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文
摘 要: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小學英語教師要注重探索和總結有效策略,以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本文簡要探討了培養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三點策略,即提升自身修養,成為學生的“偶像”;創設趣味情境,引發學生的積極性;指導自主學習,降低學生學習難度。
關鍵詞:小學英語;學習興趣;策略;教學心得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不容忽視的問題。本文擬結合筆者的教學體會和教學思考對此談幾點策略性意見,希望對一線教師有所助益。
一、提升自身修養,成為學生的“偶像”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有著個性化的內心世界,其愛憎喜樂往往展現出“隨性”的特點,并且其行為和心理容易受到外來影響,簡言之,其可塑性很強。而這就給予了教師影響學生進而培養其英語學習興趣的有利條件。概括地說,教師要做到不斷地提升自身素養,力求成為學生眼中的“偶像”。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專業修養方面,教師若能通過展現優秀的、獨具特色的英語素養,使學生感到“老師很酷”、“很有魅力”,進而產生“偶像”引領效應,則在日常的潛移默化中就容易使學生產生模仿心理,即使只是在潛意識中產生,進而就容易對英語的學習發生興趣。二是人格修養方面,首先是要注重自身修養和形象,多數學生都喜歡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老師,教師要努力給學生留下這樣的印象;其次是建立感情基礎,教師應多表揚和肯定學生,每天上下學互相問好,使學生逐漸喜歡乃至崇拜自己;最后還需要建立權威,使學生打從心底信服自己,這就要求教師公正嚴明,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久而久之,自然會在學生心中樹立權威,也就更能對學生施加影響,促進其英語學習興趣。
二、創設趣味情境,引發學生的積極性
創設情境是語言類學科中非常重要的教學方法,其不僅能為學生提供生動具體的語言材料和氛圍,更能有效激發學生的語言動機和主觀能動性,從而促進其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一般來說,情境創設可以多種方式,就小學英語而言,為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應盡可能地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并帶有較強的趣味性。例如在學習與Travelling”這相關的知識時,為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創設一種“扮演小導游”的游戲情境,即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課文中風景名勝的圖片或視頻,讓學生進行介紹。學生扮演“小導游”時,可以先回顧和復述課文,再用自己的話來描述和渲染,看誰講得最有吸引力。這種情境雖然很簡單,但具體而生動,不僅有利于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消除課堂沉悶,更有利于學生將課文中的枯燥文字與生活旅游的體驗結合在起來進行知識的學習,而且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新課標教學觀亦得到充分體現,有利于實現教學之間的有效互動,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語言表達和自主學習能力。
三、指導自主學習,降低學生學習難度
小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缺乏興趣,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也最直接的,是學生學習上有困難,所謂“學而不得其法”,使力多而收效少,成績上不去,享受不到進步和成功所帶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自然而然地便會失去學習的興趣、熱情以及動力。尤其小學生相對來說,好奇心強而意志力相對薄弱,遭遇到學習困難時離不開老師的有效幫助,這一點是應當引起教師注意的。在日常教學中常會出現這樣的情形,學生在失去最初對英語的新鮮感后,很快便失去學習興趣,成績也隨之而不斷下降。那么,怎樣預防和解決這一問題呢?筆者認為最根本的就是要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掌握了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便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習難度。當然,這一過程離不開教師的有效引導和幫助。比如在閱讀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自主猜測和理解生詞,即在學生閱讀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在遇到不認識的單詞時,根據上下文內容,大膽地猜測生詞的意思;其次,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復述課文,具體來說教師在講解文章時,把關鍵詞寫在黑板上,課上完后,給學生3分鐘時間,回顧文章,再請同學合上書本,根據黑板上的關鍵詞,用自己的語言把課文內容復述一遍。實踐證明,這種方式可有效增強學生自主閱讀學習能力,反而言之也就相當于降低了學習難度,有利于其學習興趣的激發和保持。
綜上,本文簡要探討了培養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三點策略,即提升自身修養,成為學生的“偶像”;創設趣味情境,引發學生的積極性;指導自主學習,降低學生學習難度。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重探索和總結有效策略,以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為促進其學科素養的發展奠定可靠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史嘉彬. 淺論小學英語學習興趣的激發[J]. 學周刊, 2011(26):140-141.
[2]趙江麗. 淺談小學英語學習興趣培養的初探[J]. 中小學電教(下半月), 2010(9):17-17.
[3]沙婷婷. 尋找孩子們的快樂英語——淺談小學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J]. 長三角(教育), 2012(1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