刊,2016(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