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莉莎
摘 要:音樂不僅是人類的第二語言,更包含了情感、哲理以及社會萬象,通過音符所演奏出來的旋律和節奏是提升審美能力以及欣賞能力的重要途徑,尤其對于小學音樂的課堂教學而言,音樂是小學生情感渲染、激發想象、豐富內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通過音樂所獲得的情感體驗、審美意識是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重要方式。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討了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幾點策略,希望能夠為促進小學音樂教學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途徑
1 引言
對小學生所進行的音樂教育是以提高小學生音樂感受力、想象力以及創造力為目的,在滿足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上對學生所進行的綜合能力培養,不僅為小學生的學習創造了更好的條件,更促進了小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因此,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經成為了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首先,教師應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習需求,充分的做好課前準備,以此來為學生設置有效的教學內容。其次,教師應選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以激趣為主,提高小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最后,教師要以自身專業的素養來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 簡述有效提升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
2.1及時引入多媒體技術,構建良好音樂課堂氛圍確保音樂教學有效性
近些年來,多媒體及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多媒體信息技術在醫學、教育、體育、新聞等各個專業領域獲得廣泛運用,并取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為此,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及時引入多媒體信息技術,從而不斷優化和創新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方法,豐富音樂課堂內容、讓音樂課堂更加豐富、新穎和有趣,使用多媒體構建一個輕松、越快、生動有趣的音樂學習環境,從而有效調動學生音樂學習熱情,確保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比如,在認識樂器《京二胡、月琴》這一課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見到真實的二胡和月琴,也很少聽到二胡和月琴這兩種樂器單獨演奏的曲目,學生對京二胡和月琴這兩種樂器有一種陌生感,在本堂課教學中,教師就可利用互聯網技術搜集二胡名曲《賽馬》的音頻,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收聽,讓學生感受二胡這種樂器的獨特魅力,收聽完后讓學生們互相討論并表達自己的感受,課堂氛圍有效調動起來,而后在引出本堂課的主角京二胡和月琴,以此讓學生在輕松、自由、愉快的氛圍中實現對音樂知識的高效學習和掌握,確保音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2.2注重培養小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為提升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奠定基礎
對小學音樂課程教學來講,應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性、趣味性及新穎性,從而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中,切實感受到音樂課堂以及音樂學習樂趣,繼而有效培養和調動起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和探究興趣,為提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做好前提準備。為此,在當前的音樂教學中教師注重培養和調動學生音樂學習興趣,并將其做為提升音樂課程教學有效性的有效策略。培養學生音樂興趣的方法多種多樣,在音樂實踐教學中教師應充分依據音樂教學內容、學生音樂能力以及音樂教學具體學情,靈活合理的采用相應的教學方法,比如,情境教學法、范唱教學法及多媒體教學等,當然這些教學方法也可以互相結合在同一堂音樂課中靈活使用。比如,在教學《我的田野》這首歌曲時,教師首先就可播放該首歌曲的伴奏為學生范唱這首歌曲,讓學生在教師優美的范唱中體會歌曲的美,讓學生對新歌曲有一個初步的感知,并在學生腦海中留下教師范唱時的印象,在教師聲情并茂的歌曲演唱下有效帶動和感染學生,從而實現培養和調動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目的,而后在使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田野的真實景觀以及相關的音樂,創設真實生動的音樂學習情境,將歌曲的抽象化為直觀的形象,更加有助于學生對歌曲內容和情感的理解,從而有效提升音樂課堂教學效率和有效性。
2.3合理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充分挖掘音樂教學內容的‘美’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依據不同類型和題材歌曲中的‘美’,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有效調動學生音樂學習和歌唱的欲望,從而確保音樂課程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在音樂教材中每一首歌曲都有其獨特的韻律、節奏以及情感,這些都是美的體現,并且要求音樂教室也應在課堂中使用美的語言和優美的范唱等,讓學生切實收到‘美’的感染,從而有效激發學生想象力和音樂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范唱過程中應注重節奏和韻律之美、身體形態之美的話,從而通過教師的范唱有效感染學生學習歌曲和演唱的熱情,教師也可使用電子琴、手風琴等樂器進行伴奏,從而調動學生歌唱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教師的伴奏下歌唱。并且,教師也應針對不同音樂教學內容靈活的采用教學方法,從而確保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比如,在講授《幸福快車》這首歌曲時,教師首先就可使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段有關‘幸福’的動畫片或故事,以此實現本堂課的導入目的。教師再使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遍‘幸福快車’這首歌曲,并讓學生自由的表達收聽歌曲后的感受,學生們紛紛表示歌曲給人一種歡快、愉悅、自然、舒暢之感,而后教師在進行歌曲的范唱,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情感起伏變化以及節奏,而后在帶領學生分句學唱,在學生初步掌握歌曲時,將學生分成各個學習小組,讓學生通過小組學習的形式在組內進行演唱練習,并討論幸福的定義和意義。而后也可組織各小組之間進行歌唱比賽,最后通過教師以及生生互評的方式進行總結和評價,讓學生在歡聲笑語中高效的掌握歌曲。
3 結束語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進行,教師不僅要及時的更新教育的理念,更要以促進學生的學習發展為教育的目標,積極的為學生營造有利的學習環境,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小學生的學習發展。
參考文獻
[1]趙丹萍.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有效性的五大策略[J].學周刊,2016,10(4):191-192.
[2]馮會.淺析小學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6):250-250.
[3]丁琳.淺談小學音樂有效教學課堂的構建[J].學周刊,2013(6):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