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文 楊運來 熊杰
關鍵詞 “電氣控制與PLC” 課程教學 工程案例教學 任務導向 知識轉化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10.066
Abstract "Electrical control and PLC" course has strong practicality, which influences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requires the teachers to realize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mode.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objectives of "electrical control and PLC" course are described. Then the method of the course teaching innovation is explored. Finally, the concrete way to realiz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Electrical Control and PLC" course is in-depth analysis. The aim i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personnel,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course and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Keywords "Electrical Control and PLC"; curriculum teaching; engineering case teaching; task orientation;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0 前言
就高職生而言,教師應該以技術能力、綜合素質、專業知識作為主要的培養方向。在這一前提下,可以實現對“電氣控制與PLC”課程方向的確定。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將學生的PLC技術、操作能力放在首要位置。由于傳統的教學方式過度關注理論知識教學,忽視對學生實踐操作的重視,所以很難提高教學質量。
1 “電氣控制與PLC”課程教學特點與目標
“電氣控制與PLC”課程是PLC應用技術、電機電氣控制有機結合的結果。所以該課程的知識內容十分豐富,并且所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泛。不僅如此,該課程的專業性更強,有著顯著的實踐性、應用性。因此,“電氣控制與PLC”課程對于學生有著較高的要求。具體而言,在該課程的教學中,學生不僅需要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還必須所具備實踐操作的能力。目前,職業院校積極向應用型進行轉型、發展,目的是為社會培養更多高質量、高素質的人才。以新課程改革的為視角,“電氣控制與PLC”課程教學也應該積極進行相應的改變,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同時實現的教學目標的合理設置。對于該課程的教學目標來說,主要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知識應用能力為主線,培養具有良好職業素質、自主學習能力強、創新能力強、應用能力強新型的復合型人才。為了能夠在教學中實現該目標,教師必須積極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模式、考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創新、改革,為學生構建全新的課堂環境。
2 “電氣控制與PLC”課程教學創新的方法
2.1 啟發互動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在科技不斷發展的時代中,人們的思維方式、計算方式都出現了顯著的變化,所以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時代發展的需求。為了實現對“電氣控制與PLC”課程的教學創新,教師應該采用啟發互動教學的方式,實現對學生興趣的激發。具體而言,教師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式實現教學的目的:
第一,教師對學生的作業形式、考核形式進行創新。教師在對“電氣控制與PLC”課程進行教學時,應該對學生的思想意識進行引導,使其認識該門課程在自動化專業中的重要性。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在每次課程的講解中,教師可以根據既定的內容為學生進行作業任務的布置,同時對學生完成作業的時間進行規定,避免出現拖拉的現象。
第二,教師運用互動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在具體的學習任務中,教師應該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并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促進課程教學順利進行。通過此種方式,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對“電氣控制與PLC”課程的興趣,還能夠進一步密切師生之間的關系,打破以往課程中的枯燥氛圍。例如:在課程的前一周教室便可以向學生布置任務,學生根據內容以小組的方式進行交流,此時學生可以主動思考、自主學習,體會“電氣控制與PLC”課程的樂趣,同時能夠加深對該課程的認識,全面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2.2 工程案列教學,提高學生能力
在“電氣控制與PLC”課程教學中,會涉及兩種不同的電器,即電動機、電磁閥。所以,教師應該運用工程案例的教學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了能夠保證“電氣控制與PLC”課程講解的質量,教師必須對案例進行合理選擇,彰顯理論知識、實踐能力之間的緊密關系,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具體的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感受“電氣控制與PLC”在生活應用的廣泛性,強化其學習的目的性,深化學生對該課程的認識。例如:在電機的正反轉控制線路的課程中,與其相關的案例非常多,所以教師可以結合理論知識,對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進行舉例分析。其中,商場中所應用的自動門便是該理論知識的常見應用。同時,學生們也都知道自動門是需要被控制的,但是其并不了解具體的控制原理。所以在課程講解中,教師運用這樣的案例,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同時明確傳感器、電機、自動控制之間的聯系。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充分案例的作用,幫助學生掌握“電氣控制與PLC”課程的理論知識,便于學生實現知識的內化。
2.3 創新考核方式,關注過程考核
采用全新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師應該對以往的考核模式進行調整,轉變“重視結果、輕視過程”的思想理念。對此,教師的創新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將學生日常的考勤結果、作業表現進行結合。同時,將對學生學習態度、掌握程度作為考核的重點。第二,“電氣控制與PLC”課程的基本實驗,應該與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結合,鼓勵學生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同時還應該評價學生的解決能力、分析能力。第三,職業技能證書的考核與期末卷面的考核進行結合,實現對學生多方面的測評。其中,考核的內容涉及實踐考核、理論考核。在某學校的教學改革中,將某課程作為試點,并將以上的考核方式應用在其中,提高了學生評價的綜合性、客觀性。同時,近幾年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有了明顯提升,有效降低了學生的不及格率。由此可知,將全新的考核方式應用在“電氣控制與PLC”課程教學中,同樣可以獲得良好的效果,實現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形成良好的學習與評價氛圍。
2.4 以任務為導向,實現教學改革
“電氣控制與PLC”課程的實踐性較強,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實驗教學的方式,深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因此,在推進教學創新與改革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將任務作為導向,積極推進教學改革工作。就以往的實驗教學方式來說,通常是教師進行獨立操作,而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進行觀看、記錄。此種方式并不能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出來,所以很難提高學生的體驗度、參與度,甚至無法強化的實踐能力。面對當前社會的人才需求,教師應該積極對實驗教學進行改革。為了保證改革的有效性,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專業課程進行調查,同時掌握用人單位的相關需求,便于制定更加合理的改革方案,為強化實驗教學的效果奠定基礎。不僅如此,教師還應該結合“電氣控制與PLC”課程的內容,制定具體的實驗實訓項目,推動實驗教學創新改革的進程。對于這樣的現象,教師可以運用任務導向的方式,積極對學生進行實訓教學。在順利完成任務的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長此以往,學生可以將理論知識、實踐操作結合起來,并提升其團隊協作能力,深化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3 “電氣控制與PLC”課程教學創新的實現
3.1 移動式教學模式,實現模塊化教學
為了提高“電氣控制與PLC”課程的教學質量,教師應該對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構建全新的移動式教學模式,將模塊化教學合理應用在其中。就當前的教學情況而言,學校所建設的實驗室并不能滿足教學需求,所以課程教學的創新受到了阻礙。針對這樣的現象,在開展實驗教學時,教師可以將課程、實驗分開,通過分割式的方式予以設計。通過此種方式,得到三個不同的教學模塊:實驗準備、實驗過程、實驗結論。最后,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運用移動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需要注意的是,為學生下達任務以后,應該積極在課程中進行完善,同時在課后還應該積極進行實踐操作的相關程序。不僅如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自主輸入程序過程,增加其實驗操作的時間。要想對實驗教學的過程予以保障,教師應該組織學生編寫PLC程序,在為實驗做好準備之前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而在根本上增強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3.2 多樣化課程題目,實現知識的轉化
要想推動“電氣控制與PLC”課程順利進行,教師應該積極對實驗設備進行開發,如交通燈控制系統、電梯控制體系、鍋爐控制系統等。在設計與開發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共同參與其中,實現對“電氣控制與PLC”課程內容的實踐與拓展。其中,對于“電氣控制與PLC”課程成績優異的學生,可以自己設計主題,并組成項目研發小組,對目標硬件進行設計。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及時進行監督、指導,提高師生關系的和諧性。對于課程能力一般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設計難度適中的項目,鼓勵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研究,進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豐富“電氣控制與PLC”課程教學的方式。另外,在對課程題目進行多樣化處理的前提下,也便于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由此能夠發現,采用這樣的方式進行“電氣控制與PLC”課程教學,可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4 結語
綜上所述,“電氣控制與PLC”課程有著自身的特點,其目標是實現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所以,教師需要將結合實際情況,明確教學創新的具體方法,同時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此種方式,可以在根本上踐行為新課標的要求,在實現基本教學目標的同時,還能夠在很大程上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實現為學生的綜合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鐘德生.基于藍墨云班課在高職課程中教學活動的開展與探討——以《電氣控制與PLC技術》課程為例[J].南方農機,2019.50(09):212,215.
[2] 王勛.基于CDIO的電氣控制與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35(04):146-147.
[3] 趙俊麗.比較式教學法在電氣控制與PLC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職業,2019(10):64-65.
[4] 胡彧,王琳,張霞.“校企結合”模式下《汽車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9.6(16):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