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傳斌
摘 要: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價值,實現學生的良性成長和發展,許多老師站在學生的角度,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個性化發展要求調整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案,保障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學有所獲,實現個人的層次化發展。在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之中,有的老師以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為出發點,采取符合學生個性化發展要求的教學策略和培養方案,在引導學生、鼓勵學生的基礎之上實現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物理學習的精神和精髓,從整體上提高個人的物理學習成績。對此,本文以高中物理為分析的切入點,了解該學科教學之中培養資優生的相關策略及要求,以期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實現物理人才培養目標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高中物理;資優生;培養策略
一.引言
我國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學生才是教育教學的主體對象和出發點,老師需要堅持學生的核心地位,將課堂的主流權和選擇權教給學生,圍繞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要求選擇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案,保障學生能夠在一個更加自由且寬松的學習氛圍之下實現良性成長和發展。在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之中,資優生的培養備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為了構建高效課堂,促進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老師必須要調整教學策略,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物理學習水平,采取循序漸進的策略和手段來培養不同層次的學生,更好的實現學生的層次化發展,從而從整體上提高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和水平。
二、資優生
資優生主要是指在自主學習過程之中存在一定特長以及某種技能的學生和學生群體,這一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強,同時具備一定的學習自信心,擁有較為充足的學習動力。與其他學生相比,資優生對學習的需求更高,對此老師必須要注重教學策略的調整,關注人才培養的針對性以及有效性,讓資優生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之中獲得老師相應的輔導,從而實現個人的良性成長。
三、高中物理資優生的培養策略
從上午的相關分析可以發現資優生的培養內容和形式有所區別,老師需要站在資優生的角度分析資優生的特點以及優勢,充分體現資優生的自主能動性,保障資優生能夠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在老師的引導之下主動參與不同的物理實踐活動,對物理這門學科有一個深刻的認知和理解,從而實現個人的良性成長和發展。
(一)選擇合適的知識點引導學生延伸學習
資優生的學習能力較強并且有著較好的學習基礎,這一部分學生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之中往往認為物理知識比較簡單,自己能夠掌握所有的知識點,但是在完成自主學習任務之后,卻遇到了諸多的困難和障礙,因此這部分學生會產生一定的消極心理,長此以往就會使得資優生出現懷疑自我的現象,嚴重挫傷了個人的主觀能動性,無法站在宏觀的角度對物理知識有一個深刻的認知和理解。對此,高中物理老師必須要意識到這一現實問題的產生原因,老師必須要引導學生進行研究,并分析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要求,幫助學生結合個人有的社會生活實踐經驗進行主動的識別,從而選擇符合個人學習能力的知識點,真正的實現延伸學習。另外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在引導學生鼓勵學生的過程之中老師需要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在一個更加自由的環境之中自主選擇相應的學習板塊和知識點,以此來實現舉一反三和學以致用,保證自己產生更多的學習動力和學習意愿。
其中案例分析所發揮的作用比較明顯同時備受老師的好評,老師可以挑選高中物理教材之中比較典型的案例,通過案例的解讀來讓學生對物理知識板塊有一個深刻的理解。為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老師還可以將案例分析與小組教學實踐活動相聯系,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認知,鼓勵和引導學生不斷地拓寬個人的思維領域,真正實現深度學習,在問題意識的引導之下進行自主思考和自主學習。
四、引導學生結合和自己的學情完成研究學習任務
不同資優生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習能力有所區別,在此基礎之上所產生的學習需求差異較大,但是大部分資優生的學習基礎比較扎實,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較強,因此老師可以以提升學生的聚合思維為基礎,了解學生目前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設置針對性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實踐研究的過程之中主動的完成老師所布置的學習任務,在老師教學目標的引導之下實現延伸學習,促進個人學習能力及學習水平的綜合提升。
比如物理老師可以也在完成主題教學環節之后布置課外學習任務。在一個摩天大樓之下丟下一個小的鉛球,這么這個小的鉛球極有可能會傷害到摩天大樓之下的行人,這種說法比較夸張,但是能夠在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問題探究的欲望,老師可以在引導學生的過程之中鼓勵學生發揮個人的特長以及想象力,對這枚小鐵球的重量進行簡單的測量,然后了解相關的物理知識,讓學生利用所學習到的物理知識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和判斷,不斷調動個人的學習熱情,從而獲得更多的學習成就感。學生參與整個實驗環節之后,老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層次、學習態度和學習質量進行綜合的考量,落實好后期的教學評估環節,關注對學生的表揚以及肯定,將過程評估和結果評估相聯系,讓學生意識到個人的不足以及優勢,從而主動的調整后期的學習方向以及學習策略,真正實現個人學習能力及學習水平的綜合提升。
五。引導學生深入物理概念學習,建立完善的物理知識體系
盡管高中物理教學的實踐性以及應用性比較明顯,但是大部分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都離不開簡單理論基礎知識的學習。為了給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引導資優生的過程之中,老師需要以物理概念的學習為基礎,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物理知識體系和框架,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偏好,將情境教學、小組教學與學生的自主實踐活動相聯系,拓寬學生的思維領域,鼓勵和引導學生在思維探索的過程之中培養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對不同物理概念之間的相同之處以及差異點進行簡單的分析。另外概念的學習還能夠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讓學生意識到物理知識學習的層次性以及漸進性,從而主動的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實現舉一反三和學以致用,利用所學習到的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實踐中相關問題,提高個人的實踐動手能力以及水平,主動的在與老師進行溝通和互動的過程之中解決個人在高中物理學習時所遇到的困難和障礙。
六、結語
高中物理資優生的培養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復雜,不可能一蹴而就,老師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意愿,保障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實現個人的良性成長和發展,從而對物理學習有一個深刻的認知和理解。
參考文獻
[1]趙奇瑋. 高中資優生物理先修課程自主設計與實踐探索[J]. 創新人才教育, 2015(4):57-61.
[2]楊小知. “創新素養培育項目”中資優生物理實驗教學探索[J]. 現代基礎教育研究, 2012(1):179-183.
[3]陳一鳴. 高中物理學科分層走班教學的調查研究———以廣東廣雅中學為對象[J]. 廣東教育:綜合版, 2019(2):37-38.
[4]林同春. 淺議物理探究性實驗在資優生培養中的定位[J].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