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九葉
摘 要:學生是渴望賞識的,特別是農村小學教學點的留守學生,教師時常對學生適時、恰當地贊賞,有利于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全面健康成長。賞識要讓留守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寬容和關愛,要面向全體學生,賞識還須細心尋找、發掘學生特別是后進生身上存在的閃光點,盡力擴大賞識的資源。為了讓學生多些賞識的機會,則需要教師精心的捕捉,精心的備課,精心的創建有效的平臺,賞識也須真誠、具體、適時、靈活,且切合實際。
關鍵詞:賞識;小學數學;課堂活力
《中國教育報》曾推出一項權威調查表明:“中國在校學生有九成信心不足”。“而學生是渴望賞識的,因為它就像生命中的陽光、空氣和水一樣,是必不可少的。很難想象一個成天被挑剔的人,會有成就感,會充滿信心。”心理學家研究表明,贊賞的話常被人無意中記在心上,并可以轉化為巨大的精神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對目標的追求和實現。
我現在所教的小學一二年級學生絕大多數是留守孩子,大多數性格內向,易靦腆羞澀,缺乏自信,也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基礎。且孩子們處于低幼年齡,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往往直覺形象思維優于抽象思維,樂于接受感性知識。烏申斯基指出:一般來說,兒童是依靠形式、顏色、聲音和感覺來進行思維的。學數學時普遍有害怕、抵觸等心理。為使課堂教學取得實效,為使課改符合接地氣,除了進行情境創設、精講精練、師生互動等,我盡量利用一切機會對孩子們課堂上好的表現適時、恰當地贊賞,頗有成效,下面談談我的一些體會,敬請方家批評。
一、賞識讓學生信心大增,舉手頻頻。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課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去點燃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火花。(《怎樣培養真正的人》第148頁)”過去,我創設數學問題情境,拋出問題以便師生互動時,只有幾個學生敢于舉手回答,而現在學生幾乎每節課都人人舉手。 由于課堂上我對孩子們多次贊賞,讓他們學數學時克服了心理障礙,放下了思想包袱,心情能愉悅、輕松地且樹立信心,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興趣。由于解開了“心結”,學生情緒就活躍了,思維也活躍了。學生們不僅聽課認真,還按教師要求踴躍地動嘴口算、討論等,動手算,課堂氣氛明顯活躍,充滿了活力。
二、賞識使學生注意力更集中,且注意力保持時間都能延長。
我所教的班上每屆總有幾個學生特別好動,上課時不是對窗外望,就是手在抽屜里搞小動作,或者和旁邊同學說話等,注意力很難集中到5分鐘。而對學生們常常贊賞后,那些學生上課時注意力后來都能保持在15分鐘以上。
三、賞識讓留守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寬容和關愛,有利于構建民主的良好的師生關系。
小學生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如淘氣、不守紀律等,但課堂上老師不能對此耿耿于懷,還是要以欣賞的目光看待孩子們。素質教育的學生觀很清楚,“學生是主動發展的人”;教師要用動態的眼光去看待運動發展的人。對孩子們之間犯的錯特別是課堂上不遵守紀律等錯誤,不能生氣,還是要公平、公正處理,還是要包容,特別對犯錯的學生不能“居高臨下”指責和贊賞,這樣民主的課堂、良好是學習氛圍就不難建立。
“我現在不擔心教師教不好學生,我只擔心教師不會愛學生,沒有愛哪來的創新人才培養?”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先生說,“好的師生關系是最大的教育力量。”而贊賞無疑拉近了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有利于師生良性互動,也為學生成長提供了一方溫馨的環境。
四、賞識須面向全體學生,而不僅僅是優秀學生。
因為我們農村教學點生源少,班額小,一二年級都只有近10名學生,為此,我每節課都爭取給每位學生都有表揚和被教師贊賞的至少一次的機會,讓他們盡力每天都有成長的進步感、成就感。
如果教師僅僅面向個別優秀學生,客觀上則對其他學生有忽視、冷落甚或歧視之嫌,這不利于他們自信樹立和健康成長,也不利于良好的班風、學風形成。
五、賞識須細心尋找、發掘學生特別是后進生身上存在的閃光點,盡力擴大贊賞的資源和面。
比如,我教一年級第三單元“認識100以內的數”時,其中有“想想做做”第1題:“數一數我們教室里桌子和椅子有多少個?小朋友,看誰數得又對又快,并告訴同桌你是怎樣數的。”為此,我對后進生中數得對和數得快的同學進行了表揚和贊賞。
六、為了讓每位同學都有被教師賞識的機會,須努力使賞識的內容多樣化。
如贊賞學生數學作業交得及時了、數字寫得工整了,再如今天上課注意力比昨天集中了,又如某同學舉手次數多了、有禮貌了、衣服整潔了、上學沒遲到等等。又如鼓勵學生詢疑質難、釋疑解難等,諸如此類的贊賞真誠、具體,諸如此類的努力也凸顯了靈活性,又切合實際,學生樂意聽,優秀的心理品質也有助于形成,學習勁頭自然更足。這樣班上人際關系人人和和樂樂,師生都會覺得上課是享受。
七、為了讓學生多些賞識的機會,則需要教師精心的捕捉,精心的備課,精心的創建有效的平臺,最好讓學生課堂上動起來,讓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多起來。
為使得課文內容教授起來不枯燥,又能學生全體參與進去,便于教師找到學生閃光點而去贊賞,以有利于學生改正缺點獲得進步,教師精心備課,鉆研教法尤其重要。比如我教授江蘇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數學》(下冊)第六單元第五課“退位減法”中隔位退內容時,是這樣做的。
為了讓學生對課本第59頁“想想做做”第2題“先找出錯在哪里,再改正過來”產生探究興趣,我依據班上孩子們愛看《喜羊羊與灰太狼》動畫片的心理,設計了這樣一個故事,故事是這樣的:灰太狼的兒子小灰灰放學后做了這樣三道擺豎式題,請灰太狼檢查,灰太狼認真地看了看,想了好半天,說都是正確的,聰明的喜羊羊看了看題卻說是錯誤的,同學們認為是灰太狼對還是喜羊羊對?同學們先津津有味地聽我講述后,又仔細思考、演算、討論,然后都大笑起來,紛紛舉手指出灰太狼的錯誤。顯然我以故事形式講授提高了學生特別是好動的后進生們聽課的興趣,也激發了他們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使他們聽課注意力集中了許多。雖然他們有的同學還是不會算,也不能指出灰太狼的錯誤在哪兒,但我有了贊賞他們的機會,如他們剛才聽課比以前認真多了,或也主動和同學們討論了等等。只要見機使生生互動或師生互動,教師贊賞的機會和地方就多了。所以我的學生特別是那些曾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的學生現在一般每節課都能使保持注意力時間至少要超過15分鐘。
當然,賞識不是刻意地向學生討好或巴結,言不由衷地“貼標簽”或敷衍或表演,贊賞要有實效,須真誠、具體、適時、靈活,且切合實際。
對小學生適時、恰當地贊賞有利于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遵循了課標所說的學生成長的心理規律,也是踐行蘇霍姆林斯基理念的有力抓手,便于教學中以學生為本,學生全面發展。另外,也符合《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教學“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 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之要求。
參考文獻:
[1]曹燕葵.農村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法的實施及優化[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1):108+110.
[2]冼歡明.農村小學高年級數學課沉默的合理應對[J].課程教育研究,2018(40):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