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
摘 ?要:本文針對小學課程教學特點,對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方法進行分析??偨Y有效情境創設中所面臨的問題,旨在通過這些影響因素的分析,構建行之有效的解決策略,以提高小學數學情境教學的有效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問題情境;創設
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背景下,數學課程作為較為重要的內容,通過學習能夠更好地增強學生解答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根據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但是,在當前小學數學課堂中,存在著教學方法單一以及學生興趣不足的問題,這種問題的發生影響學生的主體性。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該認識到課堂上有效情境創設的價值,針對小學生的特點,構建豐富、生動的問題情境,學生通過情境的參與可以更好地掌握課堂知識,以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有效問題情境創設的必要性
小學數學課堂中,通過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進行問題的思考,并更好地參與到數學課堂之中,從而達到問題情境創設的目的。對于好的問題情境而言,可以更好的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思考,強化學生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根據問題情境與教師、學生進行互動,使學生的能力、身心得到綜合發展。
二、小學數學課堂有效問題情境創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問題情境的隨意性
針對小學數學課堂的特點,雖然很多教師認識到問題情境設計的重要性,設計了問題情境環節,但是問題情境存在著隨意性的特點,學生在這種探究環境下不能主動參與其中,而且教師也只是針對提出問題的學生進行問題分析,導致問題情境的創設無法達到最終目的。也有一些問題情境的創設只是停留在表面,無法更好地吸引學生,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課堂活動的有效性。
(二)問題情境的封閉性
通過對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現狀的分析,由于教師受到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導致課堂缺少互動性,學生只是聽教師講解,雖然掌握了基礎知識,但是很多學生無法舉一反三,影響課程教學的有效性。一些教師在課堂上運用了提問的教學方法,但方法相對封閉,無法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探究興趣,影響問題情境創設的有效性。因此,在當前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多樣化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活動參與興趣,以便更好地提升問題情境課堂的有效性。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
(一)構建彰顯學生主體性的問題情景
在新課程教學背景下,為了實現問題情境創設的有效性,教師應該將學生作為主體,結合小學生的特點以及基本需求,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現小學數學課堂問題情境創設的目的。例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乘法分配率”的課程教學中,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如,老師上周出去買衣服,發現想買的上衣價格是80元,褲子是60元,但是我想買5件,可是不知道應該用多少錢。學生在教師提出問題之后會紛紛討論起來,討論結束之后一些學生得到(80+60)
5的算法,也有一些學生得到80
5+50
5的算法,學生在得到不同算法之后會產生疑問,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計算兩種算法的結果,學生在計算完成之后得到了相同的答案,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探究乘法分配率的計算方法。通過這種自主性的問題情境創設,可以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從而達到數學課程教學的目的。
(二)構建生活化的問題情境
小學數學問題情境創設中,為了實現有效性問題活動構建的目的,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為學生創設探究情境,以引導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活動之中,實現課程教學的目的。教師應該注意的是,在生活化的問題情境創設中,教師需要在教學內容以及學生求知欲之間建立聯系,從而將學生引入生活化的問題情境之內,以實現問題情境創設的有效性。例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加與減”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超市中的顧客以及收銀員,通過計算總價的情境演示,幫助學生熟悉真實的生活場景。學生在這種情境參與中,可以體會到自己日常的生活狀態,從而激發探究性趣,以更好地掌握“加與減”的知識內容,滿足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的核心需求。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課堂創新中,應該將有效問題情境的構建作為核心,針對小學生的主體性以及探究性特點,進行情境教學環境的構建,激發學生對課堂知識的學習興趣,滿足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的創新需求。而且,教師在問題情境創設中,也應該從多角度入手,引導學生通過情境的分析、比較以及學習等,掌握全新的知識結構,達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 曲鳳華.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4):157.
[2] 王慧娜. 小學數學課堂情境教學的實踐探索[J]. 現代教育科學,2018,463(10):112-116.
[3] 李永新. 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4):159.