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昱雯
摘 要:企業文化是企業的核心和靈魂,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對企業的自身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對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進行了總結,在此基礎上對我國中小型企業文化建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中小型;民營企業;企業文化
據有關部門調查顯示,目前我國68%的中小企業的生命周期都不超過5年。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中小型民營企業想要不沉沒在商海之中,企業領導者必須充分了解和認識企業文化建設的必要性和其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在市場競爭中應該依靠文化來帶動生產力,從而提高競爭力。
一、企業文化建設在中小型民營企業中的作用
1、企業文化具有激勵作用
企業文化能帶動員工樹立明確的生產和生活目標,并在為此目標而奮斗的過程中保持步調一致;企業文化能夠在員工中營造出非同尋常的積極性,企業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使他們愿意為企業出力;企業文化還提供了必要的企業組織結構和管理機制,從而更好地激勵員工的工作熱情。
2、企業文化具有導向作用
企業文化的導向作用是指對企業整體的價值取向、行為取向起導向作用,和對企業成員個體的心理、性格、行為起導向作用。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如果沒有一個自上而下的統一的目標,就很難參與市場角逐更難在競爭中求得生存與發展。
3、企業文化具有約束作用
企業文化是用一種無形的文化上的約束力量形成一種行為規范來制約員工的行為,彌補規章制度的缺陷或不足。它會形成有效的“無形約束力”,可以減弱硬約束對職工的心理沖撞與抵觸,緩解自治心理與被治心理現實形成的沖突,削弱由此而引起的一種心理抵抗力,從而使企業上下左右達成統一、和諧和默契。
二、中小型民營企業企業文化建設現狀
1、缺乏文化支撐
中小型民營企業主要是私營企業,生存環境決定了其利潤導向型的價值觀。利潤導向的價值觀導致中小型民營企業市場行為缺乏信用。許多民營企業管理者都將盈利放在第一位,有時甚至不惜坑害消費者利益。由于沒有有效約束一些民營企業家自身素質較低,稍微賺了點錢,就追求享樂不思進取,企業員工也因為缺乏共同價值理念。上述種種現象的深層原因就在于企業缺乏文化底蘊。
2、企業文化發展被動
企業文化的核心層面基本價值觀的形成、傳播與擴散處于被動狀態,也就是核心價值觀不是員工在一定規范下的自發的創造形成而是強行灌輸。長時期里民營企業的基本價值觀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人們的思維被動地去適應某些規章制度的約束,從而限制管理者和員工對文化的積極傳播及對最高理念的追求,難以形成強力型的核心文化力大大降低了整體企業文化的推動力,抑制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
3、企業文化層次偏低
企業文化層級的高低是由企業文化的類型決定的。從我國近些年的情況看,中小型民營企業文化主要分為家族情感型、制度制約型、理念引導型和境界追求型四種。大多數民營企業的企業文化屬于第一、二種類型,第三種類型較少,第四種類型則更少。大多會表現為似有非有或只是掛在墻土的標語口號。
三、中小型民營企業企業文化建設中主要問題
1、建設處于無意識狀態
在我國中小型民營企業中只有一小部分企業自覺推行企業文化管理,大部分中小型企業對企業文化建設這個問題,并沒有做到足夠的重視。很多中小企業企業文化現象僅僅是長期經營中自發地無意識積累形成的,帶有濃厚的經驗色彩,零碎而不穩定。
2、注重形式忽視本質
很多企業模仿外資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的一些形式,如熱衷于喊口號、統一服裝、統一標志,有些企業還直接請廣告公司做形象設計,認為這樣就是塑造企業文化。只注重了企業文化建設的形式,而忽視了企業文化建設的內涵。
3、家族文化反作用
家族制是大多數中小型民營企業采用的一種形式,在經營管理中,家族色彩自然就顯得十分濃厚。不少民營企業其經營管理層由復雜的血緣關系構成。這種非理性的管理方式妨礙了企業正常的管理,隱藏著的矛盾而得不到解決,使企業缺乏理性運行的真實法則,企業管理制度形同虛設。
4、功利性的企業文化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小型民營企業得到空前地發展。然而,市場經濟帶來的金錢地位的上升,金錢成為價值評價的一條重要標準。同金錢觀念相聯系的是,追求企業利潤、滿足所有者的物欲成為一部分企業經營的主要目標。在許多中小型民營企業老板眼中,企業的目標就是盈利,這種唯功利性的價值觀,使得企業向政府和社會無限度地索取。
四、加強中小型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途徑
1、應提升企業管理者的人格
中小型企業的管理者一般都會將追求利潤作為首要的目的,忽略了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是息息相關的。中小型民營企業的管理者應該不斷向成功的大企業學習,從多方面吸收知識營養,善于總結經驗以此來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只有這樣企業管理者才有能力將正在成長中的企業很好地駕馭起來,才能滿足未來發展的需要。
2、企業管理者應了解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企業管理者應該從本質上徹底了解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優秀的管理者往往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走在前列,管理者文化理念的形成,將直接成為該企業文化建設的燈塔。管理者應當從思想深處形成最高理念,自覺進行理念的更新,帶動全體員工形成一致的企業文化價值觀。
3、提高員工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參與性
領導者雖然在企業文化建設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企業文化建設僅靠領導者自己是不能夠完成的。必須讓全體員工參與企業文化建設,因為企業員工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主體。企業文化建設的主體是員工,所以企業文化建設必須要有員工的廣泛參與,只有這樣才能使每一位員工了解自己企業的文化,逐步使企業文化深人人心。
4、企業文化要注重本質、強調落實
我國中小型民營企業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的誤區之一就是“注重形式、忽視本質”,企業文化建設的一般思路是把立足點放在抽象理念的灌輸上,即首先向員工灌輸文化理念,然后希望這些理念能夠自動地指導員工的行為。這樣簡單形式上的企業文化建設使文化不能落地,停留在表層。
5、克服家族文化的局限性
“關系本位”的文化特征使我國中小型民營經濟資本運作獲得了成功,同時還產生了家族制的企業組織形式。在企業創辦初期,由此帶來的“忠信”、“服從”、“權威”促進了企業的發展,使企業有抗風險能力和很強凝聚力。但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和壯大,這種發家文化的負面作用也顯現出來了。在“關系本位”的文化價值觀中,每一個人以自己為中心,而把其他人分為遠近親疏,有差異地對待,本著血緣、親緣、宗族的關系,確立起遠近層層擴展而逐漸淡化的相互信任關系。
五、結論
中小型民營企業已成為國民經濟中一支重要而活躍的力量,在經濟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市場的多樣化、多元化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機遇,也提出了挑戰。構建優秀的企業文化,將最大限度地激發中小企業的活力,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