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人們步入了信息化的時代,這讓計算機的普及與應用成為一個很正常的現象。計算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這也導致信息技術這門課程成為初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再加上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使“核心素養培養”成為當前教育的熱點所在,這也給信息技術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了挑戰。如何才能在日常的教學中很好地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呢?這是值得所有信息技術教師深思的問題。
關鍵詞:核心素養;信息技術;思考
在當今核心素養已經取代知識核心的時代里,各科教師首先要意識到,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樹人。對于各科教師而言,就是要把自己的教學目的從“教學”轉向“教育”,立足于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信息技術作為時代發展的主流,更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因此,作為信息技術教師,必須以“培育核心素養”為教學出發點,從而優化自己的教學質量。接下來筆者基于核心素養的背景下,就核心素養的概念,信息技術的核心素養培育的意義以及培育的有效策略,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議。
一、核心素養與學科核心素養
在對信息技術的核心素養進行了解之前,筆者首先要解釋一下核心素養與學科核心素養這兩個概念。什么是核心素養呢?核心素養是要求學生在全面發展中所具備的品格與能力,比如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那什么又是學科核心素養呢?學科核心素養則是在發展核心素養的框架下形成的,它所要求學生具備的某些品格與能力是反映該學科特質的。因此,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在學生學習特定科目的過程中實現的。但不管是核心素養還是學科核心素養,學生都能夠通過它們具備受益終身的品質與能力,從而很好地適應社會,不會被社會所淘汰。
二、信息技術的核心素養以及培養的意義
在了解了核心素養與學科核心素養之后,教師可以很清晰地認知到,培養信息技術的核心素養就是要求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中具備某些品質以及能力。那這些品質以及能力包括哪些呢?主要有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這四種,其中前三種都屬于學生所要具備的能力,最后一種則是學生所要具備的品質。它們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
首先,信息意識是學生獲得其他信息能力的前提,而計算思維與數字化學習與創新這兩種能力則是信息技術核心素養中的核心內容。它們三者都屬于行為方面的培養,而信息社會責任則是為學生的行為提供一個準則,使之擁有明確的方向,不至于走偏路。總之,這四者之間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為什么要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呢?首先,這是為了讓學生適應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讓計算機技術在各行各業中廣泛應用,計算機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而計算機的應用也提高了個人的生活工作效率。因此,作為社會主義未來的接班人,只有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才能適應社會,不會被社會所淘汰。其次,學生通過對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的培養,能夠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這對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有百利而無一害。
三、培養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的有效策略
1、捕捉生活素材,培養信息意識素養
什么是信息意識?信息意識就是學生對信息的敏感度以及信息價值的判斷力。初中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展的時期,他們的好奇心強烈。因此,作為一名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一點,幫助學生捕捉生活中的信息素材,并使之化為己用,以此來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素養。舉例證明:在進行《信息與信息社會》這一節的教學時,筆者就利用了學生喜歡追星的特征,讓其利用網絡去查找自己喜歡的明星的相關消息,進行信息的獲取,并且找出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信息,說明通過這條信息你能了解到什么。基于對明星的喜愛,學生會對對這節課充滿興趣,從而認真地去進行課堂知識的學習,也在無意識中培養了學生的信息意識素養。因此,教師就應該善于捕捉生活素材,幫助學生培養信息意識素養。
2、聯系生活實際,培養計算思維素養
什么是計算思維?計算思維就是學生在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的時候,能夠首先想到用計算機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因此,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師在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時,就要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結合在一起,從生活中的問題出發,來引導學生進行計算思維的培養。畢竟,任何一門課程學習的最終目的都是學以致用,信息技術當然也不例外。舉例證明:在進行《建立個人資料庫》的教學中,筆者就聯系了生活實際,比如:在建立個人資料庫的時候,如果資料不能分類存放,就會給以后的查找帶來麻煩。這就好比在現實生活中,有兩個衣柜,一個是簡單有序、按季節分類擺放的衣柜,另一個是無比混亂、所有季節衣服都混在一起的衣柜。在哪一個衣柜里比較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衣服,結果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教師應該聯系生活實際,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素養。
3、舉辦信息活動,培養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素養
什么是數字化學習與創新?數字化學習與創新就是學生在選擇數字化資源與工具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以及形成創新能力。眾所周知,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重于理論的課程,傳統的理論講解模式會使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從而缺乏學習的興趣,也就無法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更不要說創新能力的形成。因此,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素養,教師必須設計一系列的信息活動,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舉例證明:
在學習完九年級下冊信息技術的課程之后,筆者就舉辦了一次機器人制作大賽,要求以創新為主,制作的機器人不必拘泥于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越有想法越好。并設置了豐厚的獎勵制度,鼓勵全班學生積極參與。在參與比賽的過程中,學生會將課本上學到的知識很好地運用到實踐中去,而且在所學知識的基礎上,他們也會擁有自己的想法,并努力地去實踐,從而培養了自己的創新能力。因此,教師應該積極地舉辦各種信息活動,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素養。
4、加強思想教育,培養信息社會責任素養
什么是信息社會責任?信息社會責任就是學生處于信息時代所具備的在道德規范以及法律法規等方面的責任。在人們推崇素質教育的今天,教育理念已經轉變為“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因此,教師在進行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中,應該把培養學生的信息社會責任素養作為重心。畢竟有才無德是危險品,尤其是如今網絡交流的日益頻繁,導致各種安全問題層出不窮,這都是由于思想教育的缺乏所導致的,所以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舉例證明:筆者在上課的過程中,就經常使用多媒體播放一些生活中出現的利用信息技術進行違法犯罪,最后導致嚴重后果的案例,并對其進行解剖分析,從而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多媒體強烈的視覺刺激會讓學生印象深刻,犯罪分子最后的慘烈結局也會使學生深有感悟,學生也會因此產生責任感。因此,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以此來培養學生的信息社會責任素養。
總之,在當前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大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教育的主流,而且,它也是深入推進立德樹人工程的迫切需要。因此,作為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就必須將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放在教學任務的重中之重,不斷地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探索出培育學生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最有效的策略,從而為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發展中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曹慧榮.于問題解決中培育學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J].名師在線,2017(20):79-80.
[2]張全海.學生在信息技術方面核心素養的培養對策[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7(04):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