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昌
摘 要:在新課程背景下,素質教育已經全面推行,這就需要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必須進行有效的創新。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已經成為新時代教學目標,教師除了要傳授學生語文知識以外,還得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將育人的目標放到更重要的教學任務上,在保證教學效率的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方面的引導。在這樣的前提下,教師在進行文章分析、講解時,還要對學生傳輸積極的中心思想和正確的三觀。語文是能夠影響學生思想的課程,是最能引導學生學習成長的課程。教師要利用好相關的教學理念,在保證高效教學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道德素養能夠影響學生行為和思維。本文著重從在高效提高學生學習的同時,怎樣兼顧育人之道。
關鍵詞:新課程;語文;高效課堂;育人之道
素質教育大環境中,中學語文課程教學上,更多的是要承擔育人的作用。中學階段處于學生自主意識和獨立思想的萌芽階段,還未形成個人成熟的思維想法,所以在這個階段必須實現知識教育和品德教育的結合,才可以達到最好的高效課堂教育。而到了大學階段,學生思想行為有了一定的判斷力,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不再像中學一樣那么明顯,但是也不能放松,這時要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得到全面的發展。通過語文的學習,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提升學生的審美標準,促進成為新時代的高素質新型人才。學習不再是傳統的知識教育提升,已經提升至道德行為層次的教育了。正是所謂真正的教書育人,不再是只有教書。
一、現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何謂高效?言簡意賅的說就是在教師完成課堂教學后,學生收獲的教學效果,是否達到預期計劃的最大化。但是在教學活動中,構建高效課堂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要了解這些問題才能更好做出相應調整,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我國的應試教育觀念根深蒂固,雖然現階段素質教育的不斷推行,但是很難完成教育觀念的迅速轉變,這無疑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論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還是學生人才評價方面,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在語文教學中,不管是學生、教師、學校還是家長。大多都以如何取得更好成績為主要目標,圍繞成績開展相關的教育活動,忽視了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影響學生全面發展,扼殺了學生個性化成長趨勢。
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不了解學生情況,教學活動沒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因而導致學生學習效果不理想,教學策略難以發揮預期效果。新課改提出后,全新的教育模式也隨之而來,但是部分教師對改革認識不足,無法真正有效的去落實,意識和行為存在一定的偏差,導致教學過程中出現不合理的現象,從而影響教學質量。
二、怎樣提高課堂上的育人之道效果
作為文化正向價值的發掘者和引領者,學校提倡文化育人,要指引學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養分,著眼思想道德引領和文化品格塑造,構建科學與人文知識體系,讓學生樹立遠大理想,也要塑造積極健康的人格素養。
高效課堂的打造,不只是教師的工作,還需要學生的配合。要想達到預期的效果,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習慣是必要的前提,重點去培養學生這樣的前提條件。無論在哪一個階段的語文教學,教師都要注意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培養,從培養一個好的習慣開始入手然后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留一點時間去帶領學生思考,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反復多次的去引導,讓自主學習慢慢的變成習慣。語文教學講思維的教育,還讓學生學習如何自主支配個人學習時間安排,逐漸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也應該根據學生的情況,盡量減少封閉性的作業,多安排一些開放性作業內容,借此來讓學生得到更多的自學,自悟,自主的機會。
情境的營造在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通過具體生動的情境營造,不僅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他們自主的學習探索語文的魅力。同時也不能忘記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而不是擔驚受怕,死氣沉沉的氣氛,不同的氣氛條件下,學生的感受學習也是不一樣的。能夠讓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是最好的。新課改的要求就是讓教師和學生建立更加和諧穩定的教學關系。充分了解學生情況水平,針對性的發展學生個性化。
三、從創新開始,構建高效課堂教學
創新一直是時代發展的主旋律。運用創新思維,采取合理的措施,在教學培養學生同時構建高效的課堂,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做好課堂教學的開始工作,課堂導入環節是否有效,是關乎后面整個課程開展順利的前提。一個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說的沒錯。如何做好開端,需要教師不斷的探索和創新,好的引導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可以聯系生活實際,構建生活化的語文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利用生活知識和經驗更好的去理解課本中的知識點內容。
紙上談兵無法檢驗真實水準,實踐才是經驗真理的唯一最有效的方式。在語文學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去實踐,在實踐中檢驗自己所學知識,在生活中體驗語言文學描述的美和觀察了解作者的心情。將理論和實踐有效的結合,最大化的吸收所學知識內容。語文的學習不像其他課程一樣有規律的推理,語言文學需要的是摸索揣摩,要學生深入的參與進去,而且在課堂上想融會貫通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課后的幫助。
結語
高效課堂的創建,教師就需要和學生一起創建良好的教學環境,可以更加突出育人的發展目標,語文的育人之“道”關鍵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寬松和諧的育人環境下開展教學。讓學生思維處于活躍的狀態,自主的去學習,這需要教師不斷創新優化課堂教學。語文不僅僅是一門文化課程,同時也是學生成長路上一直陪伴的良師益友,在不同的學習階段中,都要汲取正確的思想,樹立正確的三觀價值,培養優秀的道德品質。目前最重要的是實現語文教學的改革,打破傳統教學方式,這樣才能更好的落實新的教育方法,推行新課標教學要求。
參考文獻:
[1]宋吉威.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方法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19):140-141.
[2]陳誠勛.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育人之“道”[J].黑河教育,2018(03):34-35.
[3]王立群.創新教學方式方法 ?構建中學語文高效課堂[J].教育現代化,2017,4(51):194-195.
[4]沈小娟.以情感人 ?以文育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新探[J].小學教學參考,2012(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