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和新課程標準的提出,情境教學法應運而生,并開始運用到各個學科教學的實踐過程中,逐漸受到了廣大教師的認可與青睞。初中語文是我國教育教學體系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也應順應課程改革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進與教學模式的革新,所以將情境教學法運用到初中語文教學中已經勢在必行?;谏鲜霰尘?,本文將從創設生活情境、創設操作情境、創設游戲情境與創設合作情境四方面出發,分析與探究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的具體途徑和科學策略。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初中語文教學;運用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教師要轉變過去單向傳輸的教學傾向,改善學生接受學習、機械記憶的學習狀態,鼓勵、強調和倡導學生的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習,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的優化和學習興趣的激發,最終促進學生知識、情感與能力的全面發展。情境教學法符合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能夠通過生動場景的還原和創設,來引發學生內心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深入地理解知識內容與內在規律。所以說,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徹底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思想,從現實學情出發,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以實現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運用。
一、聯系生活實際,創設生活情境
知識來源于生活,最終也將運用到生活中去。加強語文教學與生活間的聯系,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體驗語文知識在生活中的具體體現和應用,點燃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所以生活情境的創設必不可少。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將現實生活作為出發點,留心觀察,搜集各種與學生的知識背景和生活經驗相關的案例、事件等素材和資源,并將其融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之中,有效還原和創設生活情境,拉近語文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就在身邊,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增強學生應用意識。
例如,在教授《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時,為了豐富學生們的情感體驗,筆者將本節課程的內容與實際生活進行了緊密的聯系。
師:同學們,大家在生活中最喜歡哪個季節?
生:夏天、秋天、冬天、春天。
師:看來大家都有不同的喜愛,每個季節都有各自的特點,這就像我們每個人的性格一樣,而老師就非常喜歡冬天,那么大家能說說冬天具有什么特點嗎?
生:寒冷、潔白、寂靜。
師:冬天給大家帶來的感受各有千秋,而有一位老先生對冬天有這特別的感受,接下來我們就一同欣賞濟南冬天的美景吧。
這樣一來,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筆者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創設生活情境,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二、加強實踐指導,創設操作情境
實踐是教育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學生學習知識、運用知識的歸宿,操作情境的創設能加強實踐環節的開展,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掌握、強化知識的運用。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轉變過去“重理論、輕實踐”的觀念和思想,要加強實踐指導,創設出具體的操作情境,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和操作的機會,使學生能夠更加科學、高效的進行實踐學習,實現知識的有效運用。
例如,在教授《月亮上的足跡》這篇課文時,本篇課文是一篇紀實報道,通過作者的語言記錄了人類登月的偉大壯舉,為了讓學生們感受紀實報道的寫作特點,筆者為學生們創設了的操作情境。首先,筆者以前幾天的大掃除活動為主題,讓學生們對大掃除寫一篇報道,待學生們完成自己的寫作任務后,筆者再給予學生們報道的時間。通過學生們對課文結構的模仿,學生們將大掃除活動的準備階段、活動過程以及大家的分工描寫的十分詳細。這樣一來,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筆者通過加強實踐指導,創設操作情境,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創設游戲情境,活躍教學氛圍
教學氛圍通常是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態度、情緒和心理的外部因素,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才能保證學生的有效學習和課堂的高效教學。游戲是符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征的一種教學活動形式,游戲情境的創設能充分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因此,初中語文教師需要根據語文知識的內容、學生興趣愛好、學習需求來確定游戲的內容和形式,并結合具體教學進程來開展游戲活動,創設游戲情境,實現游戲和教育的緊密結合,讓學生在游戲和娛樂的同時學習語文知識,增強學生的學習意愿。
例如,在教授《丑小鴨》這篇課文時,為了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筆者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們創設了游戲情境,本次游戲的內容為角色扮演,讓學生們根據課文的描寫將故事內容表演出來。在游戲活動正式開始前,筆者先讓學生們對課文內容進行熟悉,待學生們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認知后,筆者再正式展開游戲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積極根據角色的描寫進行表演,將課文描寫的特點表演的淋漓盡致。這樣一來,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筆者通過創設游戲情境,活躍了課堂教學的氛圍,讓學生體驗到了語文學習的樂趣。
四、組織小組探究,創設合作情境
小組合作教學是新課程改革下一種創新型的教學方法,合作情境的創設能促進師生、生生間的互動和交流,拓展學生的學習深度、廣度。所以,初中語文教師首先應將全班學生分成的4-6人一組的學習小組,并對組內成員進行合理分工,確保每個學生都有參與和表現的機會;其次,教師需要向學生提出問題或者布置任務,積極創設合作學習的情境,激發學生合作的動機,促使學生主動地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溝通、討論與互動,實現思維互補、資源共享、深入探究,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授《貓》這篇課文時,為了培養學生們的合作精神,筆者為學生們組織了小組合作探究活動。首先,筆者對學生們分組,將學生們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6人,小組成員確定好后,筆者再為學生們布置探究任務,如下:課文主要講述了哪些事情?作者對家里養的第幾只貓印象最為深刻?課文采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這樣描寫有什么好處?任務下發后,學生們立即展開討論,經過學生們的激烈討論,學生們最終得出結論。這樣一來,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筆者通過組織小組探究,創設合作情境,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總而言之,情境教學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運用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同時也可以更進一步地落實和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所以,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要直面教學中的各種問題,不斷地思考、總結與分析,將情境教學法運用到教學過程中去,積極地創設創設生活情境、操作情境、游戲情境與合作情境,提高教學的生命與活力,最終收獲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爽.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北極光,2019(05):169-170.
[2]趙春梅.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