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娟
【關鍵詞】 ?班級合唱 音樂教學 普及性 多聲部
【中圖分類號】 ?G633.951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4-124-01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重視并著力加強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的豐富表現力,盡早積累與他人合作演唱的經驗,培養集體意識及協調、合作能力。這句話道出了音樂教育中班級合唱教學的重要性,對培養學生的合唱能力和多聲部和聲實踐有著重要的作用。從小學低段就開始進行普及性的班級合唱訓練和教學,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全體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樂在其中,同時也使學生在歌唱中體會到合唱的藝術魅力,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從而促進學生音樂情感的發展,提高學生的音樂藝術素養。
在新課程標準的大前提下,我把班級合唱作為音樂課堂的重要課程類型之一。雖然每個班級的學生音樂基礎差異比較大,學生對音準音高概念把握不準確,識譜能力也參差不齊。但是,我還是花了很多心思,化難為易、由淺入深地嘗試普及性的班級合唱教學。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探索,總結出了一些實用且操作性強的提高班級合唱水平的有效措施。
一、用聲勢配合歌曲伴奏
聲勢教學是奧爾夫教學體系中的獨特的教學方法,用聲勢為音樂旋律伴奏,是奧爾夫音樂教育方法中最具特色的多聲部音樂教學的內容與形式。把聲勢放在班級合唱中,不僅培養學生自身的協調性和節奏感,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能力和對多聲部音樂的參與理解能力,讓學生能感受音樂藝術獨特的魅力。在學習歌曲《大海》(花城出版社二年級下冊)一課時,我用導語“夏哥哥哼著動聽的歌兒,踏著涌動的海浪正朝我們走來。同學們,你們能模仿這有節奏的海浪聲嗎?”請學生模仿海浪的聲音“嘩——嘩——,嘩嘩嘩——”。當同學們已經能夠熟練演唱《大海》這首歌曲時,就可以分組加入聲勢進行班級合唱,一組模擬海浪聲,另一組演唱歌曲,還可以配合優美的律動進行表演唱。畢竟二年級是低年段的學生,對合唱沒有概念,更沒有合作演唱的概念。所以二聲部通過聲勢來配合歌曲演唱,為音樂旋律伴奏,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協作的意識,也培養學生多聲部的概念,為以后進行二部合唱做好鋪墊。
二、用卡農進行聲部合作
卡農對于剛接觸合唱的學生來說,最容易接受,也最容易培養其多聲部的聽覺。輪唱作為卡農最基礎的形式,適合還沒踏入合唱之門的學生學習并演唱。為避免輪唱時班級混亂和聲部之間比賽大聲的局面,可進行師生輪唱,讓學生明白輪唱的聲部之間需要彼此互相配合、互相聆聽,再分組進行輪唱。除了二部輪唱,還可以逐漸加大難度,進行三部輪唱、四部輪唱。引導學生根據聆聽獲得的信息進行及時調整自己的聲音、音準和節奏,從而融入自己演唱的聲部和集體的和聲之中。在學唱歌曲《保衛黃河》時,第一段齊唱,第二段二部輪唱,第三段三部輪唱,學生在了解多種歌唱形式的同時,也慢慢學會了由易到難的輪唱技巧和方法,增進了師生、生生的合作與交流,真正實現了師生、生生之間心靈的美好溝通。
三、用長音參與和聲實踐
在音樂課堂中,我會適當地對一些歌曲進行二度創作,加入用長音組成的二聲部,使之成為一首簡單的二部合唱曲,以此訓練學生的多聲部聽覺和和聲概念。如學習三年級上冊音樂課本里的歌曲《大海啊,故鄉》(花城出版社),同學們很喜歡這首歌曲,覺得優美動聽,很快就學會演唱這首歌曲了。這時,我會請全班同學有表情地完整演唱歌曲,老師來給他們配上用全音符長音創編的二聲部。接著,邀請幾位音準節奏比較好的同學加入到創編的二聲部里來演唱,全班一起進行二部合唱演唱。經過逐層深入地學習和訓練,在簡單的和聲實踐活動中,學生對于簡單合唱曲的掌握有所進步,能夠聽辨合唱作品,感受到和聲帶來的和諧統一的合唱效果,從而能夠很好地享受合唱的美,受到美的熏陶。
一切良好的素質都起源于基礎的訓練和提高,班級合唱曲目的編配,要根據不同年級不同班級的實際情況,遵循學生不同年齡段身心健康發展的客觀規律,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班級合唱的演唱水平。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班級合唱教學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能有效激發學生興趣,增強學生對音樂和合唱的理解,更重要的還有每個學生的聽覺能力和欣賞能力的提高。同時,教師也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堅持針對性教學,不同班級不同年齡不同層次劃分難度適宜的合唱曲進行教學,確保班級合唱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從而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如今在我校,普及性的班級合唱教學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開頭,并且會從一年級開始一直堅持下去,面向全體學生,班班都開展,讓全體學生在充滿歌聲的環境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 參 ?考 ?文 ?獻 ]
[1]王娟娟.和之聲教之韻——小學低段班級童聲合唱入門“小絕招”.
[2]淺談音樂教學中班級合唱的指導策略.
[3]聲勢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