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維強
摘 要:事實上,學生往往對擅長的學科感興趣,而對于不是特別感興趣的學科很快就會失去興趣。小學數學是學生學習數學道路上的關鍵所在。興趣學習在教育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學習興趣是學生良好地進行學習的必要因素以及獲取知識的開端,是培養學生求知欲的基礎。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一個特殊的時期,對許多新事物都具有很強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師應該積極抓住這個時期,改變教學方法使之適合學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以后在數學學習的道路上做好鋪墊。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生活教學;重視基礎;多加表揚
擁有學習興趣對學生的課堂學習至關重要,它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也可以使學生積極融入到課堂學習氛圍當中。而一旦一個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了學習興趣,無論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什么困難,他都將保持對數學的熱情,積極地克服數學困難,這樣也有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而教師在此過程中的責任很重大,需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而不至于使學生討厭教師影響數學學習的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中豐富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聽課興趣。
一、生活教學,激發共鳴
學生對數學沒有興趣的原因之一就是大多數學生認為數學與自己的距離很遙遠,生活中用到數學知識的時候很少,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小學數學中的知識比較淺顯易懂,很多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實際息息相關,在生活中都能找到相與之對應的事物。教師可以利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這一特點,在教學的過程中將生活中的數學常識插入到其中,使學生在課堂當中與教師行成共鳴。從而更容易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當中去,與教師的授課思路相一致,提升課堂效率。
例如,在教授“統計”這一小節時,我會給學生布置一個作業,讓學生實際操作統計。我會不限制題材,讓學生分組自由統計,然后將統計結果交給我,并且每個小組需要有個學生對于本組內的統計進行講解。然后我會在課堂當中對于學生的統計結果進行對比分析,指出其中的不足之處。讓學生在實際統計當中感受統計這一章節的應用方向。在實際統計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將統計很好地與生活實際相關聯,形象直觀地用學生自己的統計結果展示出來,從實際效果上來看,要比教師直接用語言講述這一概念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由簡入難,重視基礎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數學知識當中一些邏輯性較高的難以消化理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時刻關注學生的課堂效率以及反饋情況,最大程度使學生能夠跟得上教師教學節奏。只有學生深刻理解數學知識,才能更好地進行記憶與應用。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授課的同時將生活實例穿插進去,一方面更容易使學生理解知識,另一方面來說,還可以培養學生將數學知識生活化的習慣,加深知識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授“數的運算”這一小節時,由于數是非常基礎的一個概念,因此在正式講課之前,我會針對前幾節的課程情況進行總結,通過梳理讓學生慢慢會學會自己去整理和總結學過的知識點。我會在黑板上寫幾道題,找學生進行計算,檢驗學生的課程學習情況。針對學生的情況對知識進行補充,打好知識基礎,便于后期相關計算的學習。當然,這一節課的大多數時間我會讓學生進行以計算為主,通過大量的計算題,鞏固好基礎知識。
三、多加表揚,增加信心
教師需要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與成就感。教師在課堂中對學生要科學地進行評價,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適當對學生進行鼓勵或者獎勵,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感受成功的歡樂,使學生獲得自信心。學生有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后才會對所學的東西感興趣,從而會學得更好。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個人榮譽感,當教師對他們表揚了之后他們在肯定的鼓勵下,學習的熱情就會高漲。因此,教師要對學生的數學課堂學習給予合理的肯定與贊揚,這樣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熱情才不會減退。
例如,在教授“圖形的認識與測量”這一小節時,我會準備幾種不同的尺子,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測量周圍的事物,根據長方形與正方形邊的特點,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測量的事物是長方形還是正方形。在量一量中感受學習空間與圖形的變化,從而加深對這一課的認識與理解。同時,針對這一節,我會準備一個小競賽,讓學生快速測量并回答問題,及時對學生進行表揚,增加學生的課堂學習信心。
總而言之,有了興趣學生才能學得更好,進步的空間更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在教學方法上能夠做到多種多樣,讓學生在課堂中不會感覺到枯燥無聊。盡管現如今大多數的教師依然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中一股腦將課堂所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傳授給學生,學生在這種環境下不僅興趣提不上來,也嚴重導致課堂效率低下。但是隨著課程的進一步改革,筆者相信在以后的課堂學習中會快樂地思考與學習。
參考文獻:
[1]李霞.論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5(03).
[2]蘭云.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