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英
摘 要: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夠適應現在的教學,陳舊的填鴨式教育方法阻礙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所以對教學進行改革成為了必然。探究式教學法是眾多教學法中比較成功的一個,初中物理教學中也引入了探究式教學法。初中物理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初始階段,如果能養成好的學習方式,將使學生受益一生。
關鍵詞: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
1探究式教學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意義
探究式教學方法,一改之前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利用新穎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形象生動地向學生展示了實際的物理現象,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知理解能力,激發了學生熱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通過思考、討論、實踐等方法研究問題、獲得答案,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自主探究、積極參與、善于創新、敢于實踐的能力[1]。通過實驗教學方法,提高了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發展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且在實驗的背景下,培養了學生對理性知識的認知,通過對實驗的探究學習,使學生在過程中不斷提高自我觀察力和動手能力。除此之外,通過實驗探究學習,培養了學生嚴謹的科學思維及創造意識,物理學科以力、光、電、磁、熱、聲和運動形態等多種復雜的現象組成,探究性實驗極大程度地弱化了這些概念的抽象性,從而使學生逐步掌握了抽象化的概念。通過實驗現象及自我聯想,進一步對物理事實有明確的理解認知,逐步培養了學生嚴謹的科學思維。
2探究式教學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
2.1營造民主的教學氛圍
寬容、愉悅的民主教學氛圍帶給學生心理安全,讓學生感到被充分地信任和理解,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有利于充分地激發學生探究意識。具體而言,第一,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充分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鼓勵學生的質疑精神和發散思維,讓學生敢想、敢問、敢做,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欲望。第二,以教師為主導,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教師要不斷給學生“自主提問”、“自主探究”、“敢于發表意見”的暗示,當學生的想法不夠完善時,教師也應首先表示對其想法的理解與支持并給予中肯的評價,讓每個學生都敢于表現自己,充分地發揮學生的探究精神,不斷引導學生對相關物理問題進行必要的反思。由于學生的性別、生活環境等不同,學生在個性、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因此,教師應巧妙地應用神態、動作、語言去激勵學生。例如,在做物理實驗進行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實驗過程,與每個實驗小組進行適當的交流,對學生提出的疑惑及時解答,這樣就能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
2.2創設豐富的問題情境
教師在教學中要提出具有挑戰性與吸引力的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地去認識、探究自己感興趣的現象、事物。如在上“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的教學時,準備一些常見樂器,讓學生觀察樂器發聲時產生的現象,親身體驗發聲的變化,使學生感到好奇,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動機。具體而言,第一,利用多媒體創設問題情境。如在進行“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關”的教學時,利用多媒體演示“胸口碎大石”的表演。這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直觀、生動、形象,從而能夠在短時間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第二,聯系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如“為什么剛從冰箱拿出的飲料瓶外有水珠”的表演,這讓學生在探究中懂得物理的實用價值,有利于培養學生用物理的眼光觀察身邊的物理現象。第三,通過實驗創設問題情境。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師應經常通過具體的實驗操作來創設問題情境,在探究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實驗動手能力,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學內容。
2.3加強學生的交流合作
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可以最大程度地促進學生互相幫助、相互勉勵、共同進步。在物理教學的探究活動過程中,強調師生交流、學生互助合作,這樣可以使學生對一個問題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在實施探究式教學中,教師應多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讓學生懂得表達與傾聽,懂得尊重與理解,形成合作探究的能力。具體而言,第一,培養學生的表述能力。教師培養學生準確表述表達自己的探究過程與結果,能夠被其他組員所理解與認同,讓學生樂于交流,提高學生表達的能力。第二,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開展的探究活動中,大多數環節都需要小組的分工與合作,如制定計劃、實驗操作、數據處理等。教師應指導學生在不同的探究課題中,讓小組成員輪換角色,以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激發每個學生的潛力,共同完成探究課題,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在探究過程中,教師必須重視引導學生開展討論和交流活動,創造良好的合作交流氛圍,使學生愿意傾聽他人的探究經驗,并進行客觀地比較和鑒別,從而克服獨立探究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2.4建立多元化的評價制度,了解學生學習效果
多元化的評價制度是成功實施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的重要手段。科學地評價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活動,建立多元化的評價制度,多個角度去評價學生,有利于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效果,也是激勵改進教師教學方法的重要手段。具體而言,第一,評價內容多元化。對探究活動的評價,應注重對課堂學習態度、實驗操作能力、小組合作情況等探究過程的綜合評價,以便讓每個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成功之處,增強每個學生學習的信心、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應通過觀察、記錄、分析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的學習行為,對學生提問、回答、討論情況,及時評價表現出的探究能力、協調能力、表達能力等,以發現學生的潛能。第二,評價方式多元化。傳統的評價方式多以教師評價學生為主,忽略了學生的觀點,而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則是實行多主體評價,采用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的方式,建立老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從多個角度反饋學生的探究效果。
3結語
探究式教學引入初中物理課堂是教學改革的必然,是素質教育關鍵的一環,充分適合初中生的年齡特點和迎合初中教學體系,適合時代的發展和教育潮流,是摒棄傳統應試教育,走向素質教育的起點。探究式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研究至關重要,學術的獨立,自由思想的締造,離不開探究式教學奠定的基礎。這一研究課題是未來教育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主題,因此應該予以重視,提升到研究的高度,進行深入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曲波.對初中物理探究教學模式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36):100-101.
[2]耿和鑫.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初探[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1.
[3]胡秀娟.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實踐探討[D].華中師范大學,2017.
[4]付健成.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模式的優化研究及其應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6.
[5]陳金涼.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淺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06):126.
[6]王利民.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A].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第五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2016:1.
[7]樊強.開發抽象思維,拓展思維空間.論高中物理教學培養抽象思維的策略[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09);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