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翔華 溫小佳
摘 ?要:近年來,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已成為我校推進美育改革發展、豐富校園文化活動、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的有效途徑,在以審計、經濟類專業為主的非藝術類高校,這樣的活動對于我校第一、第二課堂的促進、補充作用都是顯著的。文章通過我校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的近況研究,以期為以后的工作積累經驗、查擺不足,同時也為全面提升大學生素質教育、促進學生身體和心理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審計;高雅藝術;高校;第一課堂、第二課堂
中圖分類號:G640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19)22-0050-0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activities of elegant art entering campus have become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 education, enrich campus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improve students' aesthetic and humanistic qualities. In non-ar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auditing and economics majors as the main subjects, such activitie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and supplement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classes in our school. This paper aims to accumulate experience for the future work and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by study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legant art entering campus activities in our university.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s: audit; elegant art; universities; the first and second class
為提高師生審美情趣和藝術素養,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江蘇省財政廳和省教育廳聯合開展了高雅藝術進校園拓展項目,自開展以來,高雅藝術進校園始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質為目標,緊緊圍繞“走近大師、感受經典、陶冶情操、提高修養”的主題,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我校作為全國唯一一所以審計命名的高校,為我國審計高等教育發源地之一,經過35年的建設,學校已發展成為以審計為品牌、經管法工文理等學科相互支撐、協同發展的特色高校。我校專業偏重于理性思維,而藝術的修養是學生感性思維的重要方面,高雅藝術進校園的開展,是對大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也是對學生心境的一種升華,在我校廣泛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是一條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的有效途徑。本文以我校2015年以來高雅藝術進校園演出活動為例,進行三個階段的分析研究,以期推動今后的活動邁上新臺階。
第一階段,近年來我校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取得積極明顯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形成了全校美育教育品牌。近年來,我校積極引進各類劇目演出、精品展演,學生受眾累計15萬人次,對于一所有著兩萬學生的高校而言,基本上每位學生在校期間都會有一次或者多次觀看學校組織的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甚至有些學生(如:南京審計大學大學生藝術團團員,以下簡稱為大藝團)會親身參與并上臺演出。活動的受眾面和數量不斷擴大和增加,規模效益愈加明顯。活動通過對經典劇目的經典演繹,輔之于生動有趣的普及講解,使學生對藝術的體驗從興趣與娛樂的層面提升到認知與鑒賞層面。我校學生對活動的認可和喜愛程度很高,學生表示十分喜愛這些活動,對活動質量的評價也很高,“表演精彩,現場氛圍好”、“劇目經典,品味高雅”。很多演出結束后,同學們都意猶未盡,對臺上的演奏家報以經久不息的掌聲,贊不絕口,甚至有現場的學生表示演出一票難求,希望帶更多同學一起觀看演出。多姿多彩的民間藝術和傳統的經典劇目,使學生們充分感受到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及傳承傳統藝術的使命感。在這些活動中,學生認為自己收獲很大,陶冶了情操、培養了欣賞高雅藝術的習慣、提高了修養、豐富了精神世界,對優秀民族文化產生了強烈認同感等等。活動營造了格調高雅、充滿活力的校園文化環境,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浸潤學生心田,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在這樣一所沒有藝術類專業的財經類高校,學生大部分在校時間都在進行第一課堂專業課的學習,而這樣的活動,對于學生提高審美情趣、提升生活品位、提高自身素養、豐富第二課堂教學形式等等作用,都是顯而易見且成效顯著的。
其次,促進了我校美育教育的發展。豐富多彩的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激發了我校美育教育改革發展,一方面促進了我校公共藝術課程的開展。學生對活動的熱烈歡迎和極大需求,使他們更加積極探索藝術知識,在公共藝術課程課堂上更加主動學習,更加積極參與不同類型的藝術課程。另一方面,一些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和我校大藝團學生、我校藝術教師們同臺演出,不但給了大藝團團員極大的鼓舞和激勵,帶動和促進了我校藝術社團、第二課堂教學的蓬勃發展,也實現了我校美育的特色發展、展示了我校藝術教育的風采和水平。再者,高水平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和專家講座給我校藝術教師帶來了欣賞國內外較高演藝團體表演的機會,在活動中,專業教師們也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對本校藝術類教師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和提高的途徑。更為可喜的是,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已成為我校開展第二課堂的重要陣地和平臺,對于豐富我校校園文化生活、提高校園文化水平等,都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再次,構建了我校和社會資源協同育人的共贏體系。多次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受益的不僅僅是我校師生。政府投錢搭臺,通過高雅藝術進校園的活動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無論是師生、學校,還是演出單位,都是受益者。為了迎合年輕化的觀眾,很多中國傳統表演形式等都不再程序化表演,而是怎么美怎么呈現。在高雅藝術進校園過程中,我校還加深了和這些單位、團體、高校的交流融合,不僅鼓勵和支持了社會各方專業演藝團體、兄弟院校高水平藝術團等積極參與,鍛煉了演出隊伍、擴大了演出市場,同時還在這些多元、多樣化的合作中,探索了資源的共建共享、激發了院團事業發展,達到了雙贏共贏的育人體系。
最后,我校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非常“多元”,從表1中可以看出,我校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在節目形式、演展單位多樣等方面都有所體現。節目類別與表演形式豐富多彩。既有國內頂級專業演出團體,也有國外高水平演出團體;既有中國傳統文化劇目展演,也有中外名篇名作演繹;既有大型音樂會,也有大型戲劇、歌舞、曲藝等等。
第二階段,查擺問題,發現不足,為今后的工作指出方向。
首先要堅持“請進來,走出去”,不但要多請國、省、校內外高水平樂團、演藝團體多多來校演出,還要讓本校大藝團盡可能多的原創高水平劇目到兄弟院校演出,如:目前我校大藝團已籌備在建國70周年之際、雨花烈士紀念日之時,奉獻一臺高水平演出,弘揚愛國主義教育,為祖國慶生。這樣不但會提高本校藝術團同學藝術實踐能力,還能推動我校藝術教育的發展,促進我校藝術團藝術實踐能力的提高,為我校藝術團創造更多和大師同臺機會,并且成為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的有益補充。
其次在演出形式方面,要多多采用現場演出和專家講解相結合的方式,以此為契機大力開展藝術普及教育。對于非藝術專業高校的學生,本身有著對藝術教育和美育的強烈渴望,采用演出和講解相結合的方式,可以避免學生有聽不懂或者看不懂的尷尬,更好地欣賞和感受藝術之美。
另外宣傳形式還需更加創新,針對目前大學生心理特點和生活習慣,大力開展以網絡直播、微信平臺、QQ等現代化技術為媒介的宣傳手段,使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深入到學生課堂、宿舍、社區等等,使之真正深入校園、扎根校園、擴大影響、加深成效。
第三階段,科學規劃,推動我校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邁上新臺階。
為了全面掌握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開展情況,促進這一項目健康持續發展,我們將繼續進行跟蹤調查,之前的分析和反饋表明,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受到了廣大師生的熱烈歡迎,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應。但同時,供不應求的問題也一直存在,演出形式和內容還需不斷豐富,活動內涵和成果還需深化。
在此基礎上,我校高雅藝術校園活動將繼續堅持服務和管理結合、質量和數量并重,不斷改進組織和管理水平,加強三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方面,要更加突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想信念。讓學生們在藝術熏陶中感悟認同社會主流價值,真正使核心價值觀入耳、入腦、入心。最近已在我校公演的大型原創史詩話劇《雨花臺》就是要在全校師生中更加堅定“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今后也會在更多類似的經典劇目中,引導廣大青年學子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培育共同的情感和價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第二方面,更加強調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一方面在演出和講座中加大中國傳統文化的比重,爭取開展京劇、昆曲、秦腔、黃梅戲等戲曲類專場演出和專題講座;另一方面,爭取“非遺”項目進校園,爭取“傳統藝術校園傳承專項”到學校。多姿多彩的民間藝術和傳統的經典劇目,使學生們充分感受到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及傳承傳統藝術的使命感。
第三方面,加大我校公共藝術場館和藝術團的建設力度。一方面,藝術的發展應該是金字塔型,最底層的應該是通俗藝術,而金字塔尖的應該是京劇、歌劇、交響樂、芭蕾等高雅藝術。專業的藝術場館可以使更多的藝術形式得到充分的展示,也可以使更多的學生通過這些高雅藝術脫離以前他們曾經津津樂道的一些偶像劇和選秀活動,在經典優美的劇目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另外,加大對本校藝術團的建設力度,可以使更多的學生不但欣賞高雅藝術,還能親身參與,不但提升自身藝術技能、提高藝術水平,也為我校校園文化建設做出了更大貢獻。
新時期新起點,新機遇新希望,新要求新時代;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初心不改,立德樹人;從學校到老師、從老師到學生、從課堂教學到舞臺綻放、從專業學習再到美育教育,方方面面都需要我們充分認識到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的重要意義,正視活動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為切實提高每一位大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育軒.高雅藝術進校園高山流水知音[J].前線,1999(4):40-41.
[2]徐紅.高雅藝術與大學生素質教育——中山大學開展藝術教育活動的實踐與體會[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1999(3):73-76.
[3]靳超英.高雅藝術進校園的誤區辨析與對策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上半月綜合版),2014(1):96-99.
[4]葉桑.“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長效開展對策建議[J].高教論壇,2014(6):79-82.
[5]李曾輝.以高雅藝術品位為導向,提升學生審美修養——淺談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J].北方音樂,2016(14):113-114.
[6]袁紹成.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的積極意義和作用探究[J].時代教育,2016(19):73-74.
[7]王登峰.讓高校美育“曲高而和眾”[J].中國高等教育,2017(4):4-6.
[8]楊鳴.高雅藝術進校園長效機制的構建初探[J].當代音樂,2017(5):35-36.
[9]任增吉.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常態化的理論與實踐——以萬方科技學院鄭州校區為例[J].藝術教育,2017(z4):1.
[10]梁豪.高雅藝術進校園在高校中的實踐與現狀——以華南師范大學為例[J].北方音樂,2018,38(11):180.
[11]韓楠.“高雅藝術進校園”對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影響[J].理論觀察,2018(7):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