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中華
摘 要: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微課教學已經成為人們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基本方法,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單向教學模式,更符合小學生樂于探究、樂于主動的認知特征。其中,科學課程作為培養小學生科學素質的基本途徑,更需要以微課教學培養小學生的可持續探究能力,優化小學生的科學學習行為。本文將從以微課優化小學生的課前預習行為、以微課做好重難點知識釋疑活動、以微課提升小學生的課后反思能力三個角度分析小學科學教師應如何借助微課提升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科學;微課小學;應用分析
雖然科學是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科目,但是大多數學校卻并不十分重視科學教育,因為科學是一門非應試的“副科”,雖然是促使小學生實現綜合發展的基本途徑,但是卻并不影響一所學校的升學率,所以大多數小學學校所開設的科學課時是比較少的。這就意味著小學科學教師必須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提供必要的知識資料、能力引導與品質優化等多個教學幫助。為了減輕小學科學教師的教學負擔,人們提出可以微課教學保證科學教學的靈活性與多元化,突破時空限制,全面優化小學科學教育環境。
一、以微課優化小學生的課前預習行為
微課是指教師針對一到兩個知識點,通過微視頻方式錄制的為時在15分鐘以內的教學視頻,具有短小精悍、靈活多變等教學特征,只要具備互聯網、智能設備,小學生便能展開微課學習。對此,小學科學教師應以微課指導小學生的課前預習活動,有效訓練小學生的預習能力,為課堂探究做好準備。
就如在“動物的耳朵”一課教學中,我便利用微課錄制了一個關于觀察動物耳朵的教學微視頻。在微視頻中,展示了小熊、大象,小兔子、小狗、小馬的圖片,從耳朵的外形特征看,以外耳、中耳、耳蝸三個部分講述了動物耳朵機構與功能等具體知識,讓小學生們從科學探究角度重新認識了動物的小耳朵。在講述耳朵結構時,我有意識地滲透了觀察方法、觀察角度等常見科學方法,希望可以讓小學生意識到觀察是開展科學探究的首要方法。看到大象圖片的時候,小朋友想想,大象的耳朵像什么?耳朵應該長在哪里呢?學生們就會聯想到,想個大扇子,長在頭頂兩邊,同時,在微視頻中,還模仿了動物的飲食、生活習慣等小知識激發了小學生的科學聯想,希望可以幫助小學生有效完成知識預習任務。在微視頻引導下,本班大多數小學生都能夠初步了解動物耳朵的基本結構,初步消化本課知識。
二、以微課做好重難點知識釋疑活動
傳統的小學科學課堂是小學科學教師滲透科學知識的知識場,雖然在新課改中突出了小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但是知識內化行為通常是在科學課上發生的。為了完成知識傳授任務,小學科學教師或多或少都會忽視小學生的科學探究需求,壓縮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探究時長。但是,微課教學不同,小學生已經通過教學微視頻初步內化了科學知識,明確了個人知識疑問,可以直接在科學課堂上解難答疑即可。因此,小學科學教師應利用微課補充科學探究資料,解釋小學生的知識疑問,彌補小學生的探究不足。
就如在“春夏秋冬”一課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夠明確一個道理,筆者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求學生觀察了四季變換的過程,然后,提出了問題:同學們為什么天冷需要加衣服,夏天要穿裙子?在什么樣的條件下可以穿羽絨服呢?筆者提出的問題,就引發了學生的思考,同時,這也成為了學生進行探究的動力。我為小學生們微課錄制了了關于四季與溫度而產生不同科學學習資料,希望小學生可以了解季節的基本性質。本班大多數學生都知道四個季節帶給學生們不同的體感認知,部分學生在家長影響下了解了四季對環境、植物、溫度更多探究,但是卻不知原理。因此,本班學生對四季變化有一定的好奇心。于是,我便在小學生四季變換的衣服環節引入了微課,通過科學實驗解決了小學生的知識疑問,便于小學生從科學角度探究生活現象。
三、以微課提升小學生的課后反思能力
課后反思是小學生在課后主動回顧知識學習過程而展開的反復思考活動,小學生的反思能力決定著他們學習能力的變化發展。常規的小學科學教師一人面向幾十個小學生,難以兼顧所有小學生的反思指導任務。但是,微課教學則有效解決了這一難題。每個小學生都可以在課堂探究結束之后回放微視頻,通過視頻演示不斷優化自身的認知缺陷,切實促使小學生實現個性化科學發展,完善小學生的科學思維結構。
在科學課堂探究教學活動結束之后,我通常會在本班微信群、QQ群中分享微課資料,鼓勵小學生自主選擇觀看,及時復習科學知識。就如在“植物和陽光”一課教學中,我便利用微視頻錄制了植物開花結果的整個過程,通過剪輯技術將這個植物生長過程壓縮在10分鐘以內,結合陽光的變化,花朵盛開、閉合,具體的自然現象講述了植物的成長過程、花的基本組成結構與果實的一般特點。沒有陽光,植物不能正常生長,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借助問題和視頻,發展了學生的探究意識,也提高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在本課課堂探究結束之后,本班小學生便可根據自己的認知需求觀看微視頻,及時復習糾錯。
總而言之,微課教學是小學科學教師實施生本化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式。我們要認可并尊重信息時代的到來,利用微課這一現代化教學技術豐富小學科學的組織形式與教學內容,讓所有的小學生都可在微課引導下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為我國建設人力強國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萬志永.基于微課的小學科學翻轉課堂案例研究——以小學科學《充氣玩具里的科學》為例[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8(24):52-53.
[2]胡卓娜.微課讓實驗教學“簡”而“茂”——淺談微課如何優化小學科學實驗教學[J].小學教學研究,2018(23):24-26.
[3]陳秀琴.淺談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11):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