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梧桐
摘要:即興命題教學方法是在即興教學的基礎上加以命題的規定,教師規定所編創組合的題目與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按照要求以及教學大綱內容進行創作。本文是在芭蕾基訓課堂上運用即興命題教學方法,并按動作的性質等原則進行編創組合,研究此教學方法對于芭蕾基訓教學的目的和意義。
關鍵詞:即興命題,教學方法,教學實施,目的,意義
一、即興命題教學法的特征及原則
(一)教學環節中即興命題教學的特征
即興命題教學法,最初來源于音樂表演即興演奏中的即興教學,所關注的核心是“即興”二字。“即興”的本意是毫無計劃、毫無準備、表現隨機的編創方法,是教師擺脫“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教師不是表演者,學生更不是觀眾,打破教師常規的教學規律,營造出互動的教學模式。
第一,即興命題教學的敏感性。敏感性的體現是受教育者應具備的專業素養,要在當時刻的思維空間中捕捉有效的動作要素。教學敏感性主要體現在動作選擇的敏感性和預想結果的敏感性,能夠對教學成果有最主觀的選擇。。
第二,即興命題教學的靈活性。即興教學法是不受之前經驗教學的約束,是在原有知識經驗下,潛意識的在教學環節中做出直接反應。即興命題的靈活性主要體現在教學操作中,所選擇重構教學內容的教學手段和模式是靈活與變通的。
第三,即興命題教學的合理性。在用即興命題方法教學時,所創作的教學組合內容最關鍵在于合理性。即興編排組合時,要根據教學大綱編排,使動作性質一致、動作銜接流暢、動作節奏變化,以及遵守動作的對稱性等因素。
(二)即興命題教學方法應用所遵循的原則
1、參與性和互動性原則
即興命題教學法在課堂中教學時,教師與學生之間不是單向的教學模式,遵循師生參與互動的原則,避免學生成為觀眾,而是主動去實踐、交流。學生用已儲備的知識主動的去參與教學,實現通過感官以及思想上的碰撞,使師生和生生之間在形態、言語、情緒等形式上也發生互動關系。
2、創造性與創新性原則
在即興命題教學環節中,要求以多角度、多層次的看待所編創的教學內容,注重體現思維的活躍性。而創作過程也是一個因人而異的過程,根據學生能力和教學大綱形成一種非固化創作的行為。所以,教學環節中的訓練目的不僅要動作的規范化,還要動作形式新穎、結構多樣。
3、師范性與規范性原則
通過即興命題教學,師范性主要體現在舞蹈教學實踐的循序漸進、由簡單到復雜的訓練原則,以及學生感性與理性相結合原則,同時也可以讓學生養成教學意識。規范性是舞蹈教學內容必須遵守的原則,是指遵循身體自身的運動路線所形成的規定動作,并在動作規范的基礎上并提高肢體能力。
二、芭蕾基訓組合編排中運用即興命題教學法
(一)即興命題教學法在芭蕾基訓教學中應用的目的
芭蕾基訓的教學是有規律、有目的、有選擇的去進行動作訓練,其動作不易過多、過復雜,要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循序漸進編排組合。應用即興命題教學法于芭蕾基訓教學,體現在互動中編創教學組合,教學目的為:
第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敏感度。在課堂中訓練學生對所符合訓練目的動作快速選擇并組合,突出“即興”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在大腦中迅速將動作合理組合,以及要快速實踐出來,將不合適的問題靈活調整,最終編排成完整的組合。
第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將即興命題教學方法應用于充滿互動的課堂中,讓學生得到師范性的訓練,以及得到肢體協調、肌肉鍛煉、基本功等能力的提高,并增加創造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等。
第三,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接受能力。學生自己進行編創基訓組合,是最容易、最直接去接受教學內容的方法。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進行即興編創,能夠更快的檢驗學生對于動作的掌握程度,并在學生與學生之間也能相互的學習。
(二)在即興命題教學環節中對芭蕾基訓組合的編創
1.以即興編創的Battement frappe組合為例
在即興命題教學法的課堂中,以編排Battement frappe組合為例,要求內容要包括以下動作:前、旁、后帶勾腳、繃腳,以及battement double frappe。根據命題和要求即興編排的組合如下:
左手扶把,右腳站前五位,一位手準備,音樂2/4:
準備拍5-6右手經二位打開七位;7右腿demi plie,左腳后跟至右腿后sur le cou-de-pied;8左腳同時立Releve,右腳經過developpe繃腳出至旁25度。
(1)右腳在噠拍時勾腳收至左腳前sur le cou-de-pied處,左腳落全腳,1右腳繃緊向前彈出點地;噠拍勾腳收回,2繃緊向旁彈出點于地;噠拍勾腳收回,3-4繃緊向后彈出點于地面;5-6做勾腳double frappe后前,向旁繃腳彈出至空中25度;7-8做勾腳double frappe前后出旁。(2)噠拍繃腳收至前sur le cou-de-pied位置,同時立releve,1繃腳向前踢至空中25度;噠拍繃腳收回,2繃腳向旁彈出至空中;噠拍繃腳收至后,3-4繃腳向后彈至空中;5做繃腳的double frappe后前;6身體前傾沖八點方向,右腳繃直前點地,左腿demi plie,手七位,眼睛看右斜下方;7做立releve繃腳的double frappe前后;8身體微向后仰,右后腿伸直點地,手為第二Arabesque,后兩個八拍做反方向的相同動作。
2.即興命題法編創芭蕾基訓組合所遵循的依據
以上即興命題法所編創出的組合主要依據以下幾點:1.動作的循序漸進原則。例如,在第一個八拍是主力腿全腳在地面,動力腳經過拍打點于地面,而第二個八拍則在半腳尖下,動力腿彈出于空中,要避免超出學生能力范圍;2.動作的對稱性原則。例如,在組合的前兩個八拍是右腿為動力腿,而后兩個八拍則反之,以及動作中均有動力腿前、旁、后的練習;3.動作節奏要有變化性。在組合中不能保持一種節奏訓練,要不同的節奏變化來訓練腿部的肌肉能力。除此之外,我們更加要注意動作性質,同一性質的動作才可出現在同一組合中。
用即興命題法編創的組合教授給同學們共同練習,隨后同學們將自己認為不妥之處做出闡述,最后老師進行總結性點評。整個教學環節遵循了即興命題教學法的互動原則,老師和同學們進行交流互動,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和示范能力。
三、即興命題教學法在芭蕾基訓教學中的意義
在運用即興命題教學法的課堂中,師生之間彼此互動是在充滿各種不確定因素的教學環境里,并且教師要時刻抓住教育時機,使學生在原有知識體系中進行構建和創新。
首先,構建有序且充滿活力的課堂氛圍。即興命題教學法的應用讓教學模式更加新穎,是學生接受的教學方法。與此同時,有序而不活躍也是我國目前課堂教學的一大特征,要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刻板教學理念,真正的讓學生參與教學、融于教學。
其次,加強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即興命題教學法的敏感、靈活和即時的特性決定了對創新思維的培養,即興命題教學的課堂是一個“不會否定”的教學環節,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進行創造性的編創,能夠讓學生編創出更新穎的動作組合。
最后,即興命題教學法是改革傳統教學的新途徑。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只考慮如何擁有知識和如何教授知識,只注重精確化、固定化的教學方式。而即興命題教學則是突出師生之間的積極影響,老師將對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效果給予及時的反饋。
結語
即興命題教學方法充分發揮了互動性的作用,使師生、生生之間能夠直接的進行交流互動。在芭蕾基訓的課堂上,遵循其即興命題教學方法原則達到芭蕾基訓教學的目的,同時在編創組合時,要注重根據動作的性質等原則。在有序而有充滿活力的即興命題教學課堂里,打破了經驗教學的刻板模式,新穎的教學方式給予受教育者更直接的思維訓練和靈活運用知識的方式。
參考文獻
[1] 程建坤 即興教學的內涵及啟示[J].教育發展研究.2017.15-16
[2] 李永明 芭蕾舞及教學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