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一偉
摘 要:五年制大專生不同于三年制專科生,由于他們的年齡較小,五年制學生入學前是初中畢業生,學習能力、理解能力、自我管理和約束能力都很不夠。學生正處在比較叛逆的時期,他們的學習熱情低,有很多原因導致學習興趣低,針對不同的原因我們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對癥下藥。
關鍵詞:五年制大專生;學習興趣;心理問題
高等職業院校以職業教育為導向,注重培養實踐能力強、動手能力好、適應市場需求的專業技術人員??扇缃癫簧俑呗殞W生出現嚴重的厭學狀況,且不能得到改善,這其中五年制高職學生厭學情況尤為突出,如果這種厭學情況得不到解決,勢必會造成高職教育陷入瓶頸的地步,制約著其長遠發展。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五年制高職學生厭學呢?
一、學生本身基礎太差,自身因素
(一)一直來厭學的情緒
五年制高職學生厭學不是進入五年制以后形成的,而是在初中甚至小學已經產生了。由于這些學生自身基礎薄弱,不能適應課程的發展,不能適應選拔性考試的要求,逐漸在自己的內心產生了對學習厭倦。進入高職學習后更強調自覺管理、自我學習,原先的升學壓力沒有了,學習環境發生了變化,管理方式也不同于以往了,學生自我支配的時間多了,脫離了父母,寄宿在學校,這些條件都再次喚醒了學生的厭學思想。
(二)不會學習
五年制高職學生的學習完全處于被動、應付的狀態,導致學習效果都是在老師時刻督促、班主任嚴格管理下取得的,這種狀態成為他們的一種學習習慣。而這種習慣也導致了平時上課玩手機、睡覺、不認真聽講,慢慢的對學習也就失去了主動性。
(三)學習態度不端正
有了端正的學習態度,才能有好的成績。但五年制高職學生中,為了混個文憑,將來找個好工作的占了大部分,為了掌握一門技術而學習的學生只占了小部分,態度不端正也導致了學生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從而產生畏難情緒,逃避退縮,不會想方設法去解決,甚至容易產生放棄的念頭。
(四)自卑,信心不足,迷失方向
進入高職以后,大部分學生感覺自卑。自卑這種消極想法使學生不能正確的評價自我,在他人面前沒有了自信。有些學生進入高職學習后,認為革命到頭了,沒有了追尋的目標,迷失了前進的方向,也會產生破罐子破摔、得過且過的情緒。
二、社會環境的影響
(一)社會輿論
在一般人眼里,五年制高職學生,就是考不上高中的一些落后生。這些學生即便是出了學校也比一般大學生低一等,最多被認為是體力勞動者,就是人們普遍認為的“技術工人”,說到底仍是工人,待遇也不會高,因此產生了厭學。
五年制高職學生實際能力與企業用工需求有差距的影響目前一些企業用工需求在實際招工中出現了一味追求高學歷,不是本科生就不要;還有一些企業則相反,寧愿招收沒有任何職業技能培訓的工人上崗后再培訓;學校開設的專業與市場需求存在著距離,學生到了工作崗位不能勝任。
(二)社會不良文化的負面影響
五年制高職學生因自身心理未完全成熟,世界觀、人生觀正在形成過程中,自身的控制能力比較差,對于社會不良文化極易受到侵蝕,在這種侵蝕中,對網絡的不合理使用成為了學生厭學產生的一個因素。
三、學校因素的影響
(一)教師對學生的影響
老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老師對學生的態度也會給學生厭學帶來影響。如果學生因為某種原因對某位老師不滿,就會遷移到這位老師所教授的課程,從而導致對這門課程失去興趣,甚至用厭學的方式來消極反抗。如果老師愛學生,時時處處替學生著想,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學生就會喜歡這位老師,進而喜歡這位老師所教授的課程。
(二)學習內容和教材對學生的影響
五年制高職學生使用的教材、選擇的教學內容是否適合學生的現狀也是影響學生厭學的一個重要因素。然而,五年制高職目前沒有一個統一的適合這類學生特點的標準的教材,所以在選用教材時隨意性較大、更換頻率高,許多選用的教材都沒有從學生實際出發,沒有考慮五年制高職學生的特點和接受能力,因此對學生來講難度大、深度大,導致學生聽不懂,學不進去,時間一長,就對教材及學習內容厭倦了。
四、家庭情況的影響
(一)家長期望值過高對學生的影響
許多家長希望子女能讀高中、能成才,但如果父母只重視學生的學業,高要求于成績,會讓學生壓力較大;如果家長忽視學生的性格發展、能力提高、興趣培養,肯定會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甚至給學生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導致不良情緒,那就會厭學。
(二)教育方法不當對學生的影響
有些家長認為自己的職責就是伺候好孩子的日常生活,教育孩子的事是學校的事是老師的事。而當看到孩子成績時,這些家長的反應基本一致———打、罵,所以這些學生在升入高職之前基本都是在家長的暴力或“冷暴力”下度過的。
(三)家長素質對學生的影響
家長是孩子出生后接觸的第一個老師,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在孩子的思想品德形成和發展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學習的過程中,家長對子女的影響也是非常深遠的,(四)特殊家庭對學生的影響
特殊家庭給學生帶來的消極影響是十分明顯的。家庭的變遷、缺少父母的關愛、家庭條件困難、受到部分學生的歧視,給來自特殊家庭的學生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創傷。有的特殊家庭學生心理封閉、孤僻、自卑,有的人性專橫、處事偏激,有的心理脆弱、叛逆、怨恨,學習缺乏自信。這些家庭的家長對子女的學習情況基本不過問,學生感受不到家長對自己的關愛,自己也就自暴自棄成績一落千丈,厭學也就必然了。
總之,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在社會對高職教育不看重的前提下,盡管學生入學時有著良好的學習愿望,但是沒有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由于一些不良家庭環境的影響,由于學校在課程設置、教學安排、教學方式等方面一直沒有很好的適應學生特點,再加上自身紀律性差,意志薄弱等缺點,必然會造成學習動機下降,因此,導致五年制高職學生中厭學現象還是比較嚴重和普遍的,希望能夠引起高職教育工作者的重視。
參考文獻:
[1]李仕偉.五年制高職前期班級管理論析[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3(4).
[2]王瑞珍.五年制高職學生厭學狀況調查及對策分析[J].教育與考試,2012(6).
[3]王彥嫻.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初探[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