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丹
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高等院校教育較之以往的傳統教學方式已經有了極大的改變,最突出的一點就是信息化的手段和教學方式的介入,比如多媒體教學、網絡遠程教學、網絡資源共享教學等等。在課堂教育階段對互聯網技術的利用,對提高高等院校課堂的教學效率有著極大地促進作用。本文以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的教學為例,對互聯網技術在課堂上的教學應用進行簡單論述。
關鍵詞:“互聯網+”;藝術設計專業;教育教學改革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教育領域也在不斷的更新和改變,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和教學理念沖擊著傳統的教學思維和方式,給教育界帶來了極大的革新和進步。在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方面,其目的在于培養現代化的藝術設計人才,因此對于傳統的理論課程不甚重視,導致了其在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例如學生興趣低、教學方式落后等。”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各位教師提供了許多新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如果藝術設計課程教師能在教學活動中加以運用,將對教學結果有著莫大的幫助和益處。
一、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學方式單一
如今許多大學院校還在繼續原來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以教師為主導,重點講述課本上的基礎知識。這種落后的教學方法不僅不利于學生們學習興趣的提高,而且久而久之,會讓他們產生厭煩心理,影響以后的學習。因此,為了適應現代化的教學理念,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師必須積極地改變其教學方式,同時善加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二)學生的水平良莠不齊
由于課程的特殊性,藝術設計類專業課程并不像其他理論課程一樣得到廣泛地重視和普及,因此,學生們的水平往往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而且,藝術類考生的文化成績往往偏低,因此在教學理論類課程也會有一定難度。對于這些問題,以往的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育并沒有做到應有的重視,因此會導致許多學生跟不上老師節奏,學生間的水平差距越拉越大的情況。
二、“互聯網+”時代下課程教學的進步之處
“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許多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層出不窮,為學校課堂教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現階段的高校課程教育中,它的應用主要體現在線上平臺的教育中。
首先,它可以加強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線上教育最大的優點就是它可以不限時間和地點,做到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因此,在課堂之外的時間,學生們完全可以將其充分利用起來,在網絡上復習課堂上之所學或者是學習其他的教學內容,遇到不會或者是不懂的問題也可以直接在網絡上向老師請教,節約了許多時間和精力,方便了學生的同時也方便了教師。還有,現在許多大數據平臺的網絡課程平臺,比如MOOC,都有公開的測驗和考試,學生們可以在課下進行相關的檢測,對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做一個鞏固和提高[1]。
此外,基于“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催生的大數據技術,網絡平臺上的線上課程還可以針對每個學生不同的基礎進行量身定制。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收集到關于每個學生的個人信息,并且進行相應的整理和分析,然后體現在線上網絡平臺上。老師也可以根據大數據技術提供的每個學生的數據信息,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從而提高課堂的效率。
三、“互聯網+”背景下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的教學應用策略
(一)線上網絡課程的應用策略
首先是在備課階段的應用。傳統的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方式往往不重視課前的備課,因此導致課堂上的教學效果不佳。通過合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可以很好的進行課前的導入。
例如,在教學到“藝術設計者應具備的基本素養”之時,根據互聯網平臺提供的課程視頻,教師可以在課前給學生們放映,對這一課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2]。
其次是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在以往的等院校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中,教師們往往過于重視對課本知識的講解,其他專業知識較少涉及,但是總的來說,這些知識對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信息技術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基于互聯網所提供的信息,學生們可以方便地學習到各種關于藝術設計方面的基礎知識,并且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自學,這樣學生就擺脫了等院校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的束縛,拓展了學生們藝術與設計知識的同時,也培養了他們對于這方面知識的興趣愛好。
最后是在課后練習中的應用。在互聯網時代下,各種數據的收集變得十分方便,教師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基本信息對他們進行因材施教式的教育。同時,教師在網絡平臺上可以指定相應的習題,對學生們進行課后測驗,也可以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指定不同的課后練習。
(二)微課在教學當中的輔助作用
微課的最大好處是短小精悍,而且內容價值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課堂教育中,教師可以結合相應的網絡微課程,以起到補充的作用。
例如,在講解到“施工工藝課程”這一課時,尤其需要涉及到具體的實地操作,因此通過書本的教學很難讓學生有所體會。教師可以在課前聯系相應的施工單位和設計單位,然后自我錄制一段關于施工工藝在具體操作時的流程和注意點,然后在課堂上邊播放邊講解。這樣可以使學生即使不出教室,也可以有身臨其境一般的感受。
四、結束語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的教學中,各種網絡課程和網絡教學技術層出不窮,它們可以起到很好的輔助教學的作用。通過對之的合理利用,可以有效地提高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的課堂效率和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同時,基于互聯網提供的各種數據,教師們還可以方便地對學生進行學習上的監督和管理,對不同基礎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從而改善以往大學生專業能力和水平良莠不齊的現象。
參考文獻:
[1]楊翼.淺析“互聯網+”模式下藝術設計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J].農家謀,2017(21):204.
[2]鄒玉梅.淺析"互聯網+"模式下藝術設計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J].藝術技,2017(6):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