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娣
【關鍵詞】 ?素質教育 高中美術 情感教育 途徑
【中圖分類號】 ?G633.955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3-095-01
高中美術課程是高中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程標準改革要求高中美術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注重對于學生心理感性經驗、審美能力、價值觀念的塑造和提升。高中美術課程要讓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實現他們對于生活對于社會美好事物的印象和想象。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情感教育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地滲透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瓶頸,對于構建高中美術高效課堂、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大有助益。
一、素質教育下的美術核心素養與情感教育
新課程標準提出素質教育下的美術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在實際的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應該將以上幾點相互融合、歸納、總結,滲透進每一節美術課堂中,讓它們作為學生成長的養料不斷促進高中生綜合素養的發展。
而情感教育則是一種新型教學方法,與其說它是一種教學方法,不如說它是一種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情感教育從人的情感入手,將其視作一種促進個體發展的領域,然后對其實施教育力量,從而挖掘其潛能,達到個體的情感潛能在新的教育氛圍內發生新的質變,實現個體身心和諧發展的目的。
素質教育下,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情感教育關注在整個美術教育過程中學生的情緒變化、感情變化、信念和觀念建立的過程,并以此作為基礎建立學生的情感機制。在這個過程中可以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感知能力,促進他們對美術學習、生活和周圍的一切事物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有利于學生形成獨立健全的審美能力和創新思想。
二、素質教育下高中美術與情感教育的融合途徑
(一)挖掘人文資源,加強情感認同
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美術教學應該提升美術教育理念,要健全高中美術教學體系,在教授學生相關美術理論知識和欣賞美術作品的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情趣和審美情操,引領學生熱愛生活熱愛人生的同時熱愛美術課堂。
比如,在鑒賞畫家梵高的畫作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幾個有關梵高的小故事,引導學生欣賞不同情感背景下創作出來的不同風格的范畫。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們探討和研究每一幅畫的創作背景,如“畫家梵高為何如此喜歡畫向日葵?”等等,等到學生在對畫作和畫家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們通過討論、分析、表述,認識情感與色彩的關系,認識繪畫表現的風格多樣性。然后再練習運用適合的表現形式和表現方法,把一幅畫作不同于原畫的色彩關系進行變換。
通過對于畫家背景、繪畫歷程、畫作特點的了解,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相關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習興趣,這種情感體驗會引發學生探索關于美術作品更多更深刻的內容,比如色彩、風格,以及某種美術處理手法的原因,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還能引發出與美術作品有關的人文知識的拓展和延伸。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感受美術之美,提高對于美術的感知力和洞察力,還能培養良好的藝術審美情趣,使美術教學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二)以學生為主體,建立情感機制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幫助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通過對于美術情境的創設,幫助學生建立一定的情感機制。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美術鑒賞第九課《美在民間—中國民間美術》一課時,教師應該本著“以學生為主”的教育理念,為學生建立一個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空間,通過這個過程幫助學生了解民間美術文化、建立相關感情機制。如圍繞“民間美術類型”這一主題,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搜集資料→閱讀欣賞→討論探索→評價延伸”的過程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感受到除了繪畫以外的包括玩具、陶藝、剪紙、雕塑、編制等等不同種類的中國民間藝術。在美術課堂上,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分享交流的舞臺,讓學生們結合自己探索的當地的民間藝術進行介紹和交流,如介紹剪紙藝術、年畫藝術等在生活中的應用。在這個交互的過程中,學生們建立了對于民間美術藝術的感情機制,改善了學生對于美術課堂的固有觀念,鍛煉了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幫助學生真正獲得審美享受。
結束語
素質教育下,情感教育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突破思維定式、發展審美能力、促進情感交流、升華藝術創作。在實際教學中,高中美術教師可以通過挖掘美術作品的創作背景,加強學生的情感認同、通過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以此建立學生內心與美術創作之間的情感橋梁,從而逐漸將情感教育滲透到高中美術教學中,從而真正讓美術學科教育內容充滿專業性、多元性、靈活性和自主性。
[ 參 ?考 ?文 ?獻 ]
[1]孫貴權.新課改理念下的高中美術教育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01):210-211.
[2]熊莉.新課標背景下改革高中美術教學目標設計的創新思考[A].《現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5年11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
[3]李建華.提高美術審美能力促進人才成長發展[J].成才之路,2014(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