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壓
摘 ?要:隨著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區域活動受到了教師和幼兒的廣泛歡迎。區域活動為幼兒自主學習搭建了平臺。本文結合區域活動實踐,總結了培養幼兒自主性的具體策略:一是讓幼兒自主做決定,二是重視游戲材料投放,三是教師介入適時指導。
關鍵詞:區域活動;幼兒;自主性;策略
引言:
區域活動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特別輕松自由的學習環境,是孩子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為了發揮區域活動的教育價值,我們對其進行了大量的實踐探索與理論研究。本文僅從如何通過區域活動來培養幼兒自主性方面展開探討。
一、讓幼兒自主做決定
為了提高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參與度,我們要求孩子們每天來幼兒園時就把今天自己想玩的區域活動確定下來,并以插牌的形式來決定。對于在區域活動中玩什么游戲,怎么玩,和誰一起玩,這些都由他們通過自主思考后自行做出決定,不需要按照教師或者旁人的要求去游戲和選擇。因此這些區域活動都是孩子們自己選擇的,都是他們的愿望的表達,因此有效調動了他們參與區域活動的積極性。所以,區域活動的時間一到,幼兒立刻就著手制定自己的游戲計劃。通過自主制定游戲計劃的方法,有效培養了幼兒有計劃地做事情的良好習慣,這樣的習慣對于孩子們來講將受益終生。由于由孩子們自己做決定,因此區域活動有效滿足了孩子們按照自己意愿活動的發展需要,也是游戲精神的充分體現。
在玩區域游戲時會生成許多活動,此時我們應該根據孩子們的真實發展需要和興趣取向進行引導,以提高他們自主學習與自主探究的能力。如在生活區角,小雨打算玩剝開心果的游戲。剛開始時,他還是很有耐心地一點一點地用手剝,可是沒過多長時間,他就感到手疼了,因此奔向生活區的生活工具那里,用小錘子、檸檬按壓器等嘗試剝殼,很快剝開心果的游戲變成了對生活工具的探究游戲。對于此種轉移,教師應該尊重而不是阻撓,從而使生成性的活動發揮出其應有的價值,引領幼兒自主探究性學習。
二、重視游戲材料投放
有效的材料投放可以引發幼兒的游戲構想。傳統的區域活動中,教師常常根據教學目標對活動進行精心預設,而以此為依據投放的材料常常對孩子們的游戲形成一種潛在的干擾,有時會削弱孩子們游戲的自主性,不利于他們創新。由于區域活動中進行有效的材料投放會影響孩子們參加活動的主動性與游戲的興趣,因此我們必須重視材料的投放。一方面我們要從孩子們的興趣出發投放大量的材料。如在科學區角“讓雞蛋站起來”的游戲中,如果教師只提供簡單的幾種材料,不利于孩子們發揮想象,不利于激發孩子們探究的興趣,無法滿足探究性學習的需要,不能充分發揮科學活動的價值。另一方面要提供豐富的低結構材料。如可以讓孩子們自己在生活中搜集一些生活化的材料,像牛奶盒、紙杯、繩子、紐扣、彩色紙、毛線等,這些都是孩子們所熟悉的,容易調動孩子們使用這些材料進行游戲的積極性。在投放材料時,我們要注意材料投放的層次性,即根據不同發展水平,為不同層次的幼兒提供不同的材料,以滿足他們的游戲需要,使發展較快的幼兒“吃得飽”,使發展相對緩慢的幼兒“吃得了”,而不能“一刀切”式地為孩子們提供一樣的材料。
三、教師介入適時指導
區域活動為孩子們進行自主游戲提供了場所,孩子們自由玩耍、自主探究時,教師應該做些什么呢?教師應該認真觀察幼兒的游戲行為,當他們沒有興趣參加游戲時,當他們在游戲中遇到難題時,當他們需要材料時,教師都要適時介入給予必要的支持與幫助,給予有效的鼓勵與引導。
在區域活動中,為了推動幼兒自主發展,教師介入幼兒游戲的時機非常重要,教師的介入不能影響幼兒自主發展。這就需要教師時刻關注孩子們的游戲過程,對他們的已有經驗做出判斷,通過觀察發現他們的興趣點,發現他們發展的真實需求,從而做好必要的幫助與支持的準備,而非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標準去要求幼兒的游戲行為。為此,教師可以嘗試和孩子們一起坐下來。也就是說當孩子們在玩區域游戲時,教師最好能夠坐下來,而不是在他們游戲時在他們身旁走來走去。一方面教師走來走去會轉移孩子們的視線,另一方面如果通過觀察教師發現孩子們在游戲中出現了問題,在自己認為不得不介入時,教師不立即站起來走到活動區的這段時間,其實是給了孩子們自己解決問題的時間,為他們自主發展創造了時間條件。
結束語:
區域活動為幼兒能夠自由活動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在這里孩子們可以從自己的興趣與實際需要出發,選擇自己喜歡的區域,從而使他們能夠在自由、輕松、愉快的心理狀態下,運用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進而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創新的能力。因此,對于區域活動中幼兒自主學習的研究是非常有價值的。本文從做決定、游戲材料的投放以及教師的適時介入指導等視角,對區域活動中培養幼兒自主性進行了詳細闡述。
參考文獻:
[1]許小萌.在區域活動中如何培養幼兒的自主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9,6(05):170.
[2]彭聰妹.在區域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主性和創造力[J].學周刊,2015(2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