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形勢良好,國民生活水平提高帶動了旅游等精神娛樂的需求不斷在增加,旅游行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為了配合當前旅游業對于人才的多樣化需求,培養出有專業特長、高素質的人才,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在專業課程設置上必須進行改革和創新,增強專業課程設置的針對性。基于此,本文從旅游管理類人才的特點著手,首先簡要分析了當前階段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的發展狀況,隨后提出了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課程的改革和創新的具體策略。以此來供相關人士交流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改革;課程創新
一、引言
縱觀當前階段高職院校的人才發展,在國家素質教育的號召之下,人才培養模式在不斷地探索和改革,為國家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育了大量出色的職業性技術人才,成為國家和社會人才成長和儲備的搖籃。近些年來,我國旅游行業的發展日趨火熱,中國以及世界各國人民對于外出旅游越來越喜愛,導致旅游行業的相關管理人才、技術人才大量缺乏,因此,高職院校旅游管理類專業的學生未來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這對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未來發展方向提出了新的目標。根據近些年來旅游行業的發展狀況和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高職院校應當與時俱進,對于旅游管理專業的相關學生采取更加專業、更加有職業針對性的培育機制,設置科學合理的專業教學課程。
二、當前階段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的發展狀況
(一)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相關社會市場的多元化需求存在斷層
近些年來,國民經濟持續增長,我國旅游行業的發展狀況日益進步,發展前景良好,人才市場相關專業型、技術型、服務型旅游管理人才市場需求空間非常大。面對當前的旅游管理行業發展形勢,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現行的人才培養機制還處于比較傳統的階段,在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上有所偏差,與當前社會經濟旅游行業市場的人才多元化需求之間存在斷層,相關專業教師在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上仍然有一定的欠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和旅游管理行業的人才需求類型產生了矛盾。
(二)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置專業指向性不強
現階段高職院校對于人才的培養模式基本還沿襲著比較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增強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為主,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思維和能力的培養有所忽視,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狀況也是如此。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國家對于人才的專業能力要求有了一定的變化,對于應用型技術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專業課程體系設置注重對于學生專業理論知識的教授,對于專業實踐技能的課程規劃相對比較缺乏,桎梏了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未來發展。
三、高職院校旅游管理進行專業課程變革與創新的有效措施
(一)與時俱進,確立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目標
在把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的基本特征的基礎上.相關專業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案與教學目標。旅游管理專業是為國家旅游行業培養具有良好專業技能、管理能力和服務素質的人才。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能夠在專業課堂的學習過程中,不僅能夠學習理論專業知識,還能夠增強其對于知識的應用能力。
(二)相關專業教師創新教學理念,增強旅游管理人才與行業的發展契合度
隨著教學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精神對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教學提出了新的定義。教師和學生不再是單純的上下級關系,而應該是朋友關系。教師在課堂上不應該是主導者,而應該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協助者。在旅游管理專業課程的課堂上,教師的教育理念更應該扭轉過來,教書育人的職責不變,而是將教學重點從豐富學生專業知識轉變到關注學生內心訴求上來。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實時關注旅游行業的動態變化,牢牢把握人才培養的正確方向。在此基礎上,勤于觀察,多多關注學生的興趣內容,設計符合實際、具有科學性同時又兼顧學生的自我需求的課堂教學內容,增強旅游管理人才與行業的發展契合度。
(三)加強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建立健全完善的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
旅游管理專業相關行業由于科技進步和市場需求變化,發展日新月異,高校在本專業的人才教育和培養上,課程教學體系不能一成不變,而應該根據行業的動態變化和人才需求分析,對專業課程體系進行改革,使得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機制更加有針對性,促進學生自身競爭力的提高。旅游管理專業主要課程包括旅游學概論、旅游管理學、旅游經濟學、旅行社管理、旅游會計學、旅游地理學、旅游政策與法規、旅行社業務、旅游心理學等,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高校本專業在設置課程體系時,要調整好學生理論知識、實驗課程以及實踐活動的學時比重,使學生在專業學習過程中不僅能夠增強理論知識,深化專業認知,而且能夠提高自身的實踐和專業應用能力。
(四)創造契合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教學環境
國務院《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了“產教融合”“雙元育人”精神兩個主題,為當代高職院校旅游管理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目標做出了新的啟示。高職專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專業教育的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通過各種教學形式創造契合本專業學生發展需求的專業技能培養環境。
旅游管理專業專業課程改進和創新的核心要求是將教學與知識的實踐運用充分整合起來,實現學校傳統教育角色向科學研究、科技服務、人才培養綜合角色的轉化。在新時代的發展背景下,高職院校旅游管理教育工作者要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旅游服務管理”主題的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探索活動過程中感受旅游管理專業的技能要求和素質要求,同時營造培養專業技能的教室教學環境。
除此之外,高職院校旅游管理教育工作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營造培養學生專業精神的課堂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對學生精益求精的旅游管理專業精神的培養。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進行專業理論知識訓練時,應告訴學生從事旅游管理專業的工作,必須時刻謹記專業技能和自己的個人素質,以飽滿的熱情和十分的真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培養學生對于旅游管理專業的熱愛之情。
(五)打造教學觀念和手段先進的高素質旅游管理專業教師隊伍
新時代素質教育視域下,教師要培養旅游管理專業的優秀人才,首先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質要符合專業要求,然后才能言傳身教,將自身的專業精神傳遞給學生。因此,高職院校相關的領導者要加強對教師團隊的能力培養,打造教學觀念和手段先進的高素質教師隊伍,不斷提高旅游管理專業的師資力量。一方面,學校要定期開展旅游管理的相關知識講座,完善教師的知識體系,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另一方面,學校可以組織教師一起進行旅游管理實踐活動,讓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對專業的認識,只有教師對旅游管理專業課程的認知程度提高,才能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除此之外,教師要加強學習,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更新教育理念,學會用市場需求的眼光看待教學工作,并且要積極學習優秀教師的先進教學方案,將其靈活運用自己學生的教育中來。只有教師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方法不斷創新,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旅游管理專業知識,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階段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機制還處于比較傳統的發展階段,專業人才培養面向的市場與現在不斷發展進步的旅游行業經濟市場之間有很大的差異,學生畢業之后與旅游行業的專業契合度比較缺乏。因此,為了培育出更加符合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和旅游行業經濟進步狀況的專業旅游管理人才,高職院校在旅游管理專業的專業課程上應當進行重新統籌規劃,以填補當前階段旅游管理行業對于相關專業型、技術型、服務型旅游管理人才需求的市場空白。同時,高職院校要針對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發展日新月異的旅游行業的發展狀況,探索和實踐適合本校學生專業發展的人才培育模式,從而更好地為國家旅游管理行業培養更多專業素質過硬的旅游管理人才。
參考文獻:
[1]楊財根,劉任熊.基于生態文明建設路徑的高職院校生態教育研究——教學工作診改視角下旅游管理專業診改思考[J].職教論壇,2017(36):79-84.
[2]張芳明.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置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2017(1):104.
[3]吳玥.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7(2):278.
[4]李靜.全域旅游背景下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專業課程設置分析[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8,No.128(3):94-97.
作者簡介:
黃春曉,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廣西南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