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燦
摘 要:最近幾年我國不斷加強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目的在于不斷促進我國經濟結構進行轉型,從而更好適應新時期我國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在發展軍民融合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區域優勢產業和軍工技術有機融合,促進軍用兩用技術的發展,從而更好促進我國國防事業的健康發展。因此本文在此基礎上重點研究了區域優勢產業軍民融合理論及創新對策,從而更好促進我國軍民融合的發展。
關鍵詞:區域優勢產業;軍民融合理論;對策研究
1.軍民融合理論和產業結構之間的關系
軍民融合發展與產業結構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互相影響的。一方面,軍民融合就是為了更好服務于我國國防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通過將軍隊系統以及經濟領域以及科學技術領域的人才融合在一起,從而更好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通過促進第二第三產業在經濟體制中所占的比重,通過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從而促進我國工業體系的建設。另外在發展過程中,通過深層次改革和整合相關的人力資源從而使得人才在軍隊建設和國防建設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從而更好促進我國國防事業的發展。另外一方面,產業結構如果發生了調整,對于軍民融合的發展影響很大,這種影響可能是好的方面也可能是不好的方面,世界上很多國家的經濟之所以能夠取得快速發展,是因為他們在不同的時期制定了不同產業調整的方針政策促進了經濟的快速增長。通過分析美國、日本、英國等不同國家的產業結構特點,我們不難得出產業結構調整對于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這種促進作用是影響巨大的。另一方面,經濟發展的快速發展對于產業結構調整也有著積極的作用。西蒙·庫茲涅茨通過對于57個國家的研究發現,經濟發展對于產業結構的改變是巨大的。因此,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必然帶動了產業結構不斷進行優化調整,使得產業之間的比例不斷改變,朝著最優化的比例發展。大多數國家在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第三產業所占比重在上升,第一第二產業所占比重略微下降,只要依靠第三產業帶來的經濟增長可以促進經濟一直獲得發展。因此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是相互促進,只有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才能更好促進增長,反過來經濟增長也會促進產業結構不斷進行優化發展。
2.我國區域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1地區發展不協調
我國在京津唐地區、珠江三角區以及東部沿海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但是在中西部卻發展緩慢,主要是有地區資源限制。以京津唐三角區為例,京津唐三角區主要以發展第二第三產業為主,同時又擁有者的天然的區域優勢,這樣就使得京津唐發展很快。而中西部地區主要以第一產業為主,第二第三產業所占比例較小,同時資源匱乏,很難吸引到人才資源以及投資商,這就給其發展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因此資源分配不均和地理區域決定了我國區域發展不協調。
2.2稅收政策不合理
尤其是在稅收政策上,我國對于對保稅區、經濟特區、經濟開發區和一般地區的外資經濟、私營經濟、集體經濟和國有經濟是區別對待的。此外為了更好促進東部沿海的發展,國家擴大了對于這些地區信貸和捐助的比例,從而使得東部的企業有更充足的資金進行發展。相比之下,雖然我國不斷實行中西部振興計劃和加大了對于中西部地區加大了扶貧專項政策,但是這些政策在力度和范圍上都是十分有限,難以保證中西部的發展。因此中西部在發展過程中難以獲得資金、人才、投資等資源的補充,使得它們發展和東部的差異水平越來越大,長期以往就加劇了發達地區對外開放和市場化的滯后,導致經濟發展中的“馬太效應”的出現。這樣是十分不利于我國經濟發展的。
3.區域優勢產業軍民融合理論及創新對策的幾點建議
3.1充分發揮軍民融合理論的指導作用
通過研究美國和歐美國家的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我們可以發現美國等國在二戰之后通過出臺相關的優惠政策促進相關國防科技人才進行轉型,將一些軍用技術用到民營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促進了美國第二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從而使得信息產業成為了美國經濟的主要增長點,因此加強軍民融合勢在必行。通過學習美國等國的軍民融合的理論,筆者認為繼續推進工業化進程仍然是我國下一階段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中國現在處于產業結構轉變的攻堅期,之前太過于依賴傳統的行業。但是隨著經濟危機的爆發,產能過剩,行業帶來的污染問題全都暴露出來了。中國政策一直在深入調整產業結構,以高新技術為首的制造業必能慢慢生長起來。但是這些行業的發展是需要時間積累的,需要國家大力扶持,在短期時間內可能比較大的收益,但是從長遠的目光來看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絕對是有益處的。通過中美貿易我們看到我國第二產業內部的發展不是合理。對于一些重要的、基礎性的行業我國的發展不是很好的,比如芯片行業,操作系統行業,這些行業都是需要時間的積淀和國家的扶持的。
3.2發展軍民兩用技術為核心的技術
“軍民融合”在發展過程中需要重點發展軍民兩用技術。隨著我國不斷深化政治經濟制度的改革,傳統國防科技產業的發展已不能滿足國防現代化的要求。雖然我國在政策上大力鼓勵我國大力發展軍民兩用技術,但是在由于軍事標準和監管體制的限制,很多軍用兩用技術很難進行有效的融合,這樣就是使得很多民用技術無法進入到國防科技體系,不能為國防現代化服務,而很過國防技術也無法進入到民用企業,更好促進我國民用企業的發展。我國應該立足于中國國情,采取以下的措施來促進我國軍民戰略的發展,主要可以通過采取以下的措施:第一,發達國家的經驗可以用來重組現有國防機構在中國,或擴大國防科研項目的申報范圍,以便公民科學研究機構參與國防科研項目的申報。二是建立軍民融合的科技創新體系,發展軍民兩用技術,促進軍民雙向技術交流,實現軍民雙贏。
結語
綜上所述,軍用融合理論對于促進我國區域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我國要根據實際發展的需要制定有針對性的軍民融合的策略,從而促進我國國防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宋純利,宋政.我國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存在問題及對策措施[J].中國軍轉民,2016,(01):71-74.
[2]徐輝.我國軍民融合政策法規現狀及對策研究[J].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2015,(1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